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信会落得身死的下场,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韩信是汉朝开国三大功臣之一,也是刘邦最为得力的军事助手,为汉朝开辟立下顶天立地之功。但功勋卓著的韩信,最终却被吕后杀死。他之所以死于非命,根本原因是失去了刘邦和吕后的信任。从韩信之死,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大丈夫做事必须当机立断,才能抓住时机,如果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必将吃大亏。
一、韩信之死的经过
汉朝开国之后,韩信因为功高盖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来又改封为楚王,但一件事的发生,使得刘邦与韩信之间关系骤然紧张起来。韩信昔日有一个好朋友叫钟离昧,项羽失败后,钟离昧遭到刘邦的追捕,东躲西藏无地容身,走投无路之下,前来投奔韩信,被韩信收留。
刘邦知道后很不高兴,认为韩信对自己不够忠诚,于是声称要到云梦泽召开军事会议,要韩信前来参加,试图乘机捕杀韩信。韩信见势不妙,急忙杀了钟离昧,向刘邦请罪。刘邦饶了他的性命,但把他贬斥为淮阴侯。
韩信从此闷闷不乐,自知不被刘邦信任,处境危险,于是又和大将陈豨密谋造反。陈豨果真如期举兵造反,但韩信事到临头却犹豫再三,最终没敢动手。结果刘邦亲自带兵出征,平定了陈豨叛乱。韩信担心自己与陈豨阴谋暴露,再次暗中联络人马准备造反,但还是一再犹豫。
吕后精明过人,察觉了韩信的阴谋后,采纳萧何的计策,把韩信诱骗到长乐宫中杀死。
二、韩信之死的启示
韩信的军事才能远胜于刘邦,在汉朝军民中的影响力也不逊于刘邦。因此他若想造反,还是有很大把握成功的。毕竟刘邦这样的主公,最擅长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把戏,韩信这样的大功臣迟早会遭清除。
但韩信却每每到关键时刻,就会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以至于错失良机。当初楚汉争霸时,他手握十几万雄兵,谋士蒯通就劝他自立为帝,但韩信却犹豫一番后没敢动手。陈豨造反时,他也可以抓住时机与陈豨里应外合,但事到临头又犯了嘀咕。一而再再而三优柔寡断,最终错失良机,成为他人俎上鱼肉。
因此韩信之死启示人们,大丈夫做事就应该当机立断,否则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会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