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儿童如何阅读中国?陈洁

孩子怎么读中国的书——我家孩子读国学的体会我家孩子陈洁今年十岁,爱读书——我说这些不是炫耀,而是抱怨。两年前看了电视剧《三国志》之后,孩子就迷上了,自己看三国演义,然后各种剧本,然后从历史演义小说转向历史书。书店里中国的传统书籍经常放在一起,于是他从“历史”变成了“经典”。这个过程,我真的很辛苦,有很多我解不开的谜题。第一,困扰孩子读史书的正常和本能是吸收多,反思少。我们对待国学的传统态度是只信服不怀疑。所以发生了很多事情。看了三国,曹操是汉奸,是小人。我得翻出《一首短歌》和《虽然龟是长寿的》讲一大堆纠正一下。这还是小事,远比评价单一历史人物更严重的问题也在逐渐浮现。看了三国,孩子学会了一个凡事都要“算计”的“道理”:利用人心,说话有策略,挑拨一个折腾另一个,明明是这么想的,就这么做了,把各方面都打磨了等等,很快就学会用了,很难说。和朋友玩经常生出幺蛾子,还时不时小声说“我要告你。”那些迂回的“阴谋诡计”虽然笨拙,但这种思维是很不好的。如果勾心斗角成为游戏的主要规则,那么游戏永远是糟糕的。但是孩子们不这么认为。他们乐此不疲地沉迷其中,觉得自己很聪明,梦想在掌声间和人一起玩。看水浒期间,孩子对“奶奶的”“洒家”三个字守口如瓶,“鸟”字就出来了。我不欣赏血书的安逸,加上“萨满教”和“尸血”,渐渐地我练就了几个标准的造型:一只脚踩在椅子上,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手拍桌子,然后作势拔刀,说:“废话少说,我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红白刀经常反着读。这已经成为他的招牌动作有一段时间了。我问了,就说三打朱家庄。搬家的时候偷杀了店里的鸡,还撒谎嚣张。后来,我希望我的家人血洗,并在合同中心杀死了扈家庄。这些是英雄吗?他们“争取”卢俊义的方式,对待战俘的方式,包子店,不恶心吗?孩子懒得和我讨论,一挥手说,一句话,英雄就是这样!俗话说,老年人不读三国,年轻人不读水浒传。大概意思是,年轻的时候,热血沸腾,你在与之抗争。看了水浒传,怕引起叛逆和冲动。他老了,经验丰富,精明。看完三国,他会心安理得,外在伤害别人,内在伤害自己的心情。在我看来,热血和勾心斗角是水浒和三国里最糟糕的两个东西,印在孩子身上。孩子学习的时候自然会忍不住“易德”。等他们着急了,就过去了,不用太紧张。但我还是愿意给他一个喘息的机会,这不仅仅是一个玩笑,更是灌输了一种“质疑与反思”的阅读立场。为了辩论,我还特意重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它对我没有吸引力,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梁山好汉真的得到了赵的江山会怎么样?我拉着其他士兵争论了半天,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不知道是不是更差,但肯定不会更好。梁山的口号就一个:“替天行道”。“天”“道”早就被皇帝磨坏了。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为什么不在后面重复呢?这还是一个“好”的结果。不好的结果写在书上:皇帝说,我是天子。你给我去杀街上的人,他们就杀老虎,杀方腊。最后,他们会在喝下一杯毒酒后死去,感谢主龙恩。双鱼和打架要么被迫走下去,要么一心“封妻示祖”,得不到。依靠梁山还是朝廷来达到目的,只是手段的不同。所以,他们真的执政了,朝代会变,本质不会变。希望孩子们能明白:第一,没有更高的思想和文化,只是一腔义愤和两个拳头对社会和人类的进步都是有害的,几乎无一例外。其次,暴力可能“非常有用”,但它肯定会滋生死亡、仇恨和对生命的不尊重。这些都是人体毒素。暴力一直是个问题,尤其是看了历史之后。孩子刚开始看《史记》的故事,还狠狠地拍了一下书,喊道:“吴起这个坏蛋,要证明自己的忠诚,要离婚,就不杀妻了!”或者把书盖上,感叹:“谁能做个狼心狗肺的人,做完了就去看?”但我渐渐习惯了,赵襄子把智博的头骨画成喝水的杯子也很正常。在读《子同治简》的时候,他随口问了一句,董卓肚子里是什么?他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也问过什么是天灯,然后默默的站着说“可怕”“变态”,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们在聊天的时候,说北京拆迁真可惜,他却插嘴说,真可惜!阿房宫被烧了,罗马也被烧了。我也好奇地激动地问,如果北京被放火了,不知道要多久。不是三个月,对吗?朱厚照的生动表现。他对血觉醒和残忍免疫,他可以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描述东昌监狱的酷刑手段。人类从野蛮中走来,暴力存在于各种文化传统中,即使是格林童话也不例外。孩子们在读历史书《古罗马一日游》。说到死刑和角斗士,他们不会给他看。就我个人而言,我先做一些防范:这是“十八禁”。血腥是不对的。可见暴力真的是全世界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漠视别人的生活,漠视别人的感受,永远是一个应该被提醒的问题。还有就是历史恐惧的滋生。就像看到卖黑奴的历史,孩子了解到坐在一起互相牵连后,有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在数:我表哥的侄子犯罪了,我得死吗?奶奶和姐姐的女婿犯了罪,隔壁邻居家的人杀了人。会不会牵连到我?对“抄满门”和“朱利安九族”的数量也比较敏感。他算了一下,他们小学六年级加上老师和校长有400多名学生,是中等规模的震怒。“一般皇帝一生发几次脾气?”他问。我能感受到那种看似玩笑,实则真实的恐惧,默默地影响着他的精神和想法。他曾说:“我绝不会惹皇上生气!”我问:“皇上要你杀我吗?”他想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说:“如果我杀了你,你也会死。如果我不杀你,我们都会死。”让我无语。靠恐怖维持统治是专制的第一原则,很成功!后来,孩子们零零碎碎地读了一些白话和笔记小说,乐在其中。我在看,但我很担心。那种感觉就像看着一个孩子肆无忌惮的吃鱼,我妈就在旁边,我就怕他卡住。如果卡住了,还可以拿出来。如果你中毒了,你就有大麻烦了。有一天看西游记,孩子突然问,你要做,就要做大妖。你什么意思?练了很久,小妖怪“皮亚姬”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了。这和神仙有关。就是他们的坐骑,页数等等。晚点再拿回来。最后,师徒终于到了西天,但是很难。叶佳收不到贿赂,只给他们无言的经文。孩子们甚至评论说,活该,谁让他们“小气”,得罪了佛祖身边的人。这种想法难免让我心生警惕。当他在幼儿园与孩子发生冲突时,我已经看到了正义、公平和制度规范等问题。我不想让他这么轻易就扔掉。在《四库全书》的“D部”里,我比较喜欢诗歌和散文,但是小孩子喜欢小说,看了很多剧本和言情小说。我建议他从小说转向非小说。传统剑略朱朱的内容不好,他看不懂。吕思勉的《中国通史》,他认为名字太多,容易混淆。于是他放开自己,自己看了起来。

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看历史,我都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解释。为人父母真的需要耐心。君臣关系,宫刑,小脚,妻妾,尤其是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太多了,小孩子都不懂。安拉怎么会要求易卜拉欣杀死自己的儿子来献祭,易卜拉欣居然听了?而且还成就了伊斯兰教盛大的宰牲节!李毅对不起霍小玉,霍小玉的报复是让李毅的妻子被杀害和虐待!刘一的英雄拯救了美国。灾难过后,他喜欢上了对方。是时候结婚了。他为什么不答应?孩子想不通。

历史上也有很多“不可思议”。就因为燕王说了两句保密,田光就抹了脖子?侯营送走了救赵的贼辛。他活着的时候为什么要自杀?历史书上关于死亡的故事太多了。臣子自杀为主,大臣为君自杀。当王朝更迭时,孙凰·陈中王子会自杀。他问,你不是说生命最宝贵最神圣吗?是怕死不够高尚,不够无情,不够不义,不够勇敢吗?《史记》里的刺客并没有让他激动,只是因为别人对你好一点,给你点面子和礼物。就算你“感恩于遇见他”,你又能指着谁杀谁呢?玉让奇怪的追着祥子刺杀,杀不死就得赏衣服,自欺欺人的刺几剑,然后自杀。太荒谬了。臭脚醉人。国破家亡,先杀妻再自杀。母亲被抢,先杀女儿,再自杀。古人是怎么想的?《女人传》中的女子被拉着就要砍断胳膊。她怎么能做到呢?

对于孩子来说,这些离奇的故事或历史事实简直就是神奇的世界。经历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孩子得出了一个结论:古人真的很奇怪。

这种“奇怪”的问题,我当然也能说实话,但是孩子没有理论,他只靠常识判断。这种常识有的是拜现代科学所赐,有的则是幸运的“未受教育”。无知和价值局限,直到扭曲和丧失常识,是专制统治的另一个法宝。

我的办法是,或者推荐他看类似的文章或者相反的故事,让他知道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孩子习惯看“一”“一”的历史故事。讲“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的”这种抽象的道理可能没什么用,但是让他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可能会种下一颗了解历史的种子。

读历史让孩子头大,孩子缠着讨论让我头大。然而,令人高兴的是,他开始思考。曹沫不杀齐桓公好,荆轲刺秦王也好?大国破坏小国团结是对的,小国抵制大国坚持分裂也是对的。这些想法没有答案,但却是最好的。但是这些问题是我先提出来的。没有我跟随他的阅读,引导他的思考,很难预测历史的聚会会把他的思想引向何方。我不知道他还读了什么,接受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2.阅读经典的纷扰历史的“怪异”消减了孩子的兴趣,也因为我说“阅读经典就像坐在春风,阅读历史流血”,他选择了坐在春风。有很多互相克隆的“儿童国学启蒙经典”,有孩子爱看的图片和故事。我亦支持。虽然我并不认同所谓的“国学热”,但我始终认为读书寻根极其重要,否则我连自己是从哪里来的都不知道。如何才能认识自己?一般传统的启蒙书籍,如三本、百本、千本等。,都可以读。完全不需要背诵,但要从三紫晶和游学林琼那里了解约定俗成的传统知识,从《弟子规》和《朱子家训》中接触古代的行为规范,认识一些严肃的仁、义、礼、智、信、敬、谦、开、勇、天下之责。但是他读圣经,所以我要调整预警机制,注意消除那些不好的潜在想法。而且经典比其他的危害更大,因为孩子可以看到一些历史收藏中的“古怪”而有所思考,而经典是有道理的,问题孩子却看不到。当他们大声朗读时,他们的思想被渗透了。三字经讲个励志故事鼓励读书挺好,但是“好好学习”的理由就尴尬了。除了保持善的多疑本性,就是“扬名立万,显父母之威,前轻后富”。说起来,小小年纪“当官”就是一个光辉的例子。官员是做什么的?难道不是吗,强大了,有钱了,天下都可以吃了?不学习,不如女生,是“不如物”。这种性别意识暗示了这种赤裸裸的工具性诱惑,把人的价值等同于事物的有用性是没有用的,没有超越性的价值,让人害怕。(对了,性别意识。《镜花缘》是一本母子俩都满意的书。我欣赏其中的讽刺意味。他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孩子的批评是“好东西都被女人占去了,太离谱了”。后来仔细研究,这种“大男子主义”的审美和女性歧视来自于水浒和三字经,以及旧小说中无处不在的“乾坤阴阳”。不知道让女儿背三字经的家长是怎么想的。至少在我看来,“在家为父,出家为夫”,“做一个贤惠的女人,做一个贤惠的男人”的教育,不仅影响了女生,也教育了男生以后的家庭结构,夫妻关系,自我认同,这都不是小事。功利其实并不是三字经独有的问题。在整个文化传统中,强调读书说教的一直是知识、文明、智慧。说到底,读书只是改变命运的手段,读书永远是敲门砖。真正让人佩服的是做官和做官。《颜氏家训》所谓“扬名立万”也是如此。能说“读书以圣贤为目标,不以弟子为目标”(《朱子家训》)的人毕竟是少数,而沿着朱的道路,你会发现古人并不重视知识和学习,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的。弟子规的模式,始于进则孝,止于出则弟,止于爱人,爱人,终于有余力则学,遵循孔子的最高教诲。从好的角度看,这种思维重视实践、“行动”和理论、“知识”,但从论证阅读目的的角度看,还是有失偏颇。比较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开头:知识是人的本性。即使不实用,我们也乐于用感情。人类的探索源于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惊奇。知识本身让我们快乐,充实,快乐,充实。他区分了知识和智慧:智慧以自身为目的,使人自由。探索哲学只是为了摆脱愚蠢,而不是为了其他任何好处。人人生而自由,应该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哲学是唯一为自己设立的学术学科。也许是尽善尽美,但在传统文化对知识的探求中,虽然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说法,但总体来说,它缺少了“以己为目的而非手段”这一维度,我仍然认为这是一大遗憾。我不羞于和我的孩子谈论这些。当然,最糟糕的是阅读中的工具化、功利化倾向。白居易说得多直白:你想从营地得到什么?无非利润和名气。科举功名几乎构成了他后期中国的整个文化史。这种思想真的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家长还这样教育孩子,指着环卫工人大声说:“不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去扫马路!”没有对别人的尊重,没有对孩子内心的关心。之所以要警惕教育的功利取向,是因为它的危害简直是无穷无尽的:1,强化职业等级制度,灌输“不平等”的观念,自卑、自卑、自负、自大都来源于此。自尊和对他人的尊重都从这里失去了。2,与之相关,你只能在以后和别人的比较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然后迈出失去自我的第一步。3,学习的功利性,脱离了“纯知识的乐趣”,人生的追求和人生的境界从此没落。4、只凭成败论英雄...有时候我简直不能理解,人怎么可以追求的那么少:平凡,羡慕却“世富车肥”,好可怜;如果你更有野心,你应该志在超越他人。“被戴上高冠,摇头晃脑,太可怕了。”。我常常想,如果认为中国古代的一切都是坏在狗官身上,那就错了。中国从来就只有两种狗官:正在当狗官的和暂时没当狗官的。今天被村干部欺负的农民也教育儿子:好好学习,将来当官!难道不能追求点别的,更高的追求:让个体生命更高尚,让社会制度更合理?什么时候我们生活中的幸福和尊严不再建立在财富和地位(孩子的考试成绩)上,让制度保证最卑微的人也能像享受空气一样享受尊严?我觉得《百家姓》除了识字意义不大。背几百个姓氏,显然不如画一个“家谱”生动、真实、有个性。《千字文》也很无聊。最多是在正式学习古代汉语之前,在底层读一读。这里面的一些观念,比如“爱才育李寿,我必降伏荣强”的历史谎言,“草木皆兵靠万方”,愚忠“孝为上,忠为上”,以及“乐而贵之,恭而卑之”的层次,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增广贤文更是雪上加霜,充斥着劣根性的价值观:“要想活下去,要想富起来,就要拼命死”,“马弱是因为瘦,人不风流是因为穷”,愚蠢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非只为多说话,烦恼是为了强”,“最近学了乌龟法,所以要畏首畏尾”,“如果一切都好,我要问三个老人。”我粗略算了一下,扩展了340多条,能对孩子说出来没有伤害的不到一半。这些不好的东西,不同的书也互相印证:无处不在的等级制度,《弟子规》中的“等仆,贵”等。,需要时不时给孩子敲响警钟。我尤其不能容忍孩子接触的,是扩增中的中国式陈腐的人情世故,比如“穷则城市无人问,富则山中有远亲”,“活久了可耻,画虎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没钱,有难找不到亲人”,让人心寒。“杀人情有可原,但不可理喻”让人不寒而栗。这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可能在中国迄今为止的人际交往中已经部分运用。虽然我们一直在进步和扬弃,但这些东西不加过滤地灌输给孩子,岂不是直接“扼杀”了童心和天真,批量生产出满脸皱纹的小老头小老太婆?孩子在读旧小说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他读过《唐传奇》和《惊奇》,至今记得的无非是“杜斯”和“杀人”的故事。虽然粗略一瞥就能看出一切,但我奇怪地记得一件事:路过别人的窗户先咳嗽,如果有人在说你坏话,你就闭嘴。这叫“不听就清楚了。”天啊,可惜我没说过“易怕,属耳墙”。我只能捧着他的脸说,我不想让他小小年纪就这么成熟世故。我宁愿他听到有人说他坏话就冲过去和别人打一架,然后回家想想那些坏话有没有道理。即使他注定要成为一个世俗的市侩,也尽量晚一点。这就涉及到“清白”的问题了,这是我在讲《弟子规》的时候发现的。其实对于我家聪明浮躁的孩子,上课真诚守信也是对症下药,要求“室室分明,墙壁干净,案底干净,笔墨砚台端正”。但如果他真的要“走得从容,站得笔直”,“慢慢拉开窗帘,保持安静”,恐怕他一唱就要哭了。那还是个孩子吗?在传统教育中,似乎根本没有“天真”的位置。三字经直截了当:勤奋立功,戏剧无用。《小学诗》要求“一切要平和”,“描写要冷静正确”。中国的观念一直是不要心胸狭窄,以“十五节”为代表。在旧小说中,“善逗善跳”往往是惹事生非、引发官司的原因,当事人也理应吃苦受委屈,仿佛开开玩笑就是一种罪过。林语堂翻译“幽默”,中国根本没有这个意思,只能音译为“幽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是一个不能容忍幼稚、天真和孩子的民族。孩子自然而然做的事情(在墙上画画,蹦蹦跳跳,嘻嘻哈哈)会被家长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习惯性喝酒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家长担心别人会觉得孩子没教养,没面子。确实有太多的成年人不能欣赏也不能容忍孩子的调皮和“吵闹”。规则是滋生的土壤。孩子渐渐学会了无生气,调皮,男人秀。我呢,宁愿他一边玩一边狂跑,或者把鼻子撞在墙上,或者中间洒了什么东西,也不愿他总是“扭过头不沾边”,“抱着虚器,如抱着盈”。传统的规范和规则一方面会教孩子冷静,有教养,另一方面也要淡化古籍对他的一些负面影响。我和孩子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他班上的女生都觉得男生幼稚,但他觉得还是幼稚一点好。孩子那么成熟(他用了“早熟”这个词),有一种像大人一样不真实的感觉。他认为这样不好。我很高兴孩子们能这样互相认识。但是,他待人接物的时候真的做了很多“没教养”、“不合适”的事情。对我来说,注意管教教养和纯真之间的动态平衡是不容忽视的,这是我一直保持警惕,一直没有很好把握的一根弦。客观来说,《游学琼林》和《弟子规》整体都还可以。重要的是“要听父母的教导”,“出门在外要告诉他们,出门在外要面对他们”。当然,如果不进谏,也乐意谏。有哭有闹,无怨无悔”,而父母就是不可调教?最后我也没说怎么解决。我曾经和孩子分析过,传统文化的一个缺点就是总在说“要是”,相对缺乏“做不到能做什么”的对策。很多道理只说了一半,无法深究。孔子教导“朋友不如自己”,可见朋友比自己强。他跟你交往不就是“朋友不如自己”吗?《菜根谭》说“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人自有敌手”,看似有道理,但如果大家都不在乎小人,小人岂不是要被世人所纵容?经典和历史的一个子集都是报告君主和担心人民。不管“人”是不是复合名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我们不能用一个词“人”来概括。说“忠君爱民”。君民对峙怎么办?你是想和人民争利,还是人民想支持一个新国王?瞎了。不要!在这些问题上,我会提醒孩子深入思考,而不是只听真话。同时,还是要注意接受这些道理合理的一面。学道理和交朋友的道理是一样的。有优点可以学习,见圣人思齐,自省。如果你是完美的,那么没有人是完美的,你交不到任何朋友。但无论好坏,朋友是判断的核心,是黑帮兄弟的“忠诚”。最后还有一个关于“命”的问题,这是最致命的。不知何故,从读旧小说开始,孩子对“命运”的观念急剧强化。很容易评价“这就是生活”,很淡定。初读三国时,他叹了口气,想当“大师”。他羡慕刘备在困难的时候“好心”掉眼泪,自然有人舍命保护他,支持他。成为大师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轮回。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我命不好。”它迫使我道貌岸然地宣扬: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因素有很多,出生当然是其中之一。但把出身作为决定因素的是最没有价值的人,主要建立在出身上的社会可能稳定和谐,但一定不是好的现代社会。对了,我也未雨绸缪,说武侠小说很好看,但是也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种是绝世武功的来源,总是来自武功秘籍或者世俗高手,几乎没有新的武功。难道一切都不能靠古代传承,不能根据今天的需求自主创新吗?另一种是很多人成为“英雄”,主要靠的是特殊的出身(父母是非黑白)和机遇(遇到高人、秘籍、绝世武器等)。),他们的经历和成就是不可复制的。建立在这些东西基础上的社会是没有保障的,也是约定俗成的。但是没有用。当孩子后来看历史和经典的时候,“命运”和“出生”还挂在嘴边,很容易用来解释很多事情。毕竟书上说了,衣服要按规矩穿,下面叫家。明黄色或杏黄色,龙五爪或四爪是杀人的东西。我们也讨论过:主要因为忠于主人而被人尊重也是美好的,但是管仲背叛了龚自久,帮助齐桓公称霸?王子和王子会在一起。你更愿意拥有什么样的人?如何看待冯导和兵变?一个人是应该依附国王而忠心耿耿,还是可以自己判断选择一个英明的领主?孩子认可后者,但这样一来,整个古代史的价值不就崩塌了吗?“那不都是错的吗?”儿子问。孔子说得很清楚,“生即是死,富即是天”,《朱子家训》说“保你一生平安,顺境听天”,《红楼梦》也唱过“自古贫已定”。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说,但君、父、夫不能为臣、子、妻所选择,更不能随意以不能选择之事为立命之本。儿子之前知道关于“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哲学争论,接受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现在却遇到了来自血缘和血统的强大挑战。“有命吗?”现在这成了他的一大困惑,也成了我的一大仇恨。三、我的无奈对策启蒙阅读之后,是严肃的四书五经和哲人。除了《论语》有点可读性之外,我觉得让初中以下的孩子读经典和书,简直是笑话。写作的障碍是一个,思考的困难是另一个。大学教授很少有真正懂书、易、礼、德的,所以敢教孩子。哪怕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袁典以后也可以涉足。孩子需要的是能体现传统精髓、符合孩子阅读习惯和喜好的创意写作书籍。我曾经问过美国和欧洲的朋友,他们给孩子读“经典”吗?受访者都惊讶莫名,经典?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人性论?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根本不看。有注解和图片的《理想国》?不要!“他是个孩子!”我的朋友被我的问题弄糊涂了。那你在看什么?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因为孩子能看懂。还有什么?阅读的基本原则是孩子读童书。哲学?没有问题。六本儿童哲学启蒙书和四本儿童哲学智慧书已引入中国。有许多类似的书讨论最深刻的问题:生与死,自由意志,物质与意识,形式与本质,物质,但他们使用生动和孩子般的语言和有趣的插图。基本的人文理念,文化多样性等价值取向都在其中。经济学,政治学,没问题,这些书都有。一些大学教授专门为孩子们写的。他们已经彻底理解了课文的精髓,然后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写出来。他们根本不在乎和坚持形式上的“准确”,也不会以任何方式拘泥于祖辈,所以也不会困于任意发挥,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这就是有基础知识的文化体系的优势。遗憾的是,也许是因为涉猎不够,至今没有找到这么真实的儿童版国学。虽然有这么多古书,但很少是为儿童写的,更不用说“根据儿童的心灵写作”。少数启蒙书完全是写给“微缩成人”看的,连音韵启蒙都是“有性”而不避讳。我老公能说什么?有时候,我甚至会有“宁缺毋滥”的想法。在打好基础(指基本价值观、原则、人生观)之前,除了诗歌、讲故事、玩“飞花令”、“迎春令”等高雅游戏,可能会暂时阻止孩子接触国学。一方面,孩子们对国学基础书籍普遍有所涉猎。另一方面,传统经典中肯定有很多优点,但那些优点,如诚实、不说谎、友善、孝顺、干净、好学、有爱心、刚毅、正直,其实都是人类的知识,几乎所有的文化文明都在强调,并不需要通过中国经典来教育。而那些中国经典中特有的东西,让我不安。夏紫曾问过“巧笑,美目向前,总以为绚烂”的解释,孔子的回答是“事后作画”,适用于儿童教育。正义、公正、自由意志、宝贵生命、尊严、平等都是要素。在朴素的背景上描绘中国文化很好。我想先保证孩子能成为光明、自信、理性、独立、有尊严的现代人,再在蛋糕上加上传统文化的花朵。“事后画”可能不是一个好办法,但似乎是最不坏的办法。所以,唉,虽然我也期待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后的伟大复兴,但现在,还是让孩子多读读“国际获奖小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