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雨果是什么样的?

216年前的今天,维克多·雨果出生在博尚佩恩。83年后,雨果去世了。他的一生几乎跨越了整个19世纪,经历了法国所有的重大事件。

比如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上断头台,拿破仑称帝等等。因为攻击拿破仑当皇帝,他又流亡了。《悲惨世界》的诞生与此有关。

年前重读《悲惨世界》,读到冉阿让的第五卷《不眠之夜》第二章。当我看到“冉阿让的胳膊上还挂着绷带”时,不禁有些感慨。

整部小说中,冉阿让是我最喜欢的角色,珂赛特是最心疼的,米丽安主教是最崇拜的。在米丽娅姆的善良下,冉阿让这个“逃犯”被改变了,他被要求一生行善,实践向善的信条。

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是我第一本文学书,大概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看的。我很幸运,我的文学启蒙是19世纪的伟大作家,如雨果和巴尔扎克。他们的同情心让我感受到了文字和故事的力量。

2015我把“冉阿让”和“珂赛特”搬到了21世纪的中国上海,写了一篇短篇小说《有珂赛特眼泪的一夜》。

最终,这部小说获得了郁达夫短篇小说提名奖。小说提到小时候看《悲惨世界》的感受,用“珂赛特”这个名字向雨果致敬。

雨果的伟大和悲悯毋庸置疑。与普通读者不同,作家对作家的理解会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更加“自私”。最后,抄一句《悲惨世界》里的话来传达我对老雨果的爱:

他在我身边睡了一个夏天。他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惊喜。他带走了我的童年,但当秋天来临时,他消失了。我仍然梦想着他会回到我身边,我们可以在一起一辈子。但有些梦想无法实现。总有毁灭人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