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的人的散文
直到走出阳义轩,我才看到他们。我不想说再见,只是默默地环顾四周,看着这个优雅安静的地方,再看着慢慢走远的背影,我暗暗祝你一路平安!
在这个灯光昏暗的阁楼里,随处可见禅意。右手边整齐地摆放着形状各异的木椅,墙上挂着竹帘,就像刚才的饭盒,让人感觉恍如隔世。
任性的盆栽爬上了墙,遮住了一半明亮的灯光。一排红灯笼被灯光照黄了。高高的、精致的、圆圆的、桶状的、半圆形的花盆把二楼围得水泄不通,仿佛这是他们的自由之地,我们就是不速之客。
喝完最后一碗椰奶西米就走了。起床的时候,我有些舍不得。除了古色古香的桌椅,平和慈祥的白玉观音,一台老旧的相机,一个可爱的莲花屏风,一个非常雅致的茶几。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有非常精致古雅的布局,有的是菩萨画像,有的是名人字画,还有各种印有佛语的茶杯茶具。
如果我的胃还没有抗议,我会仔细看。
当我们中的一个人坐下时,我们发现桌子上有一盘水果。我们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这个水果盘,才确定它可以食用。
长方形的大白瓷盘上只有一点水果。一个小蓝莓,一个樱桃,一个火龙果,一个橘子和半个葡萄。这些水果排列得像一幅画,让我们坐下后不敢动手,不知道它们是否可以食用。后来经过一番打听,才知道是餐前水果,于是就粗暴地对待了。
一开始拿筷子,觉得有点不合适。后来,我看到旁边有两把小叉子和小勺子。看看周围,大家都在用叉子吃水果,我赶紧放下筷子。有点惭愧,这素食桌上的文化很深。
水果瞬间被我们一扫而光。等了一会儿,菜终于端上来了。
我最喜欢的第一道菜是紫米布丁。方形塑料杯里只能看到白色的布丁。要不是那两块绿薄荷,就像一块白玉豆腐,光看着就赏心悦目。
这次学聪明了,换了个小勺子。尝一口这美味的布丁,越往下挖,越能看到小紫薯。好吃!如果这些甜点都是这样,我就能满足了。
我想是时候吃完甜点上菜了。没想到第二条路一个个都拿出了大盘子。大盘子里只有两小块炒蘑菇,上面还有一点酱。炒蘑菇旁边有一朵紫色的花。从花开始,画一个红圈。圈下面放着一把绿色的配菜,盘子左端放着一个火龙果。
这道菜分两份吃,只知道是画,不知道是什么。
下面的菜越来越新颖精致。每次的盘子都不一样,有花形的,圆形的,圆形的,长方形的。我想知道我是在吃蔬菜还是盘子。似乎我对盘子更感兴趣。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盘子比蔬菜漂亮。每个大盘子里只有几个菜,比如薏米炒豆腐、辣椒炒蘑菇、南瓜炖蘑菇汤、咖喱炒饭、莲子炒蘑菇...每一道菜几乎一口就没了。那个主食用的时间最长,因为小米饭太硬。让我们慢慢地吃它,以免被吞下。
我最满意的是最后一道菜,一碗椰奶西米。这道菜很饱,要吃好几口才能吃完。毕竟我还是喜欢甜品的。
少林寺的饭局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我们昨天和几个文学朋友出去玩,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
昨天是我第二次参加读书俱乐部。这次能够全家一起送,也要感谢活动的组织者宝哥。每周的文学朋友交流活动仅限于观光,不用交作业,不用考虑其他费用。一开始,我觉得不可思议。不知道是谁在策划这样的活动,出于什么目的?
昨天听完,终于明白宝哥的无奈和初衷了。他平时按部就班参加工作,没有时间参加作协组织的活动。他只能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学朋友,在青山绿水之间拜师学佛,为自己的灵魂寻找一个栖身之所。这就是他安排素食晚餐的原因!让身心一起放逐山川,远离尘世喧嚣。
宝哥,我们文学新人给他起的一个亲切的名字,来源于其他前辈给他起的名字。入乡随俗!
宝哥虽然很少出现在一些公共场合,但却是平日里最勤奋、最热情、最有成果的文艺前辈。
红包最大方,随笔最大胆,报刊上最常见的枪哥,很像武侠小说里的侠客地主。看他瘦长的身材,说他是战士有点夸张。我只能说,他是主人!那种接纳人才,乐善好施的楼主,专门做好事不留名的大人物!
昨天我们去了七里寺、友邦创意园和少林寺。
这些年来,我们去过无数地方的寺庙,却从来没有去过尼姑。到了七里寺,看到住持是老师,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尼姑。
这里的尼姑会不会是以前的同事说过年无处可去然后我留宿的地方?泉州哪里有尼姑?这是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这个地方不大,随便逛逛就行了。在里面,我们看到了清末民初书法家曾舟题写的一幅石刻对联:德将灭天下于当下;人们从这个地方学习很方便。这幅对联嵌在沧桑的石墙里,不起眼。
这个不太出名的小庙,却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是北宋宰相韩琦出家的地方。它创建于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成名于北宋景德镇时期。
目前,七里庙仍在重建中。看到大规模的重建工程计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重新焕发光彩。
当我走出尼姑庵时,我还在想妙渡大师刚才说的话:佛教徒进寺时必须烧香以示诚意。在此之前,我一直相信佛在我心中,只要心中有佛,烧香不烧香都无所谓。现在她这么一说,占据我内心多年的想法有些动摇了。
第二站,我们去了草浜水库,也被称为友邦创意园。
这是一个观光和健身的好地方。除了欣赏美丽的风景,你还可以在这里游泳、烧烤和钓鱼。是一个适合亲子活动的休闲场所。
我们到的时候,天色已晚,但还是很吵,到处都是热闹的景象。游泳池里,只有大大小小的身影像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渔区人不多,却看到渔民拿着长长的鱼竿静静地坐着,等着鱼儿上钩。水库很大很深,没有鱼的影子。我听说这里有很多鱼,但是我们不相信。
虽然水库周围都是铁丝网,贴着告示:水库内严禁游泳。然而,我们已经看到许多人开车在这里游泳。明知道做不到,有些人就是这样铤而走险,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我们绕着水库走了一大圈,一路上停下来有说有笑,三五成群一起走,来来回回,却没有一个人走散。
游览后,我们去少林寺吃晚饭。
走累了,到了少林寺天已经完全黑了。快速游览后,我们直接去了阳逸轩。
一顿用心独特的素食,颠覆了我对素食主义的偏见。原来我们平时吃惯了大鱼大肉。其实在内心深处,我们更渴望吃一顿不需要吃饱,只需要足够营养清洗肠胃的素食。
经过昨天的事,我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白莱美这么喜欢在山寺附近转悠了。原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们与佛的缘分,也许是一种注定的福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