鹿山公爵小说,各种电视电影中主要人物的性格。
从皇太后、皇帝,到太监、宫女,与妓院的皮条客、龟公、妓女的结构关系惊人的相似。这个论点无疑是作者自己对历史的想象和分析的结果。武则天的代言人张易之在90年代出现的电视剧《大明宫词》中也有这样的叙述。这个比喻是对封建贵族所谓的崇高、尊严、优越感最强烈的挑战和侮辱。因为,事实上,取得非凡成功的人不在少数,比如韦小宝和张易之。有自称皇帝的流氓,有独断专行的太监。更不用说社会上各种安逸于权力的人了。一方面,韦小宝是流氓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市民社会中最恶劣的流氓分子。
游民一般包括土匪、流氓、乞丐、妓女、江湖骗子、兵痞、盐枭、私贩,以及大量的江湖艺人、江湖骑士、流浪僧人、说唱艺人、戏曲艺人。流氓作为游民的一种,虽然是少数,但却是游民群体性格、思想、行为阴暗面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如果说游民的群体性格、思想和行为有光明的一面,那么就是一种抽象的讲信义、重忠、去强扶弱的方式。这是韦小宝唯一值得称赞的地方。正如金庸先生在后记中写道:“然而,看我小说的很多人都是男孩女孩,所以我们要提醒这些天真的孩子,韦小宝重视忠诚,这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至于其他行为,不要跟风。”
王学泰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这样描述游民的性格:“游民不同于脱离了主流社会,失去了角色定位的‘四民’(注:传统社会的出租车、农工商)。很多流浪人员没有妻儿,没有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也没有亲友的监督,所以他们不必在乎面子,也不觉得羞耻。他们是一个没有根的群体,随着时代的沉浮而漂泊;他们没有地位,失去了社会的尊重。因此,他们反对现存的社会秩序,他们不必考虑角色地位对人作出的规定...他们很看重眼前的利益,不太看重远离现实的后果。他们文化教育很少,所以没有装修的习惯。
一些不被舆论所容忍,被共同道德所鄙视的行为,往往被认为是错误的,为了达到眼前的目的,很少有固定的是非观念;一些学者甚至普通人不得不隐藏自己的思想和性格,而这些对于流浪汉来说是没有必要隐藏的...而是赤裸裸地展现中国文化传统的阴暗面。“流氓在思想和人格特征上体现了流浪汉对社会最具腐蚀性和破坏性的一面。其突出表现就是强烈的反叛性、反社会性和价值尺度的不确定性,就像鲁迅先生在谈知识分子时所说的“没有特别锻炼”。他们以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为核心,一切理论、口号甚至道德标榜都只是谋利的外衣,从“利用金钱”到以权谋私、篡位,或以冠冕堂皇的名义行骗,或以赤裸裸的卑劣手段勒索,不问目的不诉诸任何手段,抹杀一切道德良知和羞耻感。
可以说,这些都符合韦小宝的流氓性格。街头文化和游民文化相辅相成。韦小宝就是这种街头文化和游民文化的结合体。作为街头文化中追求同等社会政治地位的代表,他鄙视封建君主。这种市场心理,早在元代邓牧的《博雅琴君道》中就有所体现:“自称君子者,必有四目二喙,鳞头羽臂,其貌与人同,其妻可也。”
韦小宝总是称慈禧太后为“老鸨”或“老妓女”。对待建宁公主和小郡主,包括奉行神龙教的教主夫人,都有这种心理在作怪。换句话说,他爱的不是这些特定的人,而是通过征服这些代表权力和贵族的人,从而征服普通公民的自卑心理,挑战和征服整个他无法企及的权力和权威的神化世界。他对同样是穷人的双儿的态度仍然不同。当然,封建帝王的威严和神圣虽然在市场文化中被一扫而空,但终究无法彻底摆脱封建观念。
因此,韦小宝的一些行为准则,包括忠诚、尊重和对权力的崇拜,都是基于他从小最喜欢的讲故事。这些评书故事,要么是大大咧咧的英雄故事,要么是盲目忠诚或仇杀的故事,要么是歌颂帝王将相的故事。同时,他的流氓本性让他不会太在意别人的死活,关键是自己的利益。他唯一伤心流泪的时候就是友情这个角色,比如以为康熙死了,还有吴和隆平被杀的时候。剩下的基本都是出轨,或者感叹得不到女人,得不到钱,最不济也受不了别人欺负。在他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作为商品一个个计算出来的。不择手段得到你想要的。脸上的泪水更多的是虚伪和欺骗的痕迹。
关于这一点,孔先生曾评论说:“其实,这些女性对韦小宝只具有数量上的意义。爱情是我不知道的东西。韦小宝在中国街头文化最集中的妓院里长大,他的异常早熟让他永远失去了爱的功能。他在宫里是个小太监是假的,但在爱情的殿堂里,他是个不幸的太监。
他的处事哲学就是青楼哲学,一直把女人当做‘婊子’的标准。对于一个美女,他想到的是占有,花言巧语,出轨,不择手段。他从来没有想过爱情、尊重、相知等情感因素。他对这些女人的爱本质上是一种中国普通人对私有财产的喜爱。所以,即使他喜欢的女人不喜欢他,爱着别人,韦小宝也不难过,只是像个赔钱的商人一样绞尽脑汁把他骗回来。韦小宝是世界上最不会悲伤的人。"
韦小宝和鹿山公爵是无尽的话题。半个多世纪前,王先生对《阿q正传》发表了著名的评论..在这里,如果我们把它应用到鹿山公爵身上,那就是,“我们第一次看的时候会笑破肚皮;第二次,根本不是笑;第三次,鄙视韦小宝这个人;第四次,鄙视变成了同情;第五次,同情变成了体贴的眼泪;第六次,韦小宝或韦小宝;第七次,韦小宝向自己扑来...第八回,一;第九次,变成了你的亲人;第十遍,扩展到你的邻居;十一次,扩展到全国;十二次,甚至到外国人的土地;十三次,你以为是镜子;十四次,可能是警报。“不管我读了多少遍,不可否认这是一本很棒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