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分析|刘一文学人物的特点
刘一是儒家学者,他“擅楚”、“学秦”,但“应该升官发财”。显然,刘一为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仍然是儒家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道路。然而,他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因为他在泾阳拜访朋友的路上遇到了洞庭龙女。因为给龙女送书到洞庭,洞庭君和哥哥钱塘君得知龙女在精河被婆家虐待,解救了龙女。为了报答刘一,洞庭君赠送珍宝,刘一成了淮油首富。最后因为娶了龙女而成仙。刘一的传奇经历似乎为当时的儒生描绘了一幅美好生活的画卷,远胜于他的仕途。
从小说的描述来看,导致刘一上述行为和结局的决定性因素是他自身固有的性格。刘一的精神似乎没有受到打击或挫伤。相反,他更关心洞庭龙女的命运。第一眼看到一个在旷野放羊的女人,刘一非常惊讶。仔细观察后,她发现这个女人“气色很不一样,但脸色不太舒服,毛巾袖子也是暗沉的,听着李翔的话,在等着什么。”刘一视觉所刻画的龙女的出现,实际上表达了刘一对龙女的内心判断:第一,她必然遭遇不幸;第二,她希望得到帮助。因此,刘主动找询问,了解事情的真相。其实他问为什么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承担某种义务了。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是刘一的基本素质之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书中多处强调了对龙女不幸的同情:“伊深为之惋惜”、“不忍因风雨而看之”、“伤美人欲哭无泪”等等。一个是下层文人,一个是落难女子。“我们都不快乐——直到天荒地老”,刘一对那些不幸的人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同情。
刘一得知龙女的痛苦和不幸,义愤填膺。他义无反顾地承担并完成了传播书籍的使命。他对龙女说:“我是一个正直的人。”文子之说,气血运行,恨无毛,难飞。这是什么?”这份自白书生动地描绘了刘一正义、骑士精神和紧迫感的性格。在这一点上,刘一和钱塘君有一些相似之处,他们能成为“知音”并非偶然。
受别人委托,是大人的事。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刘一匆匆告别了泾阳的朋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立即前往洞庭湖,按照龙女告诉的方法进入了水府的龙宫,与洞庭君见面,并转交信件。最后多亏了钱塘君的力量,她才得以脱离苦海。以义为始,以信为终,信守承诺,不避水火,真的难能可贵。董廷君唱到:“他忠信不阿”,钱塘君当面称赞刘一“忠义不阿”,绝不是一句空话。刘一光明磊落,心胸开阔。他为龙女递书,纯粹是为义,“唯直是图,不富则避害”,并无个人企图。小说通过描写钱塘君酒后逼婚,被刘一拒绝,充分揭示了这一点。钱塘郡主凶神恶煞,刚强凶猛,本性如火。他直言不讳,他的行动是徒劳的。他对刘一充满敬意和感激。人的善良是有回报的,他报恩的方式就是把侄女送给刘一(也许他从龙女那里得到了一些暗示)。当他向刘一提出这个意思时,刘一“肃然起敬”,“淡然一笑”,直言反对钱塘君,斥责他无礼出格,明确表示“某仆看你”,令钱塘君深以为然,“成了知音”。在这方面,小说进一步补充了刘一后来与龙女的对话。刘一说:“我的仆人在长泾的拐角处开始见你,但他虚荣沮丧,他真诚于不义。但是,用心相约的人,会被你委屈,剩下的都是家常便饭。.....钱塘迫害之时,唯理不能直。”“与其接受妻子,不如杀了丈夫。一不能也;与其屈从于自己,不如善于做真理。两个不可能。”刘一拒绝结婚无疑更加鲜明地展示了他的性格。刘一没有拒绝洞庭君赠送的宝物,回家后又立即“适应广陵宝寺,赏赐所得,发大财不发大财”,可见他还没有迂腐到连宝物财物都不爱惜的地步,而且从他未来的财主生涯来看,他也无意仕途。
然而,刘一最终与龙女缔结了美满的婚姻。刘一绝不是无情的。他可以拒绝钱塘君的逼婚,但是他离开的时候,龙女和他说了再见。当他看到龙女“有容身之所留”,他“有叹有恨”,“恨之入骨”。刘一的后悔表明他并不爱龙女,但因为“道德”的束缚,他不得不“与心相约”。所以,当龙女以“吕氏”和“人间家园”的身份出现时,束缚刘一的东西就不复存在了。刘一欣然说:“从现在开始,我将永远快乐,无忧无虑。”刘一对龙女的爱是建立在她对他的深深依恋和大胆主动的追求之上的。龙女说他“淡色”“多愁善感”,没错。两个人的结合是双方真挚爱情的必然结果。
在小说的结尾,刘一和他的妻子离开了这个世界,回到了洞庭,刘一变成了一个仙女。这种虚构的结局反映了人们对摆脱现实苦难的不切实际的渴望,似乎比一些把高科技当作解决矛盾的方法的作品略胜一筹。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刘一既没有一般文人的颓废没落心理,也没有刻意追求仕途经济的封建文人。他是一个用自己内心的善良品格赢得了生活的幸福,摆脱了世俗的羁绊的人。刘一的形象具有新的时代色彩,他与龙女的结合具有反封建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