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你》这部剧怎么样?

青春有你,雷到真是一针见血,指出了现在市场存在的问题。市场太浮躁了。希望小学员们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

最近两档选秀综艺节目《青春有你》和《以团的名义》正在热播,大家都在关注自己喜欢的小哥哥,其中李肯定是被更多人关注的。李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不凡的颜值,多次登上节目榜首。不出意外,他无疑是c出道的人。

爱奇艺《青春有你》(《偶像练习生》第二季)终于在65438+10月21晚播出了。和优酷的《以团之名》一样,这一季的《青春有你》自始至终贯穿着正能量,节目的定位也从第一季的“偶像大赛组成真人秀”转变为“青春励志综艺”。《以一个团体的名义》成了网友们的“快乐源泉”,所以笔者原本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看《青春有你》的,但印象却完全不同——有一种复杂的伤感。

刚开始节目还算过得去,没什么看头。50分钟左右,一个叫提格先生的男团出现了。这个小组由五个男孩组成,包括莫林、阿奇、贾谊、金范和宇瞻。在演出前的采访中,他们开玩笑说自己是“男人的朋友圈”,因为公司的宣传渠道非常有限,只能靠他们动员亲戚朋友转发到朋友圈,影响力主要局限在朋友圈。打完之后,从自我介绍、表演到回答导师的问题,蒂格老师具备了一个成熟男团的基本特征:很正规,很团结,很有礼貌。但是经过排名,只有一个队员是B,另外两个是C,另外两个是d。

回到后台,队长说:“我们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打不好,但这只是开始。我觉得我们都可以上去。”唯一得了B的队员还没开口说话,就哽咽着哭了起来。“我好想和你在一起。”其他队员也开始哭了起来。

切换到蒂格先生的《苦涩的历史》。这个团已经有三年了,五个人一起训练了三年。本来他们以为发歌是他们的第一步。结果发完歌没有任何回应,只是朋友圈。他们感叹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却没有把握住。

节目幕后印了一行字幕:“训练是无止境的日常生活。”然后是学员的画外音。一位学员说,“我觉得学员就像蚕,但不是每只蚕都能变成蝴蝶,有的可能会变成飞蛾。”

如果《青春有你》能够深入这个主题,那么无论是玩家还是观众都会有所收获。某种程度上,任何一场选秀真人秀都是一场大型造梦,它提供了最好的舞台和最美的灯光,向每一位参与者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只要你赢了,一条阳光大道就会为你敞开,从此等待你的就是鲜花和掌声。

玩家愿意相信这一点,因为那些站在娱乐圈金字塔顶端的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因为缘分一夜成名,从此活在万千粉丝的宠爱中。在《偶像练习生》成功出道的坤、陈立农等人,从《创造》101走出来的孟美琪、YCY等人,经过一档节目,从默默无闻成为顶级流量。在节目中担任导师的雷和曾经走的是坤和孟美琪的路吧?

梦想——这个梦想太宏大了,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了另一面:那《偶像练习生》出道失败的91人呢?连参加这个节目的机会都没有的学员怎么办?估计市面上有几百个男团,但是能冲出朋友圈的有几个?

梦想和破碎的梦想从来都是一个身体的两面。泰戈先生的这个短片让观众得以一窥做梦背后的残酷。如果你是一个培训生,你其实就是一个在流水线上跑的商品。你要经历很多选拔、考核、培训、比赛,你才能最终赢得包装出道的机会。从练习生到出道的时间不固定。在中国,3年已经很长了,但在韩国,可能是7年,10年甚至更长。对于一个练习生来说,你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日复一日的苦练。或出道,或坚守一个可能虚无缥缈的梦想;或成坤,或归路人。

所以娱乐圈的本质是很残酷的。这里有一个二八定律。80%的人不会出道,20%的人出道;而这20%的初出茅庐者中,80%的人即使出道也仅限于自己的朋友圈...诸如此类。市面上我们能叫得出名字,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在娱乐圈是很少的。大部分人还在到处试镜,跑公告,等机会,连基本生存都是大问题。但即便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明星,也不是娱乐圈的底层,而是横店等影视基地的数万群众演员。他们可能一天工作几十块钱,并不是每天都有工作机会。

为什么大家都在这里?因为每个人都有成名的梦想。选秀节目中最喜欢的一个词是“梦想”,它总是鼓励你坚持自己的梦想。但往往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做梦是需要代价的。娱乐圈的价格特别残酷。意思是差距很大。也许你是团队成员。有些人还在挣扎。《青春有你》用泰戈先生的辛酸和泪水让观众一窥这个价格。?

但节目并没有深入这个主题,或者说这个片段只是剪辑时“无心插柳”,很快就绕到了“越努力越好”这个主题上。画外音下一句是“所以我觉得我不应该给自己留后路,然后我会越来越努力”...也就是说,对于梦想的代价,《和你在一起的青春》给出的答案是:你要更加努力,更加努力。这就像队长蒂格先生面对不理想的落点成绩时,条件反射是他们不够努力,表现得不够好——虽然他们已经表现得足够好了。这个主题看似很正面,但它所诉求的,其实是学员不断的自我挤压。

这不是一个准确的归属。当然,各行各业都要努力。比如,LAY“厉声”批评一些选手在刚成为练习生几个月甚至几天后就匆匆赶来参加节目比赛。这是典型的企图偷工减料,得逞。但是在娱乐圈,努力就会成功吗?显然不是。也许很少有人比初到剧组等待时机的团演更努力,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而我们冰冻的红旗无法迎风飘扬”的冬天,但横店没有第二个王了。不够优秀有必要不成功吗?在娱乐圈,就不一定了。创造101的YCY在那边招手——节目里有很多比她更强更努力的人,还没出道。

这不怪YCY,因为娱乐圈的名气很神秘。除了努力,可能还需要受众、运气、包装运营等等。这个梦想不是你越努力——即使你把自己榨干,它也会更快实现,或者离你更近。更有甚者,很多人根本不爱他所谓的梦想,比如让更多人看到他,让更多人听到他的歌;他们爱的其实是台下的欢呼,名利,但要实现这一切,他们需要歌唱这个媒介,需要“梦想”这个冠冕堂皇的说辞。

这是关于你的青春。还有哪些意见可以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