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像器具,作用仅限于一个方面。

子曰:“君子无用。”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个目的。”

当一个君子成为一个客体的时候,他就会变得非常脆弱。君子成为客体意味着什么?有人这样定义自己,我是会计。我除了会计什么都不会。别跟我说别的。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会计的时候,他一辈子只会做会计。这种生命是不是很脆弱?当人工智能学会记账的时候,会计就会遇到危机,或者公司雇佣了更好的会计,他就会失业。这是君子的武器,一个人成为固化的状态,守着一辈子不变的技能。

孔子主张人要为人,要做一个能全方位发展的人。一个人可以一边创业,一边写诗;一边炒股,一边写小说;健身的同时攀登珠穆朗玛峰...这是人权。人可以全面发展,发掘体内潜能,这是孔子对人性的赞美。只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才不会让自己的生命变得脆弱,让不确定性影响自己。

我们要想反脆弱,就一定不能以机械体的方式活着,而要让自己活成一个完整而鲜活的人。我推荐读《抗脆弱》。除了反脆弱,还有一本书可以和《君子不器》相互印证,那就是《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提倡人们应该过传奇的生活,而不是照本宣科的生活。什么是照本宣科的人生?照本宣科的生活,就是按照别人的安排生活,按照别人的规定做事,按照操作手册办事。传说中的人生,就是写自己的剧本,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的个人梦想。

“君子不是工具”在管理中也很重要。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把员工当成物品和机器,不要对员工说“做好你的会计工作就好”、“做好你的营销工作就好”、“不属于你的业务就不要管那么多”。管理者应该把员工当成活生生的人,看到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全面发展的权利。对于员工来说,做一个君子也是必要的。他现在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员工,但他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企业家,甚至会写小说,成为一个作家,或者成为一个学者...

我们应该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有更多的想象,对生活有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才能有丰富的选择,才不会成为一个脆弱的对象。

感悟:把“君子不是工具”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要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多一些兴趣爱好,不要局限于一技之长。作为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过多的强加给孩子,而要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生活负责。有些人从小就按照父母的计划生活,或者按照公司领导的安排格式化自己。他们没有想法,像剧本一样过着自己的生活,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我不去想自己想要什么,而是认为别人安排的就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