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英国的军情5处

一、历史

英国军事情报局(DMI,Directorate of Military Intelligence),简称军情处(MI,Military Intelligence),原隶属英国战争部,1964年战争部并入英国国防部后,军情处也被并入国防情报组(DIS,Defence Intelligence Staff)。

军情处有多个分支,职能各不相同,分别如下:

MI1(军情1处):负责密码和解码。后被合并。

MI2(军情2处):负责中东、远东、斯堪的那维亚、美国、苏联、中南美洲地区的情报。后取消。

MI3(军情3处):负责东欧和波罗的海地区的情报。后取消。

MI4(军情4处):负责地图情报。后被合并。

MI5(军情5处):负责英国对内情报工作,职能类似美国联邦调查局。后改名为“英国安全局”。

MI6(军情6处):负责英国对外情报工作,职能类似美国中央情报局。后改名为“秘密情报局”。

MI7(军情7处):负责宣传。后被合并。

MI8(军情8处):负责电讯拦截和通讯安全。后被并合到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GCHQ)。

MI9(军情9处):负责帮助英国战俘逃脱,并负责敌方战俘的审讯工作。后取消。

MI10(军情10处):负责技术情报。后被合并。

MI11(军情11处):负责军事安全。后取消。

MI12(军情12处):负责秘密监察工作。后取消。

MI14(军情14处):负责纳粹德国及其占领区的空中照相。后被合并到军情6处。

MI15(军情15处):负责其它地区的空中照相。1943年后,该工作改由英国空军部负责。

MI16(军情16处):负责科学情报。后被合并。

MI17(军情17处):英国军事情报局的秘书处。后取消。

MI19(军情19处):1941年12月开始接替军情9处,负责敌方战俘的审讯工作。后取消。

MI (JIS):轴心国计划组。后取消。

MI L (R):俄国联络机构。后取消。

二战后,各个军情处逐渐取消,或并合到军情五处(MI5,后改名为“英国安全局”)、军情六处(MI6,后改名为“秘密情报局”)和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GCHQ)。

二、军情5处现状

军情5处已改名为“英国安全局”,但习惯上仍被称作“军情5处”,总部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大厦。它是英国国内的反情报及国家安全机构,在内政大臣领导下工作,但不隶属于英国内政部。对外的国安职务则由军情6处负责。

1、职责:

负责保卫英国的安全,应对危及国家安全的秘密组织的威胁。这些威胁包括恐怖主义、谍报活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此外还为许多机构提供安全咨询,帮助他们减少受到威胁的可能。

2、宗旨:

阻止恐怖主义;使英国免遭外国谍报活动以及其它国家的秘密活动所带来的损失;阻止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采购相关的材料、技术和专业技能;防范新威胁,避免旧威胁死灰复燃;保护国家敏感信息、资产和关键性国家基础设施;协助执法机构减少严重犯罪活动;协助秘密情报局和政府通讯总部履行他们的法定职责。

3、目标:

为保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支持执法机构预防和侦测严重犯罪活动;收集并发布情报;调查并评估威胁;与其它机构协作***同应对威胁,就保护措施提供建议,并为以上行动提供有效支持。

4、员工

安全局的员工目前大约有3000名。其中44%为女性,54%的员工年龄在40岁以下,有240名属借调或从其他政府部门或机构委派性质。

主要的调查、评估、政策和管理工作由一般职员负责,他们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支持他们工作的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人员,他们精通语言、技术、监视、信息技术、通信、安全保护、行政事务、楼宇服务和餐饮支持。

5、组织结构

现任局长为乔纳森.伊文斯,由负责情报与安全建议、反谍报、反扩散以及安全局运作能力相关事务的副局长协助工作。

设立六大分支,各分支由一名主任负责。

副局长指挥四个分支,一个负责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一个负责为应对各类威胁提供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议以及反扩散和反谍报工作。第三个分支负责北爱尔兰和国内反恐。第四个分支负责安全局运作能力,如技术和监视工作。

局长指挥两个分支。一个负责安全局人事与安全;另一个负责管理信息和档案、财务与设施。安全局秘书处和法律顾问协助正副两位局长的工作。

上述内容分别摘自维基和军情5处官方网站(http://www.mi5.gov.uk/output/index-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