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1500字
我一直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没落的趋势,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仕途,都在没落,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不多见的,喜欢大团圆结局。
我得感谢高鹗,他的继任者。虽然他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不管她死了没死,至少她离开了宝玉,这就很好了。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黛玉这样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亡是她的解放,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静静地睡在地下,看着宝玉还在人间寻找出路,我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也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应该相遇,因为生活并不浪漫,生活会把浪漫彻底扼杀。最后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变成了粘在胸口的白米饭。所以,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告一段落,在彼此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但也许你会说黛玉的死很悲剧,一点也不浪漫。在这方面,我不赞成高鹗的续集。也许曹雪芹不是故意的。也许黛玉真的应该流泪证明前面。这样不是更好吗?她为宝玉担忧,为这个知己痛哭。深思熟虑,这样的死亡是高尚和神圣的。然而,高鹗并没有这样写。他最后把黛玉弄得很庸俗,很怨恨,气得死去活来。这不像是我们所认识的那个狂妄自大,自我欣赏的黛玉,倒像是一个在爱情中失意的普通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还是在贾府崩溃之前离开了这个麻烦点,否则,因为她的脆弱,恐怕经不起这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他能给黛玉的很少,更不用说保护和安慰了。他还是一个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黛玉在他身边不可能快乐。
所以留给他回忆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也只能给黛玉几句好话。他甚至不迷恋。看宝钗的命运,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也有人说,宝钗只要宝奶奶的皇位,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有没有天生喜欢孤独的女人?反正孤独一个人生活总是很痛苦的。况且所谓的宝奶奶宝座是不是她拿的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至少宝钗还有住的地方,至少她没有丈夫还有财富,但这不是吗?最后贾府沦落到白地真清净的地步。宝二奶奶这个称号对宝钗有什么意义?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呵护,一个人孤独的活着,孤独的死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怀疑宝玉不是因为黛玉才离开贾府的,不然也不会娶了宝钗。他终于出生了,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倒塌了,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挣扎。其实他的心思全在家人身上,家倒了,一切都完了。什么思想和挣扎都没有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躲避灾难。
想象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煮汤的样子吗?穿着破衣烂衫,穿着裙子,甚至依靠攻击人的救济,那么她当然不能再刻薄和八卦,只能独自哭泣,不是关于爱情,而是关于人生。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打了一个巨大的问号,黛玉还能一如既往地爱宝玉吗?我不这么认为。恐怕要淹没龙王庙了。然后宝玉最后受不了家里的压力,离开了,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活不起。黛玉也是如此。
还有一种可能是,如果贾府能重整旗鼓,桂兰齐放,戴宇,宝玉依旧过着他们的幸福日子,多年以后,宝玉可能会突然发现满脸皱纹,然后他会发现身边的袭击者像赵姨娘,然后爱情在岁月中逝去,然后宝玉会回忆起那个圆润光滑的宝贝妹妹。
其实爱情是很短暂的。至少这种交叉的爱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杰克之于罗斯。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记忆,但不是唯一的。
读范的《红楼梦》
看完红楼梦,心里有一丝伤感。忽然觉得秦对凤姐说的话真的很有道理:“满月是亏,水是满。”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安全”。就像这个朝代,总是从前期到鼎盛再到衰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秦始皇统一了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六国。身边的小事也是如此。人生总有顺利和黑暗的时期,所以生活给人的感觉是风味十足...有些人常常觉得生活很悲惨,但没有它,又怎么能感受到成功来临时的快乐呢?如果一个纨绔子弟只知道寻欢作乐,至死方休,他会在死前后悔的。“人生苦短,我还是无所事事。”。我家没落了不是坏事。在我死之前,我至少可以说:“因为我过了这种孤独的生活,所以我的生命没有白活。”
说到平庸,我这辈子就死定了。你要问,名利。我记得印石在第一时间写的“好歌”。“世人皆知神仙好,功名不能忘;过去和现在会在哪里?荒地上的一堆草不见了。大家都知道神仙好,唯独金银忘不了;最后我只恨相聚,却久久闭眼。..... "很认真,就像成名一样。没得功名,就不用死。最后还是得死。下辈子,谁管你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且不说别人“问古今领导还能不能存在?”只是一个空洞的名字和来自后人的尊重。“不用客气,尊敬的话,从古到今,那些著名的贪官和奸臣,吕不韦、秦桧、吴三桂、鳌拜...也是千古名篇。其实他们的聪明,勇敢,不畏命运的勇气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命运终究还是安排他们残忍。死讯带来天地欢呼,人死后被骂。这是他们的悲哀,也是那个社会的悲哀。这是正义与邪恶的标准吗?
其实正义和邪恶的标准还是很模糊的。我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只能说他们树立了不科学的人生观。”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一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耻。也许他们就像楚庄王,沉迷酒色三年,别有用心。也许我们只是让历史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虽然可能性极小,但也不能排除这种想法。毕竟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没有办法考证...
我真的很欣赏他们对上帝和命运的无畏。即使在当今社会,又有谁能真正不满意命运的安排,并向它挑战呢?想想社会上,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圣人神仙出现,把他们从危难中解救出来,似乎比这些贪官奸臣要少。
那这些贪官汉奸犯了什么错?失败在哪里?-我想是的。我想得不够久。就像吕不韦,如果他得到了王位呢?可能我会觉得更空虚,最后会死。“真可笑。到最后都是在给别的姑娘做嫁衣上!”
所以什么都不要做,毕竟你还在给别人做嫁衣。
其实你也不能这么想。这辈子,很多事情都是无奈的。我个人认为,人的一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活着。”什么都不做怎么活?一切都是有代价的。你学习并找到一份好工作。你为生活所需的钱而工作。钱让人过得好,你离不开钱。我突然想到,有些人认为前者是肮脏的东西,就是肮脏的东西。为什么要用?就算是肮脏的东西,为什么需要靠他生活?我不认为钱是肮脏的东西。钱只是一个对象,用钱的人不堪,所以可耻。“名利”只是一种交换金钱的手段。
在生活中,只要赚钱就想活下去,腐败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把别人应该付出代价得到的东西据为己有。如果用正当的方式让自己活得更好,没什么不好。就算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很豪华,那又怎么样?这是花了代价买的,付出后赚的,一点一点赚的。这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舒服,奢侈是自愿的。没毛病。所以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赚钱。如果总想着给别人做嫁衣,那就根本不要活。毕竟只有少数人能享受看破红尘的人生。既然有很多东西你放不下,那就不要放不下,浪费时间。“圣人”也需要“凡人”的里子。
我对《红楼梦》的结局有很多不满,但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后抱憾而死,贾宝玉出家为僧,你觉得怎样的结局才是完美的?”的确,我对对方的死非常不满。对方也是一个叛逆的角色,整天只想展示自己的才华,违背了“女儿无才是德”的古训。
文章中对对方的才华毫无疑问。我真的很佩服她,很佩服她的叛逆。但是她为什么不能反叛到底呢?贾母一直爱着她,尤其是宝玉。他们想结婚,但贾母不一定反对。她不去争取,反而自寻烦恼,气得不行。仔细想想,她总是疑神疑鬼,就算嫁给宝玉,也难免会生气。冯又不是能借酒浇愁。她怎么能和贾母有这样的嘴?她的实力如此微薄,终究不如贾府里的宝钗受欢迎。
宝钗是个圆滑讨人喜欢的人。最后她摆脱不了父母的指使,嫁给了宝玉。最后她一个人生活,不免让人有些惋惜。"金钗被埋在雪中."除了宝玉,他终于看破红尘出家了。出家真的是最好的结局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世界就会变成僧侣。这个想法太极端了。“你死了,我就出家。”它预示着这一切,仿佛一切都是固定的,无法改变。我不满的是,包和戴还是逃不出命运的束缚。那人又对我说:“宝玉,出家不是为了黛玉。宝玉不出家还能做什么?去追名逐利?”是的,从精细度来说,这是宝玉最好的结局。
他已经失去了名利,这对他来说不算什么。追名逐利,让历史重演,看你的后人再演一遍这个《红楼梦》?他似乎没有摆脱命运的束缚,但命运再也束缚不住他了。他不是为对方出家,而是为自己。不同于世俗,他无忧无虑,看破红尘。那人还对我说:“和尚分两种,一种是逃避,一种是面对。”我想逃避的是“看错红尘”,但我面对的真的是“看破红尘”。
我觉得红楼梦不是爱情小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不是中心故事。但是,这种悲惨的失败确实是整本书的主要线索,我们无论如何也对这两个人的结局深感遗憾。
写了一个大家庭由盛转衰的悲壮故事。
范文三的《红楼梦》阅读思想
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金陵十三钗》独具特色和魅力。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晴雯的性格特点。
“霁月难逢,云易散,心比天高,为贱。浪漫灵巧让人叫苦不迭。寿多因谤而生,多情子空。”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曹雪芹先生对晴雯的态度。曹雪芹先生认为她在天之灵,人品非常难得,光明磊落。她会因为周围环境的黑暗而死去,说明曹雪芹对她的基本态度还是积极的。
即使曹先生偏爱这个高傲的奴才,他在笔下还是写出了她很多的过错,当然也有很多是导致她死亡的原因。
首先,在很多书里,为了赞美这个有叛逆思想的奴隶,会把她描述成一个先进的战士。其实是什么呢?她真的像大家说的那么体贴吗?错了,她充其量就跟宝玉一样。一方面,她意识到这种看似安逸的生活其实压迫着像他们这样的人,但另一方面,她又离不开这种生活。她只能执着于这种生活,离开这种生活,回到一个贫穷的家。她也像刚开的剑兰被送进猪圈一样死了。
其次,她真的是奴隶吗?当然不是。虽然地位卑微,没有父母被卖入贾府,但被老太太包养,还能把哥哥介绍进屋。后来她跟着宝玉,宝玉也是屋里数一数二的大姑娘。在贾府的金字塔结构里,这个大姑娘其实是继老爷之后的二老爷。什么是奴隶?在大观园里,有地位比她低的人,比如女人,老太太。甚至在弘毅的花园里,也有一群被他们送来的小女孩。这种大姑娘有时候权力很大,可以代表主人管教她。如果说她的主人欺负她的奴隶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无奈的话,那就是她们互相竞争的悲哀。有一次,晴雯惩罚那个摔东西的小姑娘,先捏她一把再用簪子戳她一把,最后一句话就把她踢出去,弄得别人无可辩驳。中间小女孩错了,却是晴雯。
第三,晴雯真的不爱宝玉吗?在我个人看来,她是有爱的。你看,她总是和袭人吵架。虽然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她不喜欢袭人,难道这里面就没有嫉妒吗?阿隆说“我们”,她抓住不放,冷嘲热讽了一大堆。她还讽刺了麝香月亮。她从妻子那里拿到两件衣服时,看不到马斯克·穆恩的笑容。可是,过了几次,她又抢着送东西,说要去“给她好看”。宝玉给麝月梳头,麝月躲在门口偷听。其实她一直都在关注这个宝玉,关注和宝玉亲近的女孩子,比如小红和宝玉,稍有交集,就被她粗暴地打断。她曾经笑着说“没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因为她一直在关注!但晴雯是个有骨头的奴才。她不想卑微地爱一个人。她总想和宝玉平起平坐。她不可能像袭人那样卑微地爱一个人。她有自己的特点,有点像野蛮女友,漂亮但不温柔。袭人曾笑宝玉“天天没有她硬话我过不去”。显然晴雯欲擒故纵的手段还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野心。晴雯能有什么野心?再怎么抗拒,她能知道抗拒什么吗?她茫然的挣扎着,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奋斗。她期望什么?平等?什么样的平等?她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富裕国家的女孩。她被宠坏了。如果离开这个富饶美丽的地方,她能做什么?很大程度上,她不知道抱怨什么,争取什么。她知道自己卑微,不能和宝玉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她想那样。她最高的目标只是成为一个小姐,和宝玉谈一场平等的恋爱。她的悲剧是因为她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心太高,永远无法像袭人一样快乐,所以一直痛苦。
第五,晴雯的人际关系。晴雯为什么会落得那样的下场?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极度失败的人际关系。她找不到上级的亲戚很正常。即使是现在,大多数人也不喜欢这种固执的人。她也得不到下属的好感。她喜欢欺负别人。她看不起比她卑微的人,事事带头。所以事情一旦发生,一群人起诉她,最后被扫地出门。在我看来,这真的不如袭人,袭人远比她好交际。
我是一个穷书生,很多表达总是不到位,有些观点极其肤浅。你要把官权当成饭后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