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泥人(大阿福)的外貌介绍

江南文化惠山泥人大阿福的传说(图)

蜚声中外的惠山泥人,始于南朝,盛于明代,距今已有千余年历。

惠山泥人题材丰富,技艺精湛,惟妙惟肖,雅俗***赏。

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手捏泥人,构思隽妙,做工精细,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属泥人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另一类为泥人、石膏工艺品,用模具成批生产,量大、价廉。

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就是惠山大阿福,提起大阿福,在惠山还流传着这样的民间传说。

在很早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儿童。

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

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粘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

后来,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地加工创造,这个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形象,便在人们心中活了下来。

是先有阿福还是先有传说,我们不得而知。

但大阿福的形象与惠山寺内,建于公元876年的陀罗尼经幢上的结伽趺坐佛像,以及宋代“金莲桥”上“缠枝牡丹间化生”图案中的童子像,是那么的想象。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喻湘莲:因为大阿福最早是作为神供在那里的,因为它是避邪。

有个传说故事,年它是白天吃太阳,晚上吃月亮,它在玩太阳和月亮,它把人搅乱了,人的生活就不安宁了。

但是阿福又把年征服掉了,它就把它抱在手中,听阿宝福的话了。

这样生活就安宁了,所以大家希望自己生活过得安宁。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又把阿福的形象变成小朋友的形象了,希望自己小孩子有神气。

有种历史的演变过程在里面,慢慢演变到现在变成吉祥物。

早期大阿福的造型,都是大耳朵的端正坐姿,面容带着佛门的慈悲和吉祥,他头上的牡丹花、胸前的长命锁、怀中的大青狮、脚上的朝靴分别代表了宝贵、长寿、避邪和少年登科等吉祥含意。

阿福的造型圆润丰满,舍去了许多形体上的枝节,整个作品不见棱角,饱满丰腴。

表面起伏不论大小,一律用弧线完成。

造型的圆润精细,为惠山泥人增添了一分江南风韵。

这种圆与浮雕相结合的造型奠定了惠山泥人的基本风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邹文:大阿福据说是造型来自于一个神话传说,说在江南那一带有一对一雌一雄的两个神人,像神仙一样的,他们有一种魅力,这魅力说来特别中国化,就是他不是很刚勇的那种很神怪的东西,他是很阴柔的一种东西,就是他一笑,敌人就会被他笑倒,倒在自己的怀抱里头任自己吞食。

所以,他那种笑里头就含着很强的中国文化色彩。

他就具有一种宽容和一种大度,一种气象,它对敌人的这种压制它是建立在敌人归顺自己,而不必牺牲他的生命。

大阿福他一般笑容可掬,但是那后边是一种征服。

几百年来,阿福那天真可爱,充满童趣的形象,一直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阿福的形象也不尽相同。

但基本造型都是一个或一对胖娃娃。

身穿五福袄,怀抱大青狮,显得文静中有威武,端庄中又带憨厚,从内容到形式都紧扣“福”字的主题。

他那胖墩墩、笑眯眯的形象,随着艺人们赋予他的血肉和神韵,走进了千家万户,带给人们吉祥、如意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