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的《以人民的名义》
爬到更高的位置,掌握财富和权力,成了祁同伟唯一的目标,以至于最后执法压弯了腰,走向了死胡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评价祁同伟的时候,有人认为出身卑微的祁同伟其实很可怜,某种程度上很有同情心。或许是被这种观点所感动,其他人立刻发声:祁同伟罪行严重,人民不欠他一个副省长。
其实这只是换个角度观察问题而已。前一种观点并没有为祁同伟开脱,只是从更广阔的社会学视角来看待祁的命运。人民不欠祁同伟一个副省长,我相信;但是,现在的社会不欠穷人家的孩子一个公道。你相信吗?
如果一个社会只知道惩罚,那么它只是一个平庸的社会,要被惩罚的人或事会层出不穷;这个社会在惩罚的同时,如果能多思考多反思,就会有良知,就有可能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祁同伟有罪已定,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他的自裁为法律完成了任务。这个没有异议,就先放一边吧。我们来看看祁同伟的成长之路:
祁同伟在大学里很优秀,这是从省委副书记高和他的妻子吴先生的谈话中透露出来的。学习成绩优异,作为学生会主席,就因为不同意大他十岁的梁璐的追求,齐同伟被梁璐的父亲送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镇,他当时身居高位,是省政法委书记,而当时其他同学都被分配到了省市甚至中央的好单位。这个时候,公平在哪里?
梁璐被骗了,怀孕了,流产了。当她需要找一个男人来弥补感情上的空虚时,她爱上了祁同伟,一个英俊、单纯却又贫穷的男人。这个时候,良心在哪里?
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祁同伟加入了缉毒队,在一个贩毒窝点中了三枪,险些丧命。立功后,祁同伟信心满满地准备去见陈阳,但梁璐的父亲以爱惜人才为名,执意留在当地。这个时候,哪里来的同情?
当祁同伟发现奋斗依然无法扭转命运时,他选择了暂时屈服。在汉达大学的操场上,当着许多师生的面,他向梁璐下跪。此时,祁同伟跪下与其说是为了梁璐,不如说是为了梁璐的父亲,更准确地说是为了权力。这个时候,尊严在哪里?
有人说,从祁同伟跪下的那一刻起,热情的祁同伟就已经死了。从他站起来的那一刻起,对权力有着无限追求的祁同伟就诞生了。被权力无情碾压过的人生,对权力最深的印象既不是恐惧,也不是仇恨,而是欲望。渴望权力成了祁同伟未来唯一的梦想。
在读书会上,荆州市公安局局长赵东来告诉陆一可,侯亮平向齐同伟借了一本书,其中一本《田驹》是齐同伟最喜欢的书。小说中的主人公不服命运,拿自己当棋子,和神仙下棋,最后以生命为代价赢得了神仙。鲁还能说这个价格太高了吗?对于赵东来说,不敢赌的人是没有胜算的。
赵东来说话的语气很平静,但对我来说,“赢了半边天”这几个字却惊心动魄。这个“日”是什么?这是权力,这是强大的,这是一个等级社会。在祁同伟看来,他的奋斗无异于与神下棋。他别无选择。哪怕赌上一命,也要“赢一天半。”
有人很欣赏侯亮平。其实在我看来,反贪局长是全剧最搞笑最缺乏公信力的。当然,他鄙视祁同伟这种附炎倾向和心计。但是,他有没有和祁同伟一样,告诉大家他是汉大的高材生?为什么齐同伟被贬到一个偏僻的乡镇司法所,在韩栋只干了不到两年,就升到了北京最高检?他的妻子钟年纪轻轻就成为中纪委的局级干部?虽然剧中侯亮平夫妇的背景被刻意模糊,但看看侯亮平在大刀阔斧的反腐,再看看他和顶头上司、检察长季长明、导师高,甚至省委书记沙瑞金说话时轻松自然的态度。你天真的以为侯导演是靠着汉达高飞侠这张头号牌才走到今天的吗?
可以说,侯亮平走过的路,祁同伟一辈子都走不到,祁同伟很清楚这一点。侯亮平可以自由行动,祁同伟只能跟风;侯亮平能和领导谈笑风生,祁同伟在高姬叔面前只能唯是从;侯亮平不一定要讨好陈衍诗,但齐同伟想通过陈衍诗和新来的省委负责人谈一谈。所以,就像跪在汉大操场上一样,挖菜地让齐同伟再次“卑鄙”。陈燕石夫妇陪沙瑞金出去的时候,陈燕石只是随口对祁同伟说了一句,干完那活就回家了。
堂堂的省公安厅厅长,手里拿着铁锹站在菜地里,眼睁睁的看着三个人离开!
可能有人会觉得祁同伟对自己的上位没有自尊。其实你有没有想过,齐同伟这个努力学习上进的穷学生,曾经也是一个毫无自尊的汉大青年?缉毒时勇敢冲锋,身中三枪,差点丢了性命的警察齐同伟,曾经是诺诺唯一的人吗?如果说后来祁同伟失去了尊严,那是从他在汉大操场上跪下向梁璐求婚的那一刻起。
人在屋檐下怎么敢不低头?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朱自清一样饿死站在风口浪尖,也不能要求齐同伟和省政法委书记在公安队伍里尴尬一辈子,因为形势比人强,尤其是对于齐同伟这个一贫如洗的儿子。
被强大的力量碾压过的尊严,即使重新拾起,也早已千疮百孔。后来齐同伟一心想往上爬,绞尽脑汁争取副省长的位置,为了权钱犯法,甚至杀人,最后走上了不归路。悲伤比心死更可怕。对于祁同伟来说,他的尊严在当年的汉大操场上已经死了,活着的只有当初祁同伟的尸体。对权力无止境的追求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
侯亮平曾经说过,蔡成功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其实这个说法对于祁同伟来说更准确。试想一下,如果祁同伟和侯亮平,陈海和陆一可有同样的背景会怎么样?或许反腐英雄是祁同伟。但是上天没有给祁同伟那样的家庭,他只能拼命往前冲,希望有一天能通过努力证明自己并不比那些优秀的人差。所以有人说,祁同伟本可以是侯亮平,只是因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
相对于侯亮平经常说起齐同伟时不屑一顾的语气,赵东来对陆一可的话着实点出了齐同伟的性格特点:不要说这个齐主任骨子里是个很硬气的人。没错,看似阿谀奉承,毫无尊严的祁同伟,其实是一个内心不服命运的人。他相信人定胜天,想“征服半边天”,但最终在命运面前彻底溃败。
在这里,我无意为祁同伟开脱。祁同伟违法了。即使他不自杀,也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祁同伟的错误在于,他本来是权力的牺牲品,后来却试图通过夺权把别人的命运控制在手心里。这是祁同伟最大的悲哀。
在一个上升通道极其狭窄的社会里,穷人家的孩子就像弱小无助的小草,任何一阵风都能把它腰斩,而这一阵风,有时只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打个喷嚏。梁璐和她担任省政法委书记的父亲,可以像如来拨弄孙悟空一样,把祁同伟的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使他不得不放下尊严,向他们低头。所以要客观地分析祁同伟最终走入恶的泥潭,而不是简单地谴责和唾弃他。
为什么很多人同情祁同伟?是因为他们从祁同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确实绝大多数穷人家的孩子都是善良守法的。他们没有祁同伟的地位,也没有祁同伟膨胀的欲望,不会像祁同伟一样走向犯罪的角落。大多数情况下,尽管受到种种不公平待遇,但他们要么忍让,要么曲线救国,在法律和社会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做一点离经叛道的变通,仅此而已。然而,这能抹去他们在人生奋斗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阻碍吗?
齐同伟死了,但是穷人的孩子还活着,不公平并没有因为齐同伟的死而消失。这比祁同伟的《罪与罚》更值得我们思考和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