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9年前去世,被妻子发现。孤独终老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文字|?华阳

编辑|太好了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

苏州的周女士去上海的养老院看望叔叔,可是到了养老院却被告知:

我叔叔已经去世9年了,骨灰和遗物都不翼而飞。

据周女士说,2005年,舅舅决定永久住在养老院。因为我姑姑和姑父是近亲,他们没有孩子,所以我姑姑和她一起住在苏州。

起初,周女士还会去看望她的叔叔。后来阿姨装了心脏起搏器,再也没去养老院看过丈夫。周女士因为身体原因,已经十年没去养老院了。

直到最近,姨妈希望和丈夫团聚,才得知丈夫早已去世。

老张曼祖良一个人住在吴桥社区,长期无人问津。当地居委会出面把他送到了养老院。

老人的亲戚十年来只去看望过老人一次。

这让我想起日本经常有“孤独终老”的报道。所谓“孤独死”,就是长期独居的人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死去。简而言之,他们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人。

孤独不只是日本人的困境,我们也是。

但在“孤独死亡”这个问题上,媒体报道中呈现的价值观如此一致,让我不禁疑惑:

和别人的社交生活是正常的生活吗?想一个人住是不是不正常?

人死了一定要有儿孙在身边吗?默默死去可耻吗?

生死是生命的根本问题,人类在对死亡的思考中发展了文明。

生活在不同层面的人对死亡的理解是不同的。

人生的喜怒哀乐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即使是曾经有过完美伴侣的人,去世的时候也可能还是一个人。

日本诗人鹤见子出生于1926年。日本战败时,她十九岁。

那时,月子正在一所护理学校学习。东京空袭后,她作为医护人员参与了救援。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目睹了爆炸后的恐怖。在明媚青春的映衬下,战争的残酷与荒谬格外耀眼。

23岁时,月子嫁给了医生米乌拉·安欣。他们专业相关,兴趣相投。他们不仅是生活伴侣,也是最懂彼此的人。他们可以说是钢琴和竖琴结合的一对。

结婚25年后,丈夫因病去世。

由于两人没有孩子,佐子开始独自生活。每天做家务,写作,阅读,有时出去活动。

月子曾说,希望过平静的生活,写到死。

这种理想的独居生活持续了三十年。2006年2月的一天,她的侄子来探望她,发现她躺在书桌前,身上盖着稿纸,手里拿着一支笔。

经医生检查,她已死亡多日。

诗人月子孤独终老,享年79岁。这是她理想的死法。有什么不好?

月子在生前准备的遗书中说,她的愿望是死后不举行葬礼和追悼会,也不献花和吊唁。

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上野千祖子写了两篇关于单身人士晚年生活的散文。

由于上野教授本人终身未婚无子女,她给单身人士的建议都是基于对未来生活的思考,比较实际。

谈到“孤独死亡”的问题,上野教授分析了2004年在东京发现的3000多个“孤独死亡”案例,指出“孤独”和“死亡”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关联。

“独死”是媒体杜撰的词,听起来很可怕。但就因为他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人,就认定死者生前孤独,然后自己同情他,这是不合理的。

上野教授说,个人认为,不如说孤独终老是一种理想的死法。

孤独感可分为低级孤独感和高级孤独感。后者是人主动选择的孤独,让人远离庸俗。

人活一辈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既然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没必要把外人的眼光放在心上。

谁也说不准人什么时候会死。但是,说你因为害怕一个人的死亡而被迫和不快乐的人交往,完全没有必要。

死在所有人面前,看起来是个大团圆的结局,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死法。

说到底,死亡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

“孤独终老”之所以让人恐惧,并不是因为害怕死亡,而是因为这个词让人想起“我到死都要这么孤独吗?”

另一方面,他是否孤独终老,与他是否过着富足的生活也没有绝对的关系。

在一个集体主义盛行的社会,“孤独”注定是一个贬义词。

但是今天的人应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包括选择孤独的自由。

与其抹杀自己的想法,执着于一个自己不认同的群体,不如细细品味自己的孤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结束

咨询师简介:杨桦,大成心智研究所创始人,中国海普斯诺动力催眠研究所催眠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临床催眠师,亲子关系宠物教练,亲子沟通训练导师,《青少年学习能力提升训练》教材编委,广州公益心理咨询巡回导师,长期接受亲身体验和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