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在日本有后代是真的吗?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代绝世美女杨贵妃死于马尾坡。两年后,发掘的墓中没有发现贵妃的尸体。杨贵妃能在马尾坡起死回生吗?如果这个绝世美女真的活了下来,她最后去了哪里?

翻阅史料,杨贵妃游历日本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红学家”俞平伯先生就在《长恨歌》、《长恨歌传》的质疑文章中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有死在马尾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

文章指出,日本不仅有杨贵妃墓,还有杨贵妃雕像。此外,在今天的日本沿海还有一个叫“金九”的村庄,被誉为“杨贵妃的故乡”。这里的人们相信一个古老的传说。当年,杨贵妃因为马尾坡兵变,被一个丫环代替她逼死。在唐朝使节的帮助下,杨贵妃乘船离开唐朝,漂流到今天日本山口县金九的一个村庄。山口百惠是山口组的成员。看来她说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代也不是空穴来风。

在日本著名的文学作品中,南宫波的《杨贵妃传》和渡边龙一的《杨贵妃复活秘史》都有这样的描述。他们推断杨贵妃没有死,逃到了日本。

这些日本代代相传的传说,真的是出乎中国人的意料,所有的传说都是有根有据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的一位皇妃在日本的许多地方都有她的坟墓和雕像。杨贵妃真的逃到日本了吗?

著名的比较文学专家严少涛教授从事比较文学研究20多年,对日本文化有很多了解。对于日本贵妃的尊崇,严少淼教授做过这样的解释。采访:严教授:我觉得这个最早的起源和白居易的《长恨歌》有关。白居易描写杨贵妃的功力时,有这样一首长诗。然后在长诗的后半段,他表达了对杨贵妃的想象,说她虽然在事发中途死去,但她的灵魂还活着,她的灵魂飘到了仙山。

众所周知,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历史上描写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的最著名的杰作。人们分析写在永恒的悲伤的诗,如“从土壤沿着马尾坡,这是埋葬,记忆,痛苦。她玉白色的脸在哪里?”“上面,他寻找绿色的空白,下面,黄色的春天,但他在两个地方都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然后他听到了海上魔法岛的叙述,无形和无形世界的一部分”和“其中一个太真实了,有一张像她一样的雪和花的脸”。

人们仔细分析这首诗,其中“那段回忆,那段苦闷。她玉白色的脸在哪里?”描述马尾坡上找不到杨贵妃的尸体。之后唐玄宗派道士去找杨贵妃,结果“上寻青空,下寻黄泉”也没找到。最后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太真是贵妃出家时的名字。这一系列的相似,让人充满想象。因为诗风浪漫,如果道士真的在仙女山上找到了贵妃,这里的仙女山指的是哪里?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吗?人们陷入了沉思。

长恨歌里写的叫蓬莱的仙山在哪里?采访:严教授:关于蓬莱山,它在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因为在日本文学创作的观念中,他们往往把蓬莱山本身称为日本所,因为我们都知道蓬莱山是道教所构想的一种海中神山,但是在日本文学中,蓬莱山往往被当作日本本身而演变,所以这部剧可以演。但在与中国的史料中没有“蓬莱山是日本”的说法,人们至今仍感困惑。

采访:严教授:14世纪后期,15世纪前期,日本能开始逐渐发展。可以是日本古典剧的一种,所以以很多人生为题材,其中有一部是献给中国的题材。在文学史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唐能,用唐代替中国。唐氏家族能写的剧本大概有十几个。其中有一个剧本叫杨贵妃,所以这个能的剧杨贵妃讲的是安史之乱后杨贵妃去了蓬莱山这样一个故事,所以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不一样。白居易《长恨歌》里说杨贵妃,一个人死了灵魂去了仙人山,但是这个能的剧杨贵妃呢?在蓬莱山上,她又遇到了唐派来的道士,所以基本情节还是长恨歌的构思,但里面有了质变,那就是杨贵妃并没有死,只是在这蓬莱山中。

随着白居易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杨贵妃在11世纪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杨贵妃逃亡日本的故事也在当时传入中国。公元11世纪,日本著名作家紫式部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创作了世界上最长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村上春树是日本宫廷官员,主要为宫廷里的女士们讲汉学。《源氏物语》描述了宫廷中女性之间的勾心斗角,源氏的命运与中国的杨贵妃十分相似。

采访:严教授:所以当作家构思这部小说的时候,她就以佛教的名义开始了第一卷,叫《滕虎》,还有这一卷《滕虎》。现在大多数在中国研究《源氏物语》的日本学者,基本上都得到了相同的认识,那就是《藤壶》,它是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为基本思路来展开她的小说脉络的。

传说杨贵妃到日本后,受到日本皇后萧乾的高度重视。杨贵妃居住的日本宫廷就像唐朝的建筑模型。最后因为怀念唐朝的玄宗,死在了日本。似乎可以把这些传说和之前的逃亡联系起来,但这些传说只是传说,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

更传奇的是,根据《长恨歌》中的描述,唐玄宗因思念杨贵妃,命一道士招魂。于是,道士在仙女山找到了杨贵妃,并把她带回给唐玄宗作为信物——簪。唐玄宗临终时,经常拿着道士带回来的信物,让人心酸。

如果道士真的在日本仙女山上找到了杨贵妃,在当时的原始条件下,杨贵妃还有可能逃到日本吗?采访:2004年,中国歌剧舞蹈学院与这位日本演员合作,在北京天坛剧院演出大型音乐剧《杨贵妃》。所以在杨贵妃的这部戏里,很清楚的说明了杨贵妃并没有死于安史之乱时的马嵬事件。那一年,杨贵妃在一个日本留学生的帮助下逃脱了变故,还有一个日本女留学生。

在南宫波的《杨贵妃传》和渡边龙一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是这样描述的,杨贵妃被人顶替而死,或者上吊后重获生机,最后在唐朝使节的帮助下到达日本。如果杨贵妃换成别人死了,被埋的人是谁?据史料记载,杨贵妃死后,被草草用紫色被褥安葬。是代替她死去的人吗?

这些推论看似合理,但即使有人代替贵妃死去,在唐朝海上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杨贵妃又怎么可能顺利逃到日本呢?今天的人无法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如何横渡大洋。

1000多年前的唐朝,史料中最详细的航海记录是一位游历日本的僧人鉴真。他经历了11年,经历了五次失败,经历了许多磨难,才最终到达日本。可想而知,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杨贵妃想要逃往日本的可能性有多大?

采访:刘教授(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非常频繁。据记载,唐朝有16、18位非官方使节,其中至少有15位能够得到执行。唐朝不到300年,日本人经常来,唐朝最大的使团达到500多人,近600人,一次最多590人,是非常庞大的一次。一般来说,它所涉及的船只都是三船四船,所以一般的船都可以搭载100人以上,所以当时的日本造船在唐代也是比较发达的。当然唐朝的官船可能比他们发达,因为广州有远航使节,也就是大量的中国瓷器出口到阿拉伯世界,船很大。因此,从这种航海技术、造船技术,以及从船本身的通信规模来看应该是

这是日本驻唐朝使节的地图。据记载,唐朝时,唐都曾十余次乘此船往来于大唐和日本。日本在古代被称为日本。到了唐朝才改名为“日本”。据史书记载,这样的唐船可以载100多人。

日本驻唐朝的使节会在日本博多集合,到唐朝的明州、扬州、苏州,到达唐朝的都城长安。日本派了十几个人去唐朝,三四艘船500多人。

即使这样的使节能到达日本,杨灿贵妃在哪个港口登上战火纷飞的唐朝的船呢?根据中国古代交通史的记载,当时唐玄宗逃往四川,随后留学生纷纷出逃,并向唐朝派遣使节。杨贵妃肯定会选择相反的方向,可能去武汉,去长江下游。有三条航线,一条是扬州,另一条是苏洲和明州,她可能在这三个地方登船,过几天最后到达日本人的“山口金九”。杨贵妃到达日本的村庄是日本山口金九县,后来作为杨贵妃的故乡而闻名。

这个推理看似可行,但也是后人的猜测。就算杨贵妃当时活了下来,她又怎么可能离开唐朝呢?当时,想杀她的四支军队都是由恒力王子和后来的唐肃宗指定的。已经当了皇帝的苏宗怎么可能容忍杨贵妃逃出唐朝?据史书记载,杨贵妃死后,唐肃宗拒绝将她列入后宫名单,因此他们之间似乎有很深的仇恨。

就在逃亡日本的谣言在民间沸沸扬扬的时候,关于贵妃的下落又有了新的说法。

刘教授:有很多因素让人愿意相信杨贵妃可以不死,即使不死,这些理由在逻辑上和逻辑上都是可以成立的。虽然没有依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相信她没有死,她应该是逃出来了,那么她是从哪里逃出来的呢?在唐朝的土地上,她无法生存,以为苏宗控制了局面之后,就不能让杨贵妃在唐朝生活了。

严教授:到目前为止,中国学者对杨贵妃的生死提出了疑问,但没有描述她的逃亡路线。所以日本作品描述杨贵妃到达日本的虚构事实,所以都认为杨贵妃是通过东海交通到达日本的,所以这条东海交通路线和当时唐朝逐渐发展起来的外交使节有关。在此之前,中国与中国之间的交通主要通过朝鲜半岛进行,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条艰难的通道。然后在隋末经过东海,唐朝以后,日本不断向朝廷派遣使节。

这样,东海之间开始了政府间的交通,所以现在杨贵妃派往日本的路线只能通过东海的唐使节到达日本。这条路线怎么样?其实很难,事实上也不可能估计杨贵妃做不到。因为这个唐的特使,他之间的间隔很长。现在关于唐特使来华的全过程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十二次,有的说是十八次。所以一句话,不会超过十几次,所以每次的时间都很长。所以,即使杨贵妃有可能从关中生还,被救到东海,也要经过一系列极其复杂的转移手续。那么在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当时的整体文化氛围下,这种可能性是非常难得的。根据日本驻唐使节回国后的报告,日本驻唐使节的官方报告中没有一次提到杨贵妃到达日本的事实,所以如果她不是通过驻唐使节到达日本的,就不可能到达日本,因为当时中日之间还没有海上自由交流,海上贸易是从宋代开始的,不是一般的交通, 所以我认为,即使杨贵妃活了下来,逃脱了,她到达日本的可能性也很小。

太蓬山,位于四川省英山县英山乡,地貌独特,山势险峻。早在金代初期,这里就已经是道教圣地之一,隋唐以后香火鼎盛。据说,太蓬山的山峰呈莲花状,所以后人称之为“太蓬山”,因为莲花有莲花的意思。太蓬山四周仙雾缭绕,素有“蓬莱仙迹”之称。

据当地传说,马尾事件后,杨贵妃乔装打扮,翻越秦岭,翻越巴中,翻越州县,最后投靠到太蓬山,在那里立即得到道士的同情和保护。杨贵妃早年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长期向往泰山。

四川省文史研究院历史学家冯教授曾率队考察太蓬山。采访:冯教授(四川省文史研究院专家):天上地下都找不到她,我在彭山找到了她。至于彭山,这个莱扬州的蓬莱,在唐朝的诗词里,都说是彭山,很少说彭岛是彭山。大鹏山其实指的是彭山(蓬莱),可以证明杨贵妃来过彭山,她知道彭山是因为荔枝。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蓬莱”会是指太蓬山吗?复活的杨贵妃是怎么逃到太蓬山的?传说唐朝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专门开辟了一条荔枝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杨贵妃手中,这条路经过太蓬山。

后人说杨贵妃知道这条路,尤其是太蓬山,偏僻,适合藏身。山上有一座道观。杨贵妃早年信奉道教,自然被道观里的道士收留。如果唐玄宗派来的道士在这山里找到了杨贵妃,带回了杨贵妃的发簪,为什么别人找不到道士能找到的地方?

传说杨贵妃在这里避难,度过了悲惨的晚年,死后葬在山脚下的村子里。当我们来到山脚下,我们看到了这个简单的长满青苔的坟墓。奇怪的是,这座墓上只刻着“杨墓”四个字。采访:当地村民:因为我在这个山里生活了很多年,我六十多岁了,我也是刚到这里工作。看《杨姓墓录》。当时我们这边好像没有姓杨的。(后来我们)来到这里,听说上一辈人说有三个女人出来逃难,当时有两个全程陪同。据村民说,这个墓也是杨贵妃死后悄悄埋在这里的,而且这个墓和对面的乳房有着奇怪的联系。

两者结合被当地村民称为“仙女墓”,意思是美人葬于墓中。杨贵妃死后,山脚下的村子就叫“杨家村”。当时,村民们隐瞒了她的消息。太蓬山下的杨墓会是贵妃墓吗?杨真的会死在太蓬山吗?为什么史料中没有记载?按照常理,就算杨贵妃葬在这里,也会有记载的。是因为这座山偏僻的地形造成的隔绝吗?

如今人们无法考证这些,只能是一些猜测。采访:王教授:(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的种种传闻。最后,我觉得所有这些传言,归根结底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反映了全世界人民对唐朝这一历史变局以及有关各方的态度。在批评与同情并存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全世界人民的这种态度越来越令人同情。

杨贵妃是生是死的传闻之所以经久不衰,一方面是史料的粗略记录,另一方面是文人的浪漫描写,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幻想。“杨贵妃”这个词已经成为唐朝视觉繁华的代名词,她的生与死的奥秘值得永远去探寻。

(如果中国道教文化千百年尊崇的仙山蓬莱是日本人,估计中国很多人都会晕过去。)

参考资料:

CCTV-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