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靖难之役,朱棣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反败为胜的呢?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历经十六次大的会战,其中,朱棣方胜十二次,败四次。
整体而言,靖难之役分为两个阶段,
题主所说的反败为胜的转折点,或者说表面上的原因,
应该发生在第一阶段北方平原战场结束,
朱棣转而开辟南方战场的节点上,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北方平原战场的所谓?败?,倒不如说是朱棣方进入战略休整阶段,但是有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份暂时的宁静。
1、建文帝方的胜利,是召回纨绔子弟曹国公李景隆的后果。
召回了只会被朱棣牵着鼻子走的李景隆,赋予盛庸以全权指挥之权是建文帝方在靖难之役中为数不多的几次正确决策之一。
而且,迅速见效了。
建文二年十二月,斩燕军头号战将张玉,大败燕军于山东聊城。
建文三年三月,大败燕军于保定夹河,朱棣亲自带着十几个人断后,居然成功掩护大军逃脱。
原因只有一个,盛庸不敢杀,因为建文帝说了,别让朕背负上杀叔的坏名声!
泰林说趣史个人认为,建文帝的意思是把朱棣在北方就地解决了算了,别跑到应天府来让我亲自对付他。
但,显然,建文帝的所有将领,都不是这么想的。
2、夹河战役的第二天,建文帝的好运气,已经没有了。
第二天,刮东北风,盛庸军正好在西南,风沙大作,老天帮朱棣的忙,盛庸军大败。
五月,张远带着兵冒充朝廷军队,偷偷的跑到江苏沛县,把盛庸运粮草的船给烧了。
七月,明将平安在离北京五十里的平村,被燕将刘江大败,退回正定。
九月,燕王亲自带军大败大同守将房昭于易州西水寨。
燕将刘江赶走辽东守将杨文于永平。
3、对朱棣起钳制作用的大同和辽东明军的失利,盛庸军的败退,并没有使朱棣的地盘扩大多少。朱棣只解决了,活下来的问题。
这显然是因为朱棣的兵力太少,只能守住北京,保定,永平等几个大的城池,
朱棣军获得了难得的一点喘息的时间。
依整个战场态势来看,朱棣应该觉得应天府,建文帝,离得自己很遥远,并且困难重重。
因为,朱棣的兵力以骑兵为主,北方平原战场才是骑兵发挥作用的好地方,尚且只打成了防守的态势。
而水网纵横的南方战场,足以捆住骑兵的手脚,使只能孤军深入,因粮于敌的朱棣叛军陷入重重的困境。
所以,此时的燕军可以说得上是虽胜尤败,虽然已经达成了初始的战略目标,但看不到多少胜利的希望。
甚至朱棣及他的谋士们很可能希望在北方战场继续以运动战各个击破平叛的明军,逐步扩大本方的地盘和军队数量。
这一切,被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整个战场态势因此扭转。
小人物的逆袭,被罢黜的一个太监投靠了朱棣,报告了南京应天府的空虚。
历史的车轮有的时候就是被一个小石子硌了一下,就转了方向。
1、有个太监,也有说是一群太监的,在地方上招摇索贿,建文帝大怒,这正打着仗呢,捣什么乱!
抓起来!
就有这么一个太监跑到了北京,告诉朱棣南京应天府的守备是如何如何空虚,天兵所指,一定能轻松打下来!
2、道衍和尚(俗名姚广孝)也劝朱棣,绕过北京和南京之间的城池,直接打南京,是个不错的选择。
3、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只有朱棣这样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才能行险完成。
孤军深入打大城池,围攻济南的惨败,可还没过去多久啊。
燕军打济南时,一是久攻不下,二是不断地被明军断粮道。
如果深入南方,一是没有骑兵优势,二是没有粮道支援。
哪怕是打到了南京城下,谁敢说不会陷入围攻济南时的困境?
但是,现实是,留在北方慢慢扩大地盘已经被证明是几乎没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