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绘画恐慌”的思考

?《画吓》是一个好朋友推荐给我的网络同人小说。刚开始看起来并不好看,但感觉就是一篇普通的网文。所以我每天无聊的时候都会看几章来消磨时间。

《画吓》的整体架构是,一群人因为设定的原因,经常会跨越不同的画,一个* * *,就有14幅画。这些画非常恐怖,必须在七天内找到画的隐藏签名才能出来,相当于每进入一幅画就经历了一次恐怖的冒险。很像太空逃亡,推理,破案,恐怖,当然还有流行的同性恋情节。我不是一个腐女。主要是喜欢看书,阅读领域很广泛。通过别人的推荐找到自己喜欢的阅读点是我的风格。

所以,直到看到薛定谔的猫这一章,也是第十三画,我才惊叹这位作家的写作天赋。在作者写的十四个故事中,这一个是我最喜欢的,其次是《征途》。

其他十二画各有千秋,这两幅我不喜欢。当然,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这个故事,情节设置大胆,中间推理严谨,甚至思辨大胆。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它谈到了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如下:

“换句话说,当我们不观察它时,它处于粒子与波的叠加状态,当我们观察它时,它以粒子的状态出现。似乎我们的观察影响了结果。只有我们做出“观察”的行为,它才会从波粒叠加的状态坍缩到粒子的状态。

“于是量子力学最恐怖的地方出现了——粒子像有意识一样,可以看到我们的行为。只要我们看着它,它就能被检测出来,从而显示出不同的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的状态是由其‘意识’决定的。那么,这个宇宙中的一切是由物质决定的还是由意识决定的呢?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建构?

“这些粒子的意识是谁的意识?这个宇宙的主体性是谁的主体性?

“这个世界,是物质第一,还是意识第一?这个意识——毕竟是谁的意识?”

如果“意识决定物质”呢?

?作者在故事中让人物大胆提出意识决定物质,然后成功推理出方法,获得签名,成功逃脱。

?直到故事结尾讲到平行宇宙和多维空间,我才意识到作者的脑洞有多大。最后,我完全被这部小说征服了。

?虽然小说有很多不足,包括一些不愉快的设定,还有一些人物不够丰满,但是从剧情设定,逻辑推理,主题来说,确实发人深省!这样的小说算不上经典,但至少是网文佳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