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杨康和努力的郭靖

原本无意再把这两个,尘封在故纸堆的人物重新唤出。无奈,这几天学习到的新认知,恰恰最适合套用在他们两兄弟身上,只有叨扰了。

夸人的毒害

杨康自幼聪明,也确实聪明。一个金国小王爷,自己是汉人,老爹是反金“冤死”的,老妈守着牛家村的样板房,一住就是十几年,自我惩罚自我虐待没有时间理他。养父是金国掌握实权的王爷,却痴情自己的救命恩人,对杨康这个“拖油瓶”的心情,必定也非常复杂,当然不排除一点点的爱屋及乌。这样一把烂牌,愣是让杨康打得“人见人爱”,甚至是完颜洪烈的爹地,都非常喜欢这个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孙儿,不可谓不聪明。金国不是只有一个王爷,更不是只有一个皇孙,宫廷内斗中,他这样一个人还能顺顺利利长大成人,参与国事,不可谓不厉害。他师傅丘处机,争强好胜,只想在武学上替他赢江南七怪,我猜想,对他徒弟所处的尴尬环境,危险处境,没有什么***情,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这个徒弟——很聪明。其他杨康面对的所有人,包括完颜洪烈手下的那帮人,对小王爷的最多评价也就是——很聪明。18岁之前,杨康就是在这样的夸赞中长大的。

郭靖从小倒霉,也确实不够伶俐。这样的人放在南宋,就是平头百姓一个,一无所长;放在杨康的位置,也难以躲过诸多暗箭,躲过了暗箭也难以有所作为;但是金庸老爷子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把他放在了一个正在崛起的蒙古黄金家族中,老金也是深受佛洛依德理论的深刻影响啊。这里有一群师傅,蒙古没有直接敌对大宋,于是他们可以安安稳稳心安理得的在这里生活,丘处机就不行,他只能隔三差五地来教功夫,他住不下去。面对一个笨徒弟,肯定骂过傻,但有什么办法,不能打死从来吧?只能硬着头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后来,他们发现,这个人傻,但是听话,更重要的是努力,于是 ,18岁之前,郭靖得到的教育是,可以傻,只要努力也行。

夸杨康聪明的,毁了杨康;夸郭靖努力的,成就了郭靖。

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腾讯的创始人之一陈一丹,创设了一个“一丹奖”,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单项奖。第一届“一丹奖”就给了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德韦克,就是提出了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他找了几百个小学初中的学生,先给他们做10道容易的智力测验题。当这些学生完成以后,一部分学生被夸:“哇,你做对了8道题!你太聪明了!”另一个部分学生被夸:“哇,你做对了8道题!你一定很努力!”结果,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测验中,很多都不愿意再选择更难的题目。当研究者安排了 一些很难的题目的时候,所有的孩子表现都不好,但是被夸聪明的孩子对解答出这些难题更加没有兴趣,表现直线下降。相反,那些被夸很努力的孩子,却越挫越勇,他们保留着对解答难题的兴趣,表现也越来越好。

这个实验是颠覆性的,它证明了:夸孩子聪明不仅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还会削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杨康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我得到的不是最好的,因此我表现的不够好。丘处机不是最好的师傅,因此,他教给我的当然不够好,所以打不过郭靖。换了梅超风还不行,那就再换一个欧阳锋。终于知道自己的身世,发现自己的亲爹不行,那就咬咬牙换个亲爹。穆念慈是对他真的好,并且也没有找到比她更傻更适合他的人,要不然杨康会毫不犹豫地换了穆念慈的。就像欧阳克对黄蓉没有真情,依然信念坚定地要去桃花岛娶黄蓉一样。他们的人是聪明的,思维却是僵固的。

郭靖遇到的挫折更多,从小就有,但他从小到大的就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守住底线,坚决不退,有好的结果更好,没有好的结果,尽力而为就好,回去以后,娘不会怪我,师傅不会怪我,安达不会怪我,讲义气的爹地不会怪我,我的国家不会怪我,我的百姓也不会怪我……到最后,忽然发现,傻人郭靖,居然没有什么事是他做不了的,只要他愿意。就像《士兵突击》里,连长高城说许三多的:“你不管给他个什么,他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拼命抓着。等到有一天,回头再看,好家伙,他抱着的已经是一颗参天大树了。”他们的人是笨的,思维却是成长的。

杨康用他的聪明,屏蔽了一切可能让他再次破茧重生的机会;郭靖用他的努力,争取了一切可能让他变得更聪明的机会。智力没有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思维却是成就一切的关键。

拆掉思维里的墙

杨康真的学会了九阴白骨抓,真的学会了蛤蟆功,就真的可以打败郭靖,完成金灭宋了吗?或者短时间,他真的可以打赢郭靖,但要持续下去,甚至有更大的功勋,还真不行。杨康得到的时候,也就是他确认自己聪明的时刻,他只能停止,才可以让他保持在确认聪明的时刻中,再往前就可能是否定聪明的深渊,他不会允许自己跳下去的。这就是他思维里的墙,他拆不掉就闯不过去。

以色列70后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生动的人类演化过程。因为基因突变,我们开始直立行走,这种方式下的奔跑,最节省能量,所以小幅度的减肥,根本没成效,因为人体演化出来的就是这个节能系统。因为节能,所以我们可以在非洲大草原上长途奔袭,让那些动物一刻不停地奔跑,直至累死,于是获得了食物。我们代价是,褪去一身皮毛,忍受蚊虫叮咬、荆棘刺身之苦,身体可以大量排汗散热,排汗以后盐分减少,于是需要额外补充盐分。

我们远没有想象的完美,就连这个看似结构精巧的身体,也并非万能的神,一丝不苟地创造的,而是不断付出代价、不断适应环境、不断牺牲调整换来的。而且,每当环境变了,我们就又一次变的不适应,就需要又一次的演化升级。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和几十万年前身体演化成型的时候,大大地不一样了,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心脑血管病等等都来了,原来适应饥寒交迫的身体,现在面对物质能量完全富足的时代,应该是梦寐以求了,结果我们反而病了。

一种声音,是像杨康一样,停止,不要继续向前;另外一种声音,是像郭靖一样,继续努力探索,找到更好的结果。这是两种思维模式的竞争。

? 其实,我们进化最好用的武器,就是我们的大脑。大脑里最有用的,不是智力,而是思维。硬件可以慢慢迭代,软件却必须持续调整升级。海湾战争中,萨**告诉他们的士兵,守护好你们的坦克,任何陆军的登陆,都要面对面地进行攻击,到时候就是我们反攻的时刻。结果,美军先进的雷达系统,在茫茫戈壁滩上,轻而易举地就发现了那些埋在黄沙中的坦克,于是,一到深夜,美军最开心的游戏就是飞机打坦克。一个思维僵固在二战的统帅,如何理解高科技的现代战争?无独有偶,清朝名臣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信中写道,他们洋人,天生腿不会打弯,只要引他们上岸,用竹竿别住他们双腿,他们就只能束手就擒了。国家重臣,指挥军队,信这么写了,有人也这么信了,结果可想而知。

? 智力非常好,思维不升级,就好像用计算器跟电脑比速度一样,非常简单的计算,计算器或者可以赢。问题是,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用计算器还能赢几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