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陵墓有何特征?
明清陵墓墓室全部用高级石料砌筑的拱券,与无梁殿相似.数室相互贯通,形成一组华丽的地下宫殿.陵墓建筑并非是单一的建筑体,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已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炉,成为反映古代先民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古代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袄教、景教、摩尼教等,其中以佛教最为兴盛,道教、伊斯兰教次之.现存的宗教建筑无论是数量、技术或者艺术质量,都在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反映了建筑艺术各方面的伟大成就.
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在神道上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
(一)“前朝后寝”规制,反映了皇权的绝对权威,皇帝生前死后都应有同样的规格生活.(二)严厉的“下马碑”和禁止出入禁约,反映了皇权的不可侵犯,君臣规矩不许逾越.(三)十三陵主神道上石兽、文武百官石像为死后的皇帝服役侍立,反映皇权无比威严.(四)火焰牌楼等神化建筑,象征死去的皇帝威焰仍然冲天,神圣不可侵犯.
明祖陵跟其他的明朝时期的皇家陵寝相比较,有什么样的特点.
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区别,明祖陵石刻形体高大,在我们全国明陵中,应该说形体最大了.它建这么大,可能就是“子孙不能欺祖”,只能建得比它小,不能建得比它大.第二个区别,就是明祖陵石像生总的比较单一化,它区别于皇陵,区别于孝陵,也区别于十三陵.它品种除了麒麟以外,就是狮子,其它的就是拉马侍和天马.第三个区别,明祖陵整个神道,总长度,从洪门到地宫,全场只有360米.很短.它从这个洪门到金门整个石刻像生,只有148米,非常短,排列起来非常紧凑.第四个区别,就是明祖陵所有的石刻,全都是雄性.无论是狮子、麒麟,还有另外的马,全都是雄性.当然,这里面有这么几种说法,像狮子,如果用母狮子,那么就不威武了.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皇帝陵墓是阴宅,需要用这个阳性的东西来调和.这样他的祖先,才能在这个墓葬里面住得安稳.
祖陵石刻群是明代帝陵石刻中最为精美的一组石刻群,祖陵石刻,在雕刻手法上运用了浮雕、半浮雕的技法,经过精琢细磨,使石刻的细部显得流畅华丽,从造型和雕功上,可以看出石刻匠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创造精神,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娴熟的技艺和细腻的功法.祖陵石刻博采历代石刻艺术的精华,经改造、创新,创造了明代石刻艺术新的技艺,使石刻在技法、造型、纹饰、华贵等方面独领风骚.成为明代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创造了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石刻艺术的新成就,为上继唐宋,下开明清的石刻艺术典范.
明祖陵发现以后,对它整个的规模,文献有记载,但是考古的实证,真正做工作是九八年三月份,组织了考古钻探.那么我们钻探到什么呢?整个这个城,实际上它是三道城,外面是罗城,里面是中专城,在核心部位是王城,三道城,它中间有道中轴线,经过钻探证明,中轴线基本上正南北,稍偏七度,整个三个城的范围,因为外罗城被水淹了,东面被水淹了,西边是农田,我们没有钻探以外,中专城我们钻探了,它的西城墙还在,基础还在,王城四墙基础都还在,那么王城的钻探结果是什么?64乘以60,大概四千平方米,中专城的范围钻探的结果,大概接近20万平方米,所以中专城范围比较大,王城范围小,罗城范围就更大了.从我们现在调查勘探资料,得到的数据看起来,跟文献上《帝乡纪略》记载是相吻合的.在去年7月份,淮河又一次干枯,枯水期间,从明祖陵围堤276米远的地方,出现了1348米长、五米宽一道城墙.这一道城墙出现,所有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 周围老百姓都传闻,都说水下泗州城现出来,其实这是明祖陵的一部分.这是明祖陵的外罗城.
实际上个性和特征,就是它价值所在.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一个更宏观背景下面来考察,首先第一个就是它三道城圈,基本是一个方形的三道城圈,这种帝陵制度可以讲,从秦始皇时代,甚至可以更早时候,可能就产生了,到了明祖陵就终结了,它是中国,可能秦汉以来一个总结.那么祖陵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典型标本.在科研方面,这种标本性,这种总结性,有特殊价值,第二个方面,就是英雄辈出.很遗憾没有帝陵,它跟长江流域比,跟黄河流域比,可能是它最大的遗憾,正好在明朝朱元璋皇陵和祖陵弥补了这个历史空白.那么祖陵体现这种淮河流域文化积淀,文化特点方面,就有了地位,第三个方面,为什么祖陵在洪武年间建设,它的年代是洪武18年,就在这个之前,洪武14年已经建孝陵了,孝陵完全开创了一个新制.就是明清两代用的是孝陵的制度.那么为什么它没有采纳孝陵的制度,而是更多的是唐宋时代的一些做法,可能这个里面,第一就它学皇陵更多一些,我们现在跟它的地域,就是淮河流域有关系.因为地域文化,毫无疑问会在帝陵上面反映出来,它更接近黄河流域,就是采纳黄河流域的东西,也采纳了一些长江流域的东西,形成了它一个非常独特的个性,它这种介于两河之间文化地位也是不可取代的.
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在生前,为自己死后建造辉煌的陵墓,但是为自己的先祖建陵墓,而且从没谋面的,曾祖父,高祖父,全部融会于一炉,藏于一墓,这也是史无前例的,这是明祖陵一大特色,第二大特色,就是水下皇陵.明祖陵跟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水,明祖陵被毁坏了.由于水,明祖陵又把它保护起来,如果不是水的话,明祖陵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动毁于一旦了.又有水,你看它地宫仍然在水下.这里就是明祖陵地下玄宫所在地,地下玄宫也就是明祖陵肇基地基的风水宝地之一,“龙穴”所在地,在1982年在对地下玄宫进行清理的时候,在享殿北部九十米的地方,发现了这座地下玄宫,它***有九个拱券、每个拱券下有一个两扇对开的大石门,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明祖陵地下玄宫是一个大的漫土堆,后来为什么形成这样一个水塘,是因为当地农民取砖头,把这儿弄成一个水塘,这个水塘的水抽不干,因为围外就是淮河,所以水抽了以后,很短时间就渗满了,明祖陵地下玄宫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地下玄宫,一般情况下墓葬只葬一对夫妇,而明祖陵地下玄宫是三代祖宗的衣冠冢,像这三套墓室***为一种奇特的建筑艺术,不仅在中国陵墓史上少见,在世界陵墓史上也是少见的.
可以说我们的考古工作者经过非常艰辛劳动,把沉睡了在水底300多年明祖陵,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明祖陵焕发出一种英姿,一种文化风采.今天我们在节目当中,解读的可以说只是明祖陵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未被我们所解读,比如说地下玄宫究竟是什么样子,里面又埋藏了什么样珍宝呢.这些问题,可能只能等到后人去做结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