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张玲的《余震》
1,余震
余震被冯小刚制造成了唐山大地震。在看这部小说的过程中,因为对电影的厌倦,人们,尤其是主角“小邓”不时浮现在脑海中,让他们蹭到了我印象中电影的角色形象。
由于唐山大地震这一特殊的自然灾害背景,《唐山大地震》中的主要人物都表现出曲折的人生经历、“截然不同”的性格、多变的心理,这一切都表明这些人物不可避免地充满了悲剧的人生色彩,也从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同情心。
从小性格倔强的小邓,因为母亲放弃救哥哥的决定而报复,用自己的一生赌上了这口气,以至于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很纠结,很不开心。在养父母家,在大学,她和杨洋交往,移民加拿大。这种“纠结”继续进入了她的婚姻和与女儿的关系。因为我一直无法与过去和解,被当年的怨恨牢牢束缚。最后我不堪忍受,最后因为严重的焦虑、失眠和抑郁住进了医院。
这是一场天灾造成的人间悲剧。
幸运的是,作者终于用悲悯之笔,让配合医生治疗的小邓踏上飞机回国寻找母亲和哥哥,鼓起勇气面对无法回避的亲情和往事。小灯终于“打开了窗户”,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作者给这个悲伤的身影镀上了一层光,让读者在藏卷的同时,也有了一份温暖的希望。
小说以时间日记的形式讲述故事。剧情在过去和现在之间跳跃,贯穿主角的人生轨迹推进。这种叙事方式很符合电影的表达方式。我在电影《唐山大地震》里看到这个场景切换。
故事从小邓在多伦多入院说起。从护士和医生的提问中,小邓展开过去的一页页,最后小邓决定面对过去。作者张玲像拼图一样还原了整个故事。
小说中,小邓不同寻常的倔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作者所说,自然灾害发生后,大家用各种方式站了起来。地震过后,小邓死而复生,挣扎着从泥泞中爬起来,扯下书包,扔得远远的。当她摇摇摆摆地离开家时,她选择了“拒绝”的姿势站起来。
这也注定了她一生背负着沉重的枷锁。
我认为冯小刚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因为他看中了唐山大地震的特殊背景。受灾难打击的人物,尴尬的特殊命运,偏执的性格,这些都能抓住观众的心理,有催人泪下的效果。影片做了很多改动,很多情节都和原著不一样。小邓成年后在加拿大医院治疗的情节被彻底抛弃。地震当天,小邓的家庭活动也进行了修改,很多场景中人物的活动也进行了调整。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最大的亮点就是情节特别,以曲折取胜。唐山地震,百年一遇。经历了这样的地震,小邓这个倔强坚强的女孩是如何被命运困住,又是如何抗争到最后的?这种悬念吸引了读者的同情,保持了阅读的高度关注。
振动无处不在。天灾和生活的艰辛动摇了一个母亲和一个女人,残酷的现实和冷漠的人性动摇了小邓的童年,养父母的善良和养母的去世动摇了小邓的成长,移民动摇了婚姻和家庭。作者张玲也经历了地震后的各种“余震”。似乎天灾过后,每个人对待身边这些“余震”的方式都各不相同。
一场唐山大地震,很大的伤害,对很多人来说,无法挽回。受伤的人能做的就是原谅,舔舐伤口,继续前行。
2.“去北方”
《致北方》让我感受到了关于加拿大北部广袤荒凉的土地上,天空中“雄鹰”奋力飞翔,为自由而坠落的故事。
主角“中越”的北方情结让我想起了《野性的呼唤》。是什么让一个曾经生活循规蹈矩的中国男人,放弃颓废的婚姻和按部就班的生活,坚定地走向遥远的北方?
是什么让西藏达娃离开家乡,走向无边的宿命而不归?你是想打破命运的魔咒,还是被爱情的幻觉迷惑了?是什么让达瓦直面命运赋予她的一切磨难,用自己柔弱的臂膀为儿子尼尔撑起一片天空?
北方,北方有什么?
一个来自中国南方的男人,靠自己的能力在多伦多寻求体面的生活;一个来自中国西部的藏族妇女投奔了一个答应她的加拿大人。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都不是加拿大北部本地人,但他们连根拔起。一个被北冥之魂召唤,一个被人生命运牵引。在一片与以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冰冷土地上,他们站在风中,停下脚步生根发芽。
在那个陌生而纯粹的北方,他们的命运为什么会有联系,最后又是如何因为尼尔而建立终身契约的?
在他们的灵魂里,一个是对自由的向往,一个是对命运的抗争。不管最后的结局是对生命的纪念还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我想这就是作者张玲的北方精神。
3.空巢
张玲说,与前两部小说相比,《空巢》出人意料地受到了读者的青睐。我看了之后,知道为什么了。
土灵,这本小说里有土灵。确切地说,小说表现出强烈的人文生活气息。空巢老人的家,这个普通人的情感故事带给读者一片骂声。
北京,老年知识分子,老年丧偶者;保姆,经济发展给农村背景的婚姻带来破坏;移民和外国让孩子无法照顾父母。阶级差异与现实需求,理想爱情与现实的妥协,跷跷板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贪婪的目光与不可预知的未知,这些矛盾与冲突在这部小说中被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
所以,故事是好的。
很多情节都充满了画面,让人想象出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我们似乎都经历和见证了这些场景;自己的,别人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一片鸡毛般的无序和混乱取代,变成了铁一般冰冷的现实,有努力,有失落;有反抗,有妥协;有好处,也有温暖。
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被相同或不同的需求连接在一起,交织在一起,被命运之河推着前行。
张玲说,当她写这部小说时,她放弃了对文学才华的追求,写作是一种平淡而平静的真空。我觉得她的心态源于她自己的亲身经历(父母请保姆的真实经历,以及对自己照顾不了父母的愧疚),所以她写得像在讲自己的故事一样亲切自然。我在小说中感受到的,其实是作者对父母的情感依恋,是简单的亲情告白。
春芝保姆的刻画非常成功,丰满生动的形象呼之欲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给什么,不哭,不抱怨,不目空一切,这是一个独立,聪明,有情,有义的女人,经历了城市里婚姻和自立的打击。
“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是可信的。我们觉得身边好像有这样一个老人:善良,平易近人,一生勤劳,与世无争,却又勇敢的与自己的老年命运抗争,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
我的女儿田甜也让我感觉真实。作为一名移民和女性,我对田甜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深有同感。她为了爱情,婚姻,父母的挣扎,不甘,妥协,让我尖叫。
田甜和杨勤的关系一波三折。田甜对杨勤的情感变化过程非常吸引人,关系的进展符合人物的身份和逻辑。
作者说,这是一部关于孤独的小说。面对孤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对方式。也许,爱是对抗孤独最好的方式。但现实生活中,高调的爱情往往被唱成卡拉ok式的荒腔走板。
结局依然是“皆大欢喜”。或许,更合适的措辞应该是“画个句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
与悲喜无关,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