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篇模仿韦唯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记叙文。一向吝啬给作文高分的黄向华老师,第一次给了我90分的额外高分,在全班朗读。我还记得那一刻?一天看遍长安花?这种势头。
后来新学期拿到书第一件事就是翻开语文课本,看那些引人入胜的文章,尤其是语文课本后面的文言文。
有一年我看了辛弃疾的京口?顾北馆怀旧?古往今来,英雄没有找到孙仲谋,没有找到舞亭和歌台,浪漫的情怀总是被风雨吹走。?然后延伸阅读到辛弃疾和陈亮?鹅湖会议?副歌:?现在想你是个错误。没想到,刚开始,我突然觉得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
读书写字,让我?金戈马铁,吞万里如虎?
刚到军营的时候,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兵。我不敢打篮球,不会打乒乓球,对象棋和围棋一窍不通,排队也是这样。
还好,有书作伴,可以稍微安慰一下我压抑自卑的心灵。也是书告诉我,军队是大熔炉,是大学校。它需要的不仅是走好队列的礼仪兵,还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比如炊事兵、文艺兵、工程兵等等。
诸葛孔明既不能扛肩膀,也不能举起手,所以他的胸腔里有成千上万的贾冰。毛泽东主席一生中从未拿过枪,但他仍然是一位天才的军事指挥家。
新训后被分配到指挥所当绘图员,每天任务不多。我的领导,刁永善参谋,带着他兄弟般朴实的感情对我说。好好转一转没事干,就多学点文化,多读点书,将来考个军校。这是我们农村兵改变命运的必由之路,小兄弟。?
从65438到0990,没怎么努力就考上了军校。到了军校,我看到了更壮丽的舞台,更广阔的世界。
学校图书馆是我空闲时间最多的地方。那些年看了无数文学作品。每天读文学作品,正如高尔基所描述的,就像一个饥饿的人跳到面包上。
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学校经常举办文艺演出、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黑板报等。这个时候,所有的学生团队都把有一点写作基础的同志视为珍宝,我热爱阅读和写作。当我第一次看到我的文章被刊登在校报上时,兴奋和喜悦不亚于范进忠。
慢慢地,在军事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我发表文章的园地也从校报到空军报、诗刊、解放军报。
当时部队里规定,如果你在《解放军报》上发表稿件,你就知道当时在部队立个二等功有多难了。有人开玩笑说,保住胳膊腿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只用了一篇关于如何改革和训练军队的小文章就做到了。
后来,我一直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业余时间不写作,小说《红色记忆》《心灯》都是在部队服役期间完成的。
在军队呆了25年,
我是太上老君投胎炼丹的。
火热的军营生活给我增添了无尽的创作素材。
我记得我在《人民海军》第一篇征文《你看,我穿着这件绿色军装》中的亲身经历。
当时回老家探亲,坐长途汽车。旁边一个小男孩很羡慕我的绿色军装,不停地蹭我的领章。我一直记得他说的话。叔叔,我长大后想当一名解放军。?
由此,我想到了整个社会对军人的敬佩、喜爱和需要。回到家,顾不上吃饭,马上就写了那篇抒情散文。
没想到这篇千余字的短文被几家报纸转载,增加了我的自豪感和斗志。我认为我有潜力成为一名作家。人的斗志和潜力一旦被激发出来,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