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在剧中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京剧舞蹈扮演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丹行分为郑丹、花旦、花石、京剧蓝调、乌丹和老聃。
①郑丹,俗称“青衣”,因其穿着蓝色的褶子而得名。主要演庄重的中青年妇女、少女,表演特点是唱,动作幅度小,动作稳。读韵为白,唱腔为重。比如《三击掌》里的王宝钏,《二宫》里的李燕飞,《桑慧远》里的罗敷。
(2)花旦多演少妇。穿短衣服,如夹克、裤子、裙子、外套;有时我会穿长衣服,绣五颜六色的图案。人物大多活泼开朗,动作敏捷灵动。表演主要是做工作说白,以京白为主,韵白较少。比如《打一个薄情的情人》里的金玉女,《乌龙院》里的燕喜娇。
(3)京剧蓝调多演擅长武术的中青年女性。武功没有吴丹那么凶,不用“打”(即摔、踢、抓、兵器绝技),重唱、重做、重舞。比如金山之战的梁红玉,木刻斋的穆。
④吴丹饰演的女子武功高强,勇武过人。表演以武术为主,特别是运用特技来“打”。以前的吴丹和京剧蓝调主要有两个区别。第一,吴丹踩了高跷,京剧蓝调没有。第二,吴丹有“打”,京剧蓝调没有这个本事。吴丹穿短衣,专注武功,不重复。比如《打焦赞》里的杨排风,《打宋武铺》里的孙二娘。
⑤花衫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担角,融合了青衣、花旦、京剧蓝调的艺术特色。花衫未成型之前,一个演员不可能同时扮演青衣和花旦。为了丰富丹丹的表演艺术和艺术表现能力,王瑶卿将青衣恬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和京剧蓝调的武术功架融为一炉,开创了唱、读、做、打并重的丹丹事业。人们把它命名为华山(花旦和青山的结合)。京剧四大名家编创演出的新剧,大多属于花衬衫的范畴,每一部新剧都力求在唱、念、做、演上满足观众的观赏要求,如《霸王别姬》中的于吉,《汉明妃》中的王昭君,《索林囊》中的薛香玲,《红楼梦》中的尤三姐等。花衫戏里还有一种旗装,穿清朝旗手的衣服,梳旗头,脚穿花盆鞋,说北京白。齐庄丹表演的角色不仅限于清代女性,历代都有,包括《苏武牧羊》(汉代)中的胡阿云、《四郎探母》(宋代)中的铁镜公主。
⑥老聃专门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着装,身材,走秀都和青衣不一样,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用地方噪音演唱,唱腔接近老学员,却有着女性的圆滑的魅力。比如《女将》里的佘太君,《婆婆的纹身》里的婆婆,还有《蹲伏圣甲虫》里的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