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包含什么?

《四库全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按内容分类,包括4个部分,44个纲,66个属。分为经、史、子、纪四部,故名思Ku。经学部包括易经、书、诗、礼、春秋、孝、五经、四书、乐、小学等10类,其中礼分为周礼、礼、三礼、通礼、杂礼六类,小学分为训诂、杂礼。史部包括正史、编年史、杂史、其他史、诏书奏折、传记、史籍、实录、时令、地理、官职、政书、目录、史评等15大类,其中诏书奏折又分为诏书和奏折。地理分10属,即宫疏、通志、都郡、河流、边防、山川、史迹、杂记、游记、外记;官类分为2属,即官制和官谏;政治类书籍分为6属,分别是总制、礼制、国家规划、军政、法规、考试;目录类别分为经典和金石学两大类。细分包括儒家、军事家、法家、农民、医生、天文算法、算术、艺术、音乐记录、杂书、小说家、佛教徒、道教徒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分为推部和舒舒两个属,算术分为数学、占侯和舒舒。目录分为三个属:器皿、食谱、植物、鸟类、动物、昆虫和鱼类;杂类分为杂学、杂考、杂论、杂篇、杂编、杂编六属;小说家类分为杂作、奇闻、猥琐语三属;该集包括《楚辞》、《别集》、《宗集》、《诗评》、《词曲》五大类,其中《词曲》又分为《分词集》、《词选》、《花刺》、《词谱韵》、《南北曲》五大类。以上类别除了张辉的小说和戏剧作品,基本包括了社会上流行的各类书籍。就作者而言,包括了女人、和尚、道士、太监、士兵、皇帝、洋人的作品。

查看所有4个答案。

相关问题

《四库全书》的四个部分是什么?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官方修订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据《文锦阁集》记载,《书* * *载经、史、子集类图书3450种,79072卷,36000余卷),起源于初唐。唐初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叠,称为“四叠书”或“四叠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籍分类的主要方法,基本涵盖了所有古籍,故称“全书”。

70浏览14571 2017-10-04

《四库全书》历史部收录了哪些经典?

《四库全书》的“史部”包括:1、正史、编年史、杂史、其他史、诏令、传记、史籍、记录、季节、地理、官职、政书、目录、史评。2.诏书和奏折分为诏书和奏折。3.传记分为五属:圣贤、名人、通志、杂记、专志;4.地理分为10属:宫疏、通志、都郡、运河、边防、山川、史迹、杂记、游记、外记;5、官方类别分为两类:官方制度和官方建议;6.政治类书籍分为六大类:一般制度、仪式、国家规划、军政、法令、考试;7.目录分为经典和金石学两大类。史书红了,不久前成立了四库全书博物馆。考虑到这本书涵盖古今,数量必然众多,社长们提出了经、史、书、书分色装帧的建议。全书完成后,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用四种颜色进行装饰,即经典部为绿色,历史部为红色,分科为白色,收藏部为灰黑色,以备检阅。史部八旗通志写于嘉庆初年,后加,故嘉庆御游之宝只有一面。全书与当时流行的《四库全书》印刷目录略有不同,后者抄得较晚,经过修改和改动。扩展数据:

据几部禁书目录及相关记载,《四Ku全书》的种类全部被销毁2400余种,图书被销毁400余种,铲烧图书七八万册。同时,《四库全书》开篇后10年内有48次“文字狱”。而古书已死!就连宋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妨碍愚人而被禁,文字狱也是如此。1、善本:指那些具有历史遗迹、学术资料和艺术再现性,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价值的书籍。一般来说,出版较早或经过仔细校勘,错误较少的版本,可以称为善本。2.孤本:一本书的某一时刻的副本或手稿。世界上只有一份拓本是孤品。3.秘籍:私人藏家藏在家中,放在书架上,外人不准看的版本,是秘籍。4.禁绝副本:上一代或当前一代被禁止销毁,侥幸保存下来的版本就是禁绝副本。5.绣像书:书中间的插图版本是绣像书。6.石印本:将精选的坚硬、宽大、光滑的石头打磨、刻成石碑,然后用药墨在特制的药纸上书写文字,将药纸上的文字转移到石碑上,再用滚墨印刷的书就是石印本。7.手稿:从原稿复制的书。其中有一种影本,是用透明纸覆盖的书本,按照原来的字体和线条样式复制而成。8.残缺本: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残缺不全的图书为残缺本。百度百科-四库全书人民网-宝藏四库全书人民网-四库全书是什么?

2浏览2429 2019-02-21

《四库全书》是哪些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藏书(明代永乐大典次之)。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编纂,历时九年完成。* * * 3503册,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先秦至清初大部分重要古籍(部分为禁书),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所有学术领域。整套书分为经、史、书、集四个部分,共44类。还包括《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立》、《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四库全书编纂乾隆三十八年(1773),朝廷于二月设立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乾隆帝六子掌管,任命长公主余敏忠为社长,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为副社长,并召著名学者纪昀为主编,开始编纂这套。陆、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等学者也参加了编纂。有3600多位学者、学者参与编纂并正式上市,有3800位文案。《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全国各地收集的流通书籍、清代朝廷收藏的书籍和《永乐大典》编纂的善本。据统计,仅藏书数量就达13501。经过筛选,这些书是按照“书目书”和“书目”收集的,其中“书目书”并不记载整本书,只是摘录部分内容,而“书目书”是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以特定的格式复制保存,复制后还要与原文反复校勘。最后是3461本书。为了美观和易于识别,《四库全书》采用分色装饰,经线为绿色,历史为红色,分系为白色(或浅蓝色),收藏为灰黑色。四种颜色的确定取决于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因为《四库全书》的目录是全书的大纲,所以采用了代表中央的黄色。乾隆四十九年(1784),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七册,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的文远阁、京郊圆明园的文远阁、奉天宫(今沈阳)的文水阁和承德避暑山庄的金文阁,合称“故宫四院”(或“北四阁”)。文宗阁建于镇江金山寺,文慧阁建于扬州大观堂,温岚阁建于杭州西湖宫鼓山圣音寺,即“江浙三阁”(或“南三阁”),各有一份。一份副本保存在史静皇家艺术学院。其中文远馆完成最早,校勘更精,字体更工整。乾隆五十二年(1787),乾隆皇帝发现部分书籍在《四库全书》中有谤文,于是下令对《四库全书》进行重新检查,最终删除了11册史书异同记录。不过,这11本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了,但仍然存在于宫中,并未被销毁。这11本书有9本至今还在流通。嘉庆八年(1803),纪昀主持了《四库全书》官书最后一部分的补充工作,进一步完善。清廷在编辑古籍、编纂《四库全书》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用所谓的冒犯性文字封禁了大量明清古籍,见《四库禁书》。以及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名句《满江红》“饿了吃猪肉,笑了渴了喝匈奴血”。“葫芦”和“匈奴”在清朝是禁忌,于是四库的图书管理员把它改成了“饥食、食肉、谈笑”。张孝祥的名篇《六国之歌,望长怀断臂》中描写孔子故里被晋人占领,“在陆地上唱歌也是有猫腻的”。其中“腥味”为禁忌,改为“亦枯”等。《四库全书》的命运中国自成书以来的两百年间历经动荡,四库全书也历经沧桑,许多手稿毁于战火。其中国源馆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焚毁时被焚毁,而文宗和文慧馆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毁。杭州文澜阁图书馆大楼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1861倒塌,《四库全书》散落民间。经过图书馆藏书家丁兄弟的清理、整理和补充,原书的四分之一被抢救出来,于1881再次存放在修复后的文澜阁。民国时期温岚馆再次大规模修缮,目前大部分内容已修复。所以《四库全书》现今仅存四册,其中文远馆原藏于北京故宫,后经沪宁转运至台湾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岁阁在1922年差点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移到兰州,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金文馆现在保存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而不完整的温岚馆保存在浙江省图书馆。1966 10为了保护《四库全书》的安全,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协调下,辽宁省秘密将《文岁阁四库全书》运至兰州,藏于深山之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为了“书亭合一”,要求归还。甘肃也建了图书馆加强保护。温穗阁《四库全书》的最终归属还不确定。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第一批《四库全书》善本。台湾省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葛的《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把它缩小了。从65438到0999,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了葛《四库全书》的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