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来等你:在每个路口拥抱你。

就在10分钟之前,我看完了刘桐的小说《我在未来等你》。我很久以前就买了这本书,去年把它忘在家里了。我从来没读过。最近突然想看刘同的文字,就找了出来,400页,连续看了好几天。

确切地说,我被小说的故事吸引住了。看完最后一页,还是不满意。我仔细看了后记,看了序言,还是有点舍不得。我不忍与书中的人物告别,如郝归来、大志、小武、微笑、和,仿佛他们不是虚幻的,而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

01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醒来,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高中,父母老师还年轻,朋友和你还有梦想,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郝回到17岁。他最想做的是影响17的刘大志,让他过上不一样的更精彩的生活。他想多了解年轻的父母,见爷爷最后一面,向喜欢的女孩表达爱意,和曾经唱给她听却被嫌弃的妈妈一起唱卡拉ok。

我想做什么?

17岁,那么遥远,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如果时光倒流,我最想做的事就是让W老师好好学习,我也会好好学习,一起考个好大学。

是的,我那时认识W先生,我们很亲密。我只是不知道我们会结婚,然后一起走完余生。如果知道,越早奋斗越好。让我们一起乘风破浪,克服困难,为未来创造更好的条件。

但是写到这的时候,我突然没觉得有什么遗憾,就像郝回归觉得36岁的自己还不错,没让17岁的自己看不起。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当初的愿望。17岁的,想要像郝的回归一样,他也实现了,但他不知道郝的回归就是他未来的自己。

我也是。回想起来,那些年的很多想法基本都实现了。出了农村,和爱的人白手起家,在省城买了房有了车,至今感情很好,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工作还算稳定。只要你愿意努力,坚持下去,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那么,我成功了吗?和当年的自己相比。我突然意识到,我并没有迷失,而是还在既定的轨道上。但是,我和36岁回国的郝一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有点累,有点困,感觉不到自己的灵魂在跳动。整个人好像行尸走肉,缺乏活下去的勇气和激情。

这似乎是这个年龄段的通病。就在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种感觉,身心疲惫,想喝醉却不敢喝醉,因为喝醉了就没法工作,现在只能靠自己。

很无奈很委屈,让人心疼。而这些,看到的人都知道。

02

书中还提到了三个问题:

36岁的郝回来了,对现实生活不满,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看了一篇日记,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后,他回到1998,见到了17岁的刘大志。

相处了半年,本想改变刘大志的未来,没想到自己也被他们感染,渐渐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在读完同样的日记并回答了三个问题后,郝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不管是我改变了17岁的自己,还是我感染了17岁的现在的自己。重要的是我已经血复活了,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看完这本书,我也想回答这三个问题:

1.最迷茫的一天就是现在。之前有过很多困惑,但是W先生一直在身边。

我现在在省城。10年后,我向往的生活是不再为钱发愁,自己安排时间,有家人陪伴,家里充满欢声笑语。我想成为生活的观察者,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想法,给需要的人带去帮助。

当然,如果能靠兴趣养活自己就更好了,这样我就不用工作,有空闲时间,可以陪伴家人,可以旅游,穿梭在漂亮的人群中。

其次,我也想有一家自己的店。我不用挣很多钱,所以我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我也可以把家族企业留给我的孩子。如果他们不想努力,一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可以来店里。

我想对现在身边的好朋友说一声谢谢。其实我身边没有很好的朋友。这些年来,我身边只有W先生,也是丈夫,朋友,知己。

认真回答完这三个问题,和以前一样,我又一次看到了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我渴望得到认可,渴望家的温暖。希望这些都能实现。

03

如果你遇到17岁的自己,只能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脑海里就蹦出了这句话。虽然我现在经常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没有成就,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不敢只为了梦想抛弃一切。但是,如果回到17岁,再去一次,我的想法不会改变,可能还是一样的结局。

更何况,几年过去了,我已经实现了当初的愿望,和我爱的人在一起,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和一份稳定的工作,从心底仰望自己的梦想,开始设定阶段性目标,并努力一步步实现。

偶尔受不了,想放弃,最终说服自己睡觉,明天又是新的开始。所以,如果遇到17岁的自己,我想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要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也不要担心自己的梦想还很遥远。只要生活没有结束,梦想就不会消失

学会在每一个路口拥抱你,那已经是那个阶段呈现的最好的你,是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