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不少君王,都会称自己是“寡人”?
古代的不少君王都会称自己是?寡人?是因为想要显得自谦。
寡这个字本来就有孤单,独自的意思。但是如果君王自称?寡人?的话,就是想要表达自己是一个寡德的人,简单来说就是说自己在道德以及修为等更方面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这样的话从君王嘴巴里说出来很明显是为了达到自谦的效果。如果自己的君王非常的自大,这对国家也是非常不利的。
其实君王自称寡人跟现在的人说自己才疏学浅或者自己不够好是一样的效果,当然这样说别人也不会真的这样认同,只会觉得对方非常的谦虚。谦虚的人通常会让人感觉有好感,毕竟一个谦虚的君王和一个自大的君王,相信肯定前者更让人敬重,臣子也才敢向君王谏言。
在古代的时候,其实道德是衡量一个君王的很重要的指标,毕竟没有一个君王愿意被人评价成为无德之人,对于君王来讲,以德治国是每个人的宗旨,至少在历史上那些无德的君王大部分都会导致灭国,是国家的罪人。所以古代的君王就会用寡人这个称呼来提醒自己。
确保自己不会成为一个无德之人,也想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多注意自己的德行,毕竟一个无德的君王是不会获得民心的,而且群臣也不会真心的臣服于自己,那么很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君王会不断的称呼自己寡人,既想要表现自己非常的谦虚,但是也算是一直给自己敲响警钟。
但是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这个称呼才慢慢的发生改变,毕竟同意以后全国只有一个君王了,所以那个时候就可以自称?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