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暗店街》?

刚读完这篇小说,读的是Daniel Weissbort的英译本(我不懂法语),翻译的出奇的好。我觉得最为震撼的是,小说一点一点地把整个这代人记忆里面断掉的黑洞拼凑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新的生活,关于过去的朋友和生活的痕迹的记忆,悲伤的故事,都深深藏起来了,可于是乎所有人深处就又染上了这种悲凉的色彩。我觉得整个小说讲得就是关于这种不可逃避的记忆一丝一缕重新回到心头的故事。首先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其实每个人都被战时这段记忆所困扰,在巴黎的各个街巷,“我”拨开日常进入每个受访者的生活,都能看到断片的记忆,亲人朋友的消失。除了那个Flemish酒吧的人之外,所有人又都把记忆的载体直接送给了我。我觉得这些场景很有趣,说明这些人物并不只是在帮助“我”拼凑我的过去(虽然不知道是在帮助“我”找过去),更是期望让“我”保存他们的一部分过去的记忆。不这样的话,所有人就都像“海滩上的人”一样,被遗忘掉了。为什么呢?我觉得其实故事情节是有一些矛盾的,①为什么“我”这么多年来就没想过去寻找自己的过去,偏偏是Hutte走了之后才慢条斯理地开始呢?②为什么“我”不直接讲述情况,调查过去,而是慢慢听人说,说完了就不再多问呢?我觉得整本书气氛的烘托大概能给出一个答案,即那段记忆并不是人想主动回忆起来的,寻找过去是一种人性的趋向,而不是主动的追求。“我”的形象本来就是一张白纸,(关于一张白纸,最明显的体现点是在Howard家的老宅,“我”在试图回忆起童年在这里玩耍的记忆,得知自己不是Freddie之后,想到,那肯定就不是Freddie了,立刻就转过去了),“我”是在拼凑过去,而不是调查过去。调查跟拼凑的区别在于,因为“我”是在拼凑,所以整个断掉的记忆,不光是“发生的事”,更是战时巴黎的气氛,都随着别人的描述而回到脑中了。

这样“我”才能慢慢想起来最后的日子里压抑的城市(胆战心惊怕被查证件),以至于想起来最后逃亡的经历一个有趣的人物是Hutte,虽然他也有无法追溯的记忆,但是他说自己并不在乎。然而,回到尼斯之后,却想起祖母带自己去过的教堂和那些时光了。过去的记忆对于人而言只是选择性的无视了而已。另外一个极端的例子是Jean-Michel,给Denise照封面照的那个摄影师,他选择生活在记忆的阴影里面,用记忆中的街道吓自己,听杀手叫自己Blue Rider的恐怖的声音(出门的时候“我”断言他又回去继续听去了),这是用过去的记忆虐待自己。Freddie夫妇对过去的处理方式也很值得玩味。Gay选择趁早结束了生命,而Freddie选择切断过去主动消失了。但是无论是不在乎记忆了,还是太在乎记忆了,最终的归途都是疲惫的生活,这也是通篇小说里面,凡是写到回忆,都带有的基调。似乎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兴奋地去追溯的东西,但是每个人都暗自惦记着,又怕记忆没法从别人身上拼出来。这种疲惫的状态,代表就是Hélène讲完故事之后平静地睡了过去。于是,所有人都乐意分享这段记忆,同时,所有人都多多少少忘了些重要的东西。至于小说本身,我觉得对“我”的形象塑造得很值得玩味,“我”是个侦探,但是这整个故事绝对不是个侦探小说,悬疑和解密本身并无太多意味(有的还是很凑巧的偶遇),重要的是“我”在整个过程中的心理补全。从一开始略有兴奋地搜寻细节,到后面直接被大段的记忆的用意识流的手法泼出来,把“我”在战后许久之后,依旧带有的失落感和孤独感都写得很到位。情节本身,就比较简单,甚至单薄了

关于阅读体验,我读到十几章之前都没想到断档的记忆的时代背景是39-44年,(因为看到档案年号是65年,果断认为主人公一般都是不到四十岁,是战后的事情),看到Gay的生日才反应过来。这样一来也就明白为什么“我”不直接去人家问“你记得我的话,把关于我的事全讲给我听一遍吧”这种请求了(尤其是为什么不多问问Hélène关于出逃前的事情,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已经基本上想起来了)而且全书没怎么提纳粹做了什么,而是从巴黎市民的角度去写事态的变化,这一点是很震撼人的。总体阅读体验是我最近读过比较棒的小说。

对比万寿寺,我先读的万寿寺,我觉得两者对于“失去”的记忆的处理虽然手法相同(“我”都没有问别人,而是自己从自己的过去里面一点点找线索),但是寓意完全不同。莫迪亚诺渲染的是一个记忆黑洞,而王小波构建的似乎是一种“装失忆装多了”的对现实的讽刺。

莫迪亚诺的主人公是一张白纸(“我什么都不是”),而王二似乎个人色彩异常地浓...

莫迪亚诺的小说没看过别的,明天去多借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