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小说叫什么?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剧情一般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和结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远非县令能饰小说。”庄子所谓的“小说”指的是琐碎的言论。
发展历程:
古典小说萌芽于先秦,发展于汉代,成型于魏晋南北朝,成型于唐代,兴盛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先秦两汉:当时社会上出现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人物传记成为古典小说叙事的源头。神话传说已经有了两个基本要素:人物和情节。散见于百家争鸣书中的寓言和典故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历史著作有比较完整的结构、人物和历史背景。
(2)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奇人异士的小说。严格来说,这仍然不是小说,而只是小说的雏形。《世说新语》也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汇集了许多短小精悍的故事。
(3)唐代时期,古代小说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小说,中国小说由此脱离历史领域,成为文学创作。唐代三大爱情传奇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作品。
(4)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文化的兴起,给小说创作带来了深厚的土壤。文人对剧本进行加工,形成了许多剧本小说和言情小说。
(5)明清:小说开始走上文人独立创作的道路。这一时期,小说家的主体意识增强。《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