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事务随笔

1,父亲坐高铁

过年了,父亲正从千里之外的南方赶回家。刚下火车,爸爸就对来接他的妈妈说:“我被打死了。”妈妈说:“我告诉你走的时候多带点东西。不去外面逛,就不听。这不是,被杀了吗?”

每次爸爸出去工作,妈妈都会买很多东西,比如吃的喝的,穿的,放在爸爸的蛇皮袋里。爸爸深深吸了一口烟,说:“我哪里买了杀人的东西?”我从张贵那里买了一张火车票。“爸爸请假去车站买票回家了。等了十一二个小时后,他终于到了窗口。售票员递给他一张高铁票。原来爸爸平时坐的火车票早就没了。爸爸说着,拿出一张票,挑了一张高铁票递给妈妈。

哎,原来爸爸是“被高铁带走的”。

爸爸刚出去工作的时候,都是开着没有空调的廉价车出去的。12、3个小时从北到南,只花了几十块钱。当没有空调的车换成有空调的车后,爸爸出门的车费一下子翻了一倍。

我记得有一年我父亲开着那辆没有空调的车回家。本来下午三四点就该到家了,可是直到半夜十一二点,没有空调的火车才开来。爸爸说,公交车到了一个车站,车上人太多,火车开不动了。警察把一些乘客从车上拖下来,就像城管对待小贩一样。当时爸爸像老鼠一样溜进了卫生间,也没能幸免。爸爸不能直接换乘另一辆车回家。妈妈看到她已故的爸爸,半心疼半生气,说:“买卧铺票不行吗?”爸爸笑笑,一点也不在意,说:“卧铺贵。”

爸爸跟着妈妈,一前一后走回家。爸爸嘟囔着,“上海有高铁,北京有高铁,广州有高铁,苏州也有高铁。听说我们家也要建高铁。”

爸爸满怀惆怅,担心家里有了高铁,自己会被家里的高铁“抓住”。

2.父亲外出过年了。

在外地工作的爸爸给妈妈打电话:“过两天就放假了。”爸爸在电话里非常激动和兴奋。

但是家里的妈妈说:“你还是回家吧!”“原来,爸爸感冒了。妈妈说快过年了,我哥,我嫂子,我不到一岁的侄子这次都要回家过年。天寒地冻,爸爸回来了。如果他感染了他们呢?

爸爸所在的城市,一个小感冒,没有三四百块钱是送不走医生的。爸爸感冒了。挂了两瓶盐水后,他再也没去看医生,而是去药店买了几个版本的感冒药吃。爸爸吃了半个多月,感冒没好没坏,还流鼻涕流眼泪。妈妈不让爸爸回家过年。

爸爸放下手机,把早收拾好的行李放回原处。爸爸的手机响了。是妈妈打电话给爸爸的。

爸爸问:“有什么事吗?”妈妈让爸爸回家过年。妈妈说:“我问了个人,家里熏醋,感冒都不行。”谁知爸爸在电话里说:“我感冒了,吃药不管用。抽醋也没用。”妈妈说:“没关系。”爸爸坚决不回家。爸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我活了我的小孙子,我这个当爷爷的就要遭殃了。”爸爸说他一个工友攒了一辈子钱,老婆生病住院,一个月都不够。

妈妈问爸爸:“你为什么一个人过年?”爸爸一点都不在乎。爸爸说:“我有个工友不回去了。”爸爸说,这个匠人的妻子几年前去世了,这个匠人一直在厂里过年。爸爸说:“这个工人什么都有,锅碗瓢盆都是现成的,我可以和这个工人一起过年。”

妈妈听到爸爸这么说有点难过,就说:“人家在外面过年都没有老婆,你却……”妈妈没有说下去。爸爸说:“我出去打工就是为了多挣点钱。我回家和我的孩子住在一起。这不是白干吗?”明白人不做傻事。“爸爸还是坚持不回家过年。妈妈在哪里?或者坚持让爸爸回来。

然后爸爸说:“妈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爸爸的故事是,一个人刮了一点胳膊,第一个医生看了,就涂了点红药水。第二个医生呢?一会儿尿检,一会儿抽血;一会儿CT,一会儿乙肝两个半。最后医生说:“留院观察,等结果。”爸爸讲完故事,问妈妈:“院长知道这件事。你说院长会怎么说?”妈妈想都没想:“院长一定要骂第二个医生,‘你好黑心’。”爸爸说:“你说得不对。院长拍拍医生的肩膀说:“记住一次出色的工作,然后加薪。””妈妈张着嘴,半天没说话。爸爸在哪里?我把省下来的车费和工资一起寄回家了。

我们收到爸爸从外地寄来的汇款单。汇款单上有一句话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等我不感冒了,我就回家陪你过年。”字迹歪歪扭扭,一看就是爸爸写的。

但此时,2008年已经过去好几天了。

3.父亲卖梨

砀山酥梨闻名全国。皮肤黄黄的,瘦瘦的,好像很油。咬一口,甜甜的汁液就顺着吵架流了出来。吃着这又大又甜的砀山梨,我就想,什么时候能去砀山?去年来商丘打工,正好路过安徽砀山。

车上有个卖砀山梨的人。它不贵。一元一包。二话不说买了一包。街对面一位老人说:“他卖两包一美元。”然后我就开心了。老人说他是砀山人,砀山梨根本没有主人。他家有六亩梨林,梨只要400多元。但是喷梨树要800多块钱。这还不包括梨树的肥料。我们给那里的庄稼施肥,不是尿素就是碳酸氢铵,他们给梨树施肥是豆饼掺复合肥。一年施两次要花很多钱,每次每棵树重十公斤左右。受精继续进行,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如果要挂果,一般要每半个月给梨树喷一次药,以防蛀虫和霉变。电视台说这个农药好,那个农药好。果农相信自己听到的,根据电视上说的去买。家里用的时候还是有虫子,水果还是烂的。前几年说农药是假的,有一半是有用的。现在电视上推荐的,连10%的效果都没有。果农喷的药不管用,又喷了一遍。结果还是不行。季节不等人,果实随风生长。防控期过后,果农想尽办法,也做不出又大又瘦又嫩又多汁又甜的果子。果大如鸭蛋,真是幸运。以前农药多少有些效果。砀山酥梨大丰收,远销国外。农药含量超标,人家不要了。市果汁厂捡了个便宜,把砀山梨榨成果汁,大赚了一笔。现在呢?果汁厂说不收砀山梨的东西。原来是果农送的水果有点皮厚的酸肉渣。果农忍不住让果子落在树上。我也从老人口中得知,砀山梨园在金秋时节已经变成了* * *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人摘落在地上的果子,甚至树上的果子也没有。外人想占小便宜,没人管,更不用说打电话110报警,把你抓进监狱。砀山附近的夏邑、单县有人知道了,就踩着三轮车去摘掉在地上挂在树上的果子。时间紧迫,他们就把三轮车装满了。砀山果农看不看。砀山附近的一些人提前按照需求过上了* * *的生产性生活。

农民的“三费”早就取消了,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农业税政府也没有收,甚至还有每亩几十块钱的补贴。但是,农民的生活依然艰难。老人说:“我把梨扔到猪圈里喂猪,孩子们埋怨我没事干,说在外面花钱少,假药减产造成的损失补上了。”

没有抱怨,没有委屈。老人说,他的几个孩子都出去打工了,一个月能有一两千元的收入。不需要买食物和水果,孩子打工赚的钱足够花。难怪老人一上车,满是皱纹的脸上就挂着笑容。

4.父亲被偷了

有个老父亲,姓张。不熟悉他的人都叫他张老汉。张老汉70多岁了。他女儿结婚早,儿子结婚早,但他每年给女儿和儿子各送一个月饼。中秋节前,他和妻子把月饼分成两份,20个女儿,20个儿子。媳妇问婆婆:“他大姑给的?”他大姑指的是张老汉的出嫁女儿。但是,张老汉的媳妇是百分百的啃老族。到了张老汉家,见有肉有酒,实在没什么可拿的,锅上的葱蒜也没放过。

张老汉的老婆平时怕媳妇,马上就要中秋节了。更有甚者,她不会亲亲藏藏。她说要给女儿送月饼,她怕跟媳妇生气。她只是简单地说:“今年我没给他们。”赵本山通过卖车和拐卖骗过了魏凡。张老汉的媳妇比魏凡的媳妇好。一百个人都不相信婆婆。婆婆前脚走,媳妇后脚叫大姑。结果婆婆的话立马就露馅了。媳妇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好个老家伙!他送女儿东西怕我吃醋,却不承认?去和她算账。”婆婆在事实面前知道自己错了,也说不出什么。张老汉说:“我不偏20口之家。”媳妇还是不依不饶:“你不偏心,你怎么不承认?你偏心!”指着张老汉的脑袋。张老汉气得浑身发抖,最后还是和老婆一样振振有词,制止了。

人说一纸空文,过去就没事了,但媳妇是个规避风险的人。见了公公婆婆还要问是非,争长短,这让张老汉夫妇不敢回家。看到媳妇就躲,听到媳妇就跑。张老汉和老伴整天如履薄冰,如坐针毡。

有一天,张老汉偷偷回家拿东西,眼前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媳妇翻遍了他的房间,他的存款13000元一直在她手里。张老汉和老伴帮忙种了几亩地。种完地,他们上街收破烂。这一万多块钱是他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张老汉急了,不管老幼关系。他上前拉住儿媳妇的手,眼泪夺眶而出,拉着拉着。不管老张曼怎么央求,他媳妇都紧紧攥着钱。我们该怎么办?此时,张老汉真的觉得自己不应该天天被叫,自己好像陷入了绝境。张老汉在外面捡破烂,没见过被偷的东西。力气大的人会抓住小偷。如果你很虚弱,你会大喊大叫,寻求帮助。

突然,张老汉灵机一动,擦了擦眼泪,喊道:“不对,我家招贼了!”“话一落,好多邻居都往张老汉家跑,有的还拿着棍子,围着张老汉的媳妇。媳妇见情况不妙,只能把钱留下。

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律还是没办法,只能有所作为。淳朴的民风呢?居然拦住了刁蛮的媳妇。

从此,张老汉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5.父亲撕碎了日历

那天天还没亮,爸爸就把我叫醒了:“起床了!”我很迷惑,问:“为什么?”父亲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你考试不及格。”"

我父亲没有上过大学。说真的,在公司没有文凭没有学位,我吃了很多苦。比如我没有升职,连年度先进评选都把文凭作为条件。父亲发誓,一定要让我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光靠父亲的决心是不够的。初中的时候,我在一所普通中学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我在附近进了高中,但是附近的高中是普通学校,已经办了很多年了。没听说有几个同学考上了清华北大,但是一个离我家很远的高中?金凤凰银孔雀年年飞出。父亲一咬牙,拿出家里几年的积蓄,让我进了那所学校,作为择校费。现在,有很多孩子在网上冲浪。父亲担心我会被忽视,或者向别人学习,于是辞掉工作,过起了陪读的生活。以前父亲虽然在单位不是正职,但整天忙得像陀螺一样,陪他的时候,父亲觉得陪他的日子真的不好过。毫不夸张地说,就像一年。短短三年,腰弯了,白了,连牙齿也开始脱落。我记得上次考试。我刚从考场出来。不知道为什么,父亲很激动,很兴奋。他赶紧走上前去,把我搂在怀里说:“我不用再陪我了。”然后父亲接着说:“来吧,爸爸带你去餐馆。”

我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揉了揉眼睛,躺在床上,轻描淡写地说:“这怎么可能?”我跟父亲说,我跟网上公布的答案对比了一下,分数还不错。听到我的分数很高,我父亲松了一口气。他回到自己的房间,睡了,但是睡不着。以前父亲经常失眠,就数一、二、三、四,这次他数了。他真的像以前一样睡着了,但是我父亲咳嗽着醒了过来。被吵醒的爸爸又来找我,叫我:“快起床,听说网上能查到分数!””我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说,“今天才20号。“当父亲看到墙上的日历真的是20号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小时前我为了过年提前把日历撕了的可笑的事情,说:”我要到25号才能查到高考分数。”父亲的眼睛亮了,他来到日历前,伸出手,撕下几页日历。有几页日历像我用的草纸一样掉在地上,然后6月25日就在日历本上露出来了。我看上去很困惑,我的眼睛转动着,看到了我的父亲。

这时候爸爸对我说:“帮我查一下。考试能考多少分?”我觉得父亲提前把日历撕了和我小时候一样幼稚,于是我强忍住想笑的眼泪。然而,在深夜,在明亮的灯光下,一看到父亲的衰老和沧桑,我的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6.父亲买了一张票

那天冷空气南下,一位父亲在火车站排队买票。父亲个子不高,厚厚的羽绒服让他更矮。

那天我也在火车站买票,他在我前面。我发现他往前走了一步,于是他把旁边的一个大蛇皮袋往前提。那个包里装的是被子,鼓鼓囊囊的,一点也不重。但我看他猥琐的样子,估计他刚从工地回来。

父亲转向我说:“帮我看看!”就指着蛇皮袋离开队伍。我点点头,以为他要去厕所,其实他在看墙上的时间表。时间表立在墙上,不用离队就能看得一清二楚。父亲看完之后,一言不发地来到我面前站着。

我记得有人解释插队,说自己排过队,然后因故离开,再回到原来的位置,就算插队了。父亲插队,别人没说什么,我也没说什么,还故意把脚往后挪,让他有更多的空间站着。

看到这个父亲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没有退休,头发也白了。这个父亲呢?他满脸皱纹,背驼着,但头发没有白。好像身体很壮,不像我爸三天两头吃药打针。这时,排队的人一点一点往前挪,轮到父亲去窗口买票了。他想买一张下午一点以后去上海的票。我突然很好奇。再过一两个月就是中国新年了。父亲在上海做什么?我父亲退休后,经常感到孤独和无聊。他总是给远在外地工作的我打电话,让我周日或者节假日回家。不是,我这次买了火车票回家看父亲。眼前的父亲是去上海看望儿子还是女儿?

这时,列车员慢吞吞地对父亲说:“下午一点以后没有火车,只有下午三点以后的火车到达上海。”下午一点多父亲还是重复了一遍票。售票员问:“你到底买不买?不买,不耽误别人买票。”似乎有点不耐烦。排队买票的人那么多,都是这样的爸爸,婆婆,婆婆。我什么时候能买票?父亲别无选择,只好买了一张下午3点以后去上海的票。

周末或者节假日,爸爸见到我会特别满足,特别开心。眼前的父亲在上海见到儿子或女儿会不会露出幸福的笑容?父亲接过售票员递过来的车票并没有离开,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剩下的钱装进了口袋。我买了票,他还站在那里。我拔腿就走,耳边却传来父亲的声音:“再过一两个月,春节就过完了,我不回来了。到时候我把钱打到小明的卡上。”父亲肯定是拿着手机给妻子打电话了。但是小明是谁?不要问小明是不是父亲的儿子。儿子小明可能在某市读大学,需要父亲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我这样想着,父亲又开始对着手机说话了。“我拿到票,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一点也不麻烦。”打完电话,父亲用蛇皮袋当坐垫,坐下来开始点一支烟,看起来很悠闲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