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林法师讲座若要佛:法兴味有僧赞僧的今含义
修行要一门深入,以一门为正,诸门为助,各修一门,彼此不互谤。谤法、轻法、慢法都不对。“欲想佛法兴,除非僧讃僧”,互谤,是佛法的衰相。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乙未年六月初三日韦驮菩萨圣诞
丛林下人,见人有习气者,隐而不记,纵人问者,亦不言之。人若责者,即隐其恶而扬其善。能止不犯多住一日,多种一天佛种。如是在上者扬在下之善,居下者隐在上之恶,互相隐忍。不但道成、丛林兴,而菩萨道行。又常言:“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讃僧”,诚久住三宝之要素也。
——禅门宗匠来果老和尚
《来果禅师语录·卷一》
佛门里有句话:“要得佛法兴,还得僧讃僧”,佛法要兴隆,还得出家人赞叹出家人。经上佛与佛的互相赞叹,就是要给我们做榜样的,也是要令众生起信仰心。僧讃僧,就是要众生信仰僧宝,因为僧宝是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人。若是没有僧宝,佛宝和法宝就无法住世了。所以要佛宝和法宝兴隆,就必须僧讃僧!
——台湾净土宗导师道源长老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第七天》
所谓“若要佛法兴,须要僧讃僧”,彼此互相赞叹,法门上彼此互相赞叹,出家众也互相赞叹,这样佛法才能兴隆起来。
——天台宗硕德会性法师佛七讲话第二日
1986年11月台中灵山寺
佛门之中虽有宗门教下之分,却无优劣之别,皆同出一源。“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讃僧”,如果人人都能有普门广开的心胸,容纳异己的度量,不仅能使佛教法运昌隆,再创大唐盛况;社会安定、地球村的建立亦指日可待。
——国际佛光总会会长星云法师
《星云?日记》1994年8月4日
我们都是源自释迦世尊的传承,我们都是弘扬世尊的正法,希望令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不论各宗派都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所谓“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讃僧”。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
摘自《香港佛教》第六一八期
我们应该警惕自己,千万不要嫉妒别人,尤其在出家僧团里,僧众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佛经中云:“僧团和合为安乐”,汉地大德也说:“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讃僧”,为了兴盛佛法,大家应该互相赞叹。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德 索达吉堪布
摘自《弟子规另解》第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