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卒

最早的“魏武卒”是军事改革家吴起在担任河西守将时训练出来的一支精锐重装步兵。吴起在与秦国人的长期作战中,发现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他便有了建立一支精兵队伍的想法,于是他建议魏文侯用他的新标准考选士兵,组建一支精锐部队,名叫武卒,魏文侯同意了吴起的建议。

吴起对武卒的选拔要求是非常高的,入选的士兵必须能身披上三重甲,手执一支长达两米重达25斤的铁枪,腰悬铜剑,后背一面重达十斤的铜盾,一筒五十支长箭和一张需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连续急行军一百里后还能立即投入激战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

武卒的选拔条件虽然苛刻,但他们的福利待遇在当时是最好的。国家免除了他们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税。还可以凭军功获取更高的爵位,并且能领到固定的工资。当时各国采用的是义务兵制,士兵是打仗时临时组建的,没有任何的福利待遇。还要自带干粮,战死或者伤残国家也不管,可想而知他们能有什么战斗力。

入选武卒的士兵,工资高,待遇高,反过来,国家对他们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一切行动必须坚决听从指挥,否则严惩不贷。吴起率领魏武卒大大小小历经64战,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500多里土地。

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5万魏武卒战胜了50万的秦国大军,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公元前405年,吴起率魏武卒在龙泽大败齐军,杀死齐军3万。

魏惠王时期,庞涓率魏武卒攻破赵都邯郸,虽为齐败于桂陵但却于于次年败齐于襄陵,败秦于定阳。但后来的马陵之战,魏武卒遭齐军伏击,主将庞涓战死,魏武卒元气大伤。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于伊阙大败魏韩联军,斩首24万,魏武卒损失殆尽。

战国后期的魏国已经是元气大伤了,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再装备一支同样的魏武卒;其次作为中坚力量的大批精锐老兵已经损失殆尽,重新训练、在短期内是做不到的。如果魏国要重新打造一支魏武卒,周边国家是不会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