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三宝是什么意思
三宝是佛教术语,指佛宝 (Buddha)、法宝 (Dhama)、僧宝 (Sangha)。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佛宝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佛教徒只有皈依三宝,才能真正修得解脱之道。
(一)、佛宝
佛教三宝中的第一宝是佛宝。佛意译是觉者,就是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并能指导众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这可分为两方面来说:
1、佛身:于无量阿僧只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属于真身,而报身和应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现起的。
2. 佛德: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综言之,即是智、断、恩三德。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诸佛,才是真实的佛宝。一切诸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成就圆满佛道的佛陀。
(二)、法宝
诸佛之教法是为法宝,此亦有三个要素。
1、以涅盘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世间种种的烦恼,犹如毒热尘秽,常使众生陷于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滋长一切善法种子,使众生获得清凉的涅盘解脱果实。
2、 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即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正勤:已生之恶令断、末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善令生。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觉分:择法觉、精进觉、喜觉、除觉、舍觉、定觉、念觉。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有三十七丈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项清净法宝的方便助成,而能证得清净法身。
3、 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因为众生的根行不等,摄受的法门就有千差万别,但可概分为四悉檀教学法。循循善诱,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众生“闭恶趣门,开涅盘路”,得证解脱。
(三)、僧宝
依着上述诸佛之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是为僧宝。那么何谓出家沙门?何谓如实修行?沙门,为梵语音译,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论佛教或外道,都称做沙门,此处专指佛教的出家众为沙门。如,是契合。实,是真实。真实的教法,能契合真实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断一切诸恶,摄一切诸善,就是如实修行了。
扩展资料:
三宝的名称、种类虽多,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三:
1、最初三宝:又称「根本三宝」、「最初三宝」。皈依佛,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皈依法,以佛陀所说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真理为老师;皈依僧,以最初随佛陀出家的五比丘为老师。修行佛法的目的是在增长智慧、自利利他。所以三宝具足的重要性之于佛教徒,正如鼎有三足,缺一不可。
2、住持三宝:礼一切诸佛佛像为佛宝,一切诸法经典为法宝,一切出家僧众为僧宝。以舍利及佛像等为佛宝,以示住世不绝;以贝叶文字为法宝,即今之大藏经、一切经等,以示住世不灭;以剃发染衣僧为僧宝,以示佛法之不断。
3、自性三宝:皈依佛,人人皆有如来佛性;皈依法,人人皆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皈依僧,人人皆有般若清净的身心。一切无漏之教、理、行、果为三乘之法宝,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圣众为僧宝。
此三种三宝实乃一体,因为有最初三宝,于是有住持三宝;有住持三宝,才知道人人皆有自性三宝。所以,皈依三宝者,其实就是肯定自己、认识自己、依靠自己。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才是皈依三宝的真正意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