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代丹麦文学?

20世纪上半叶,最著名的丹麦小说家是马丁·安德森·尼科尔森。他的早期作品属于现实主义乡土文学。他后期的代表作是最著名的小说三部曲:《征服者贝尔》(1906~1910)和《泰-曼的孩子》(1917 ~ 1921)。作家约翰内斯·威廉·廷森最著名的六部曲小说《漫长的旅行》(1908~1922)以神话的形式描绘了人类的发展历程。他的代表作《神话》(1907~1943)发展了一种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文学体裁。所以1944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0年代中期,法西斯主义给欧洲带来了伤害,也唤醒了丹麦人民。许多作家坚决反对法西斯主义。汉斯·基亚奇的小说《渔夫》(1928)、《日本作品》(1936)、《新时代》(1939)是丹麦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重要作品。这一时期,戏剧蓬勃发展。主要剧作家是凯·蒙克,作品有《坎特》(1931)、《词》(1932)、《橡树的幸福》(1940)、《卡纳之前》(1943)。他参加了地下反德运动,曾是抵抗运动的发言人。他在1944年被德国占领军打死。

凯尔·银铃也是一位进步剧作家。他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德国占领军。他的主要剧作有《安娜·索菲亚·赫茨韦》(1939)、《裘德·洛普》(1940)、《西尔堡》(1946)、《蓝色狮子狗》(1954)和《呐喊》。他是丹麦-中国文化协会的理事,曾访问过中国,还创作了长篇作品《米尼考伊之三》(1956)。在德国占领丹麦期间,年轻的爱国诗人摩登·纳尔逊在参加地下抵抗运动时写下了爱国诗篇。他在1944年德国占领期间去世,时年22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丹麦文坛呈现出新的面貌。作家马丁·阿尔弗雷德·汉森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主要作品有历史小说《快乐的克里斯托弗》(1945)、《蚯蚓与公牛》(1952)。这一时期的一批青年诗人和作家崇尚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关注社会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后文学的倾向。其中包括诗人奥勒·萨维、埃里克·努森、弗兰克·叶瑶、尤拉·沃沃尔、索尔基尔·布约恩韦、奥弗·阿比尔·高、哈尔富丹·拉斯穆森和剧作家芬恩·梅特林。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丹麦文坛出现了一些新的作家和作品,他们主要倾向于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阴暗面。这一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是克劳斯·里弗贝亚,他的主要作品是诗歌,还有小说、剧本、电影剧本和评论。此外,还有小说家雷耶夫·潘杜鲁、彼得·西贝亚、斯文·奥尔·梅森、汉斯·乔恩·伦伯恩、童话作家威利·索伦森、诗人兼小说家伊万·马林诺夫斯基、诗人耶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