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去世感想

静静的 缅怀钱老 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钱老在平静中走完了他不平凡的生命征程。初得知他逝世的消息,心情很复杂,钱老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他奠定了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的辉煌成就,对我们而言,他的离去是遗憾;钱老亦是著名的爱国人士,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他的坚定勇敢,也不断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学生,他的离去是叹息。思绪重新回到1950年,钱老听闻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开始争取回归祖国,美方屡屡阻挠,甚至不惜动用监视、扣押、拘禁等非法手段,乃至生命威胁,就连当时美国海军部长金步尔也直言不讳:“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对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后来,海关又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美方硬说里面有机密材料。其实,在打包之前,钱学森已交他们检查过。美国检察官再次审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后,证明他是光明磊落的。所有的手段都黯然失色于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美国人应该对一百多年中国人民的革命史不陌生,他们可以惊叹一个他们陌生的民族积蓄起的凝聚力,唯独寻找不出这股力量的来源,也理解不了自由宽松的美国氛围为何留不下一个钱学森 。——任何强烈的爱国心爆发出的力量是任何其他可创造出的能量都难以匹敌的。爱国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缅怀的不一定是他们为人类在不同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更看重他们的做人的本质,这种本质的第一条就是:爱国。这或许是奉行自由、民主的西方世界所鲜谈的。当然不是说老外不谈爱国,任何精神能溶化在血液里,保存住成为一个民族的心理品质,表现流露出与之匹配的气质,那是任何民族都极力追求的。  由于钱老逝世噩耗来得突然,遗憾不谙熟精通钱老的科学贡献,和季老(季羡林)的学术成就略知一二相比完全成为了一个门外汉,但大师前辈的人格力量,鄙人自觉还是深受影响与启发,这是传统道德感染力在传承、延续,生命本就是一柱香,燃尽前星火霎时的跳动仿佛在有意识为即将逝去的一生做一个了解,所谓术业有专攻,也许大多数人都会受制于潜质、能力、环境等因素的干扰,难以在事业上像大师那样造诣深邃,但有一种无声的暗示却是不分彼此而***有,无时无刻我们不在暗示自己不能没有清晰的国籍,不能没有归宿。直到现在,任何中国人都一直保存、恪守着这样一股民族情结。 再次望着钱老的面容,微笑是那样和蔼可亲,平静中亦流露出坚定、自信,那是真正中国人的坚定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