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总结了主要情节。

一个瘦弱没落的贵族,唐吉诃德,痴迷于古代骑士小说,却模仿古代骑士的仪态,以邻居桑丘·潘沙为仆,身披铠甲四处游荡,希望在扶弱锄强中创造业绩。

堂吉诃德做出各种与时代相悖的奇怪行为,结果处处碰壁,闹笑话。最后被一个伪装成百越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了游侠生涯,回国不久就病倒了。临死前,他意识到自己在迷信骑士小说中的过错,终于从梦中醒来。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作者是塞万提斯。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非常流行的骑士小说,揭示了教会的暴政、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

扩展数据

堂吉诃德的形象是复杂而矛盾的。他是一个荒谬的梦想家。他的显著特点是脱离现实,沉溺于幻想。他脑子里全是骑士小说里描写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到处都是魔法、巨人、怪物。后来他成了真理和正义的捍卫者。有时他可笑又可怜,有时他伟大又高尚。

堂吉诃德的性格是贵族性格和滑稽性格的双重结合。在非骑士时代,堂吉诃德是以骑士的身份出现的,这就注定了他性格中的搞笑因素。堂吉诃德虽然想维护正义,保护被压迫者,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是非正义的,让他所拯救的人民深受其害。

受骑士小说的影响,他脱离现实,沉浸在幻想中。此时的他,是一个荒诞的梦想家,也是一个道德狂人。不涉及骑士文学时,他是一个学识渊博、口才极佳、思路清晰的战士,但也有着丰富的高尚人格因素。

他身上有一种伟大的信仰,一种超越常人愿望,为他人奉献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崇高的道德原则,正义感和大无畏的精神。他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热心传播者。追求自由平等,反封建,行动执着,以摆脱暴力和平为天职。他热爱自由和正义,敢于为正义无私地战斗。

他性格的另一个特点是行为盲目。他不切实际,一手砍杀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敌人,他从不气馁,也从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主观上他追求和维护真理,但他追求的是脱离实际、早已不合时宜的“侠义”,所以注定要碰壁,害人害己。

他可笑,可悲,可亲,可敬。在他身上,喜剧和悲剧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

唐吉诃德形象的伟大概括,使他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范之一。小说中的桑丘·潘沙是塞万提斯刻意安排的与堂吉诃德对立,却又相辅相成的角色。在描写他们的游侠生涯时,作者广泛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方法,从外表到性格反复强调他们的一些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桑丘表面的愚蠢和堂吉诃德的疯狂,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桑丘是一个又胖又矮的普通西班牙农民。因为家境贫寒,他在唐吉诃德的劝说下成为了游侠的随从,希望通过游侠的冒险生涯成为一名岛屿总督,驼背的妻子也能坐上金光闪闪的马车,没有嫁妆的女儿可能成为伯爵夫人。

在他的性格中,既有狭隘自私的农民,目光短浅,胆小怕事,处处为自己着想,又有务实,冷静,清醒。他总是提醒唐吉诃德从幻想中回到现实。在他眼里,风车不是巨大就是风车。羊不是军队就是羊。

唐吉诃德每次冒险之前,桑丘总会劝阻,但每次劝阻都没有效果。最后他总是证明桑丘的劝阻是正确的,这与堂吉诃德的狂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开头一边诅咒游侠骑士的疯狂幻想,一边希望获得发财的机会,改变家里的困局。

随着剧情的发展,桑丘对唐吉诃德有了更多的了解,开始看重他“善良,爱唐吉诃德,爱他胜过爱自己的眼睛。”虽然吃了很多苦,也没拿到一半的钱,但他从未抛弃过主人,他对堂吉诃德的忠诚和友谊令人感动。

百度百科-堂吉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