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独不见苟文若乎”怎么解释
“汝独不见苟文若乎”怎么解释
是::“汝独不见荀文若乎?”吧,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原文:。。。文武众官皆议立曹操为魏王。尚书崔琰力言不可。众官曰:“汝独不见荀文若乎?”。。。
意思是:(曹操安排)文武众官请汉帝封曹操为魏王,尚书崔琰尽力劝阻,认为这件事不合适(看出了曹操的野心?)。文武众官劝他说:“你难道还没有看到(此前)荀文若的下场吗?”。。。
荀文若,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
“公元212(建安十七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
同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曹操军至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忧虑而死(关于荀彧的死,史书上还有这样的说法: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尽 ,时年五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