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旨才能变强
提到宋太宗,很多人会想到斧声烛影,想到金匮之盟,想到他对宋代深远的影响,或许还会想到雍熙北伐的惨败。
哦对了,可能还会想到高粱河之战,这场堪称宋太宗人生的尴尬时刻,坐着驴车(一说牛车),惊险逃命,军中差点因为找不到他,把赵德昭紧急立为皇帝。
不过,这些都不是让赵光义最尴尬的时刻,毕竟高粱河战败好歹也有大军跟着一起背锅,顶多是丢人而已。
1.一场战争的结束,也是一场战争的序幕
让我们把让视角回到公元979年,此时的形势对于宋太宗和他的大宋王朝而言非常不利,刚刚经历了高粱河之战后的宋军不断后撤,而辽军乘胜追击。
此时的宋太宗虽然刚刚经历惨败,但是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他对着战局有着准确的判断:契丹必来叩边。
他亲自对几处当时的军事要地进行布置,对镇州、定州、关南等地进行了严密的防守,还派潘美到山西抵御另一支南下的辽军。
我们要客观的评价,宋太宗的这些布置还是非常有效的,凸显出了宋太宗一定的军事才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宋太宗其实并不像通常评价的那样,是个军事白痴。
那如果真就按照这样的事情发展下去,满城之战又怎么会成为太宗人生最尴尬的时刻呢?
2.一份阵图,战场尴尬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一份阵图说起。
在满城之战中,宋军将领们遇到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这仗没法打下去了,因为按这样打下去,明摆着要送死了。
可为什么这样打明摆着要送死,为什么还要这样打下去呢?
因为阵图在几个月前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可是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又有谁有这样的本事提前谋划好呢?
这个人其实并不是有通天的本事提前谋划好战场的一切,只是因为他有这个胆子和资格做这件事情。
这个人就是宋太宗赵光义。
我们之前提到过,宋太宗准确地判断出辽军要乘胜追击,进犯边境,所以在撤回开封之前,太宗把边地的防御战略全部安排好了。
可问题就在于,赵光义他不只是把人事安排,军事调动等等安排好了,还留下了一份阵图。
所谓阵图就是排兵布阵的图纸,简而言之,就是军队打仗的基本说明书,不一定说就得按着这个打,但是阵型得按着排。
这下好了,皇帝陛下走就走了嘛,还留下一份阵图,现在情况不对了,又不能打电话,发微信跟他老人家请示能不能改一改。等快马上报京城,这边人都死干净了。
3.危急存亡,生死攸关
当宋军将领把这份阵图拿出来,准备布阵的时候,史书中有八个字的记载非常形象:士众疑惧,略无斗志。
可问题是,在这个生死攸关,危急存亡的关头,谁又敢挺声而出站出来说:“皇帝这阵法不行,咱把它当废纸了吧,我们自己干!”
别看将领们平时五大三粗的,一个个憨厚老实,在这种紧要关头,一个比一个聪明:按皇帝陛下的阵法打,虽然铁定要打输,但是死就死了,还能追封烈士,家里人还能过好日子。
万一抗旨不遵,打赢了不一定有功劳,打输了那可惨了,战死沙场还好,估计皇上不追究了,万一没死成,回去还要被追究个责任,多亏啊。不如牺牲自己一个,幸福千万家算了。
不过,这种时候,总是有胆子大的。
右龙武卫将军赵延进就是这个胆子大的人,他在这个关键关头,站出来说了非常重要的话:“皇上把军队交给我们,就是让我们打胜仗了,现在我们抗旨打胜仗总比打败仗让国家蒙羞要好。“
在这个时候,胆子更大的人站出来了:镇州监军李继隆。
李继隆直接明确说:“战场是瞬息万变的,怎么能提前画好阵图呢?(这句话等于说皇帝陛下的阵图现在已经是废纸了)”同时,李继隆还直接说:“就变阵,出了事,责任全是我的。”
这回好了,有背锅了的,大家都很开心,都同意变阵了。
4.战场变阵,取得大胜。
大家一致决定要变阵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变不变阵大家可以一起商量,毕竟都是自己人;可变阵需要时间,辽军十万人已经在对面虎视眈眈了,总不能和辽国人商量一下,等等咱再打吧。
没错,还真就是商量,但是怎么商量呢?
诈降!
假意和辽军商议要投降了,投降需要什么?时间!当时耶律休哥是不同意和宋军商议投降的,他认为宋军有八万人,战斗力非常强,没有理由会投降。不过当时辽军主将韩匡嗣并没有采纳耶律休哥的意见,开始接触宋军使者,商讨投降事宜。
这下好了,时间有了。
争取足够时间的宋军成功变阵,并且给辽军来了个出其不意,大胜辽军,杀敌一万,俘虏三万,一句洗刷了高粱河一战的耻辱。
有人在这里可能会提出疑问了:“这作者什么毛病?战争铺垫几大段,战争过程就两行字。”
这个还真不怪我,因为《宋史》对这场战役的描述太少了,少到什么程度呢?少到就连杀敌一万,俘虏三万这个数据,还是从辽国自己记载的 历史 上找来的。
估计是因为两个原因,《宋史》才用寥寥几笔带过这场大胜吧,一是因为诈降这个方法不光彩,虽然打赢了,但没必要写得这么详细。(怎么感觉有春秋时期的“仁义”宋襄公的感觉了)
二是因为这场战争是因为抗旨,最后才打赢了,对太宗皇帝来说太不光彩了,所以就不记载这么详细了,算是给皇帝陛下一个面子了。我们之前还写过文章说赵光义不断地改史书呢,这样看来,史书这样也算是正常了。
5.尴尬有余,大度接受
面对大胜的战报传来,宋太宗非常高兴,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推测他当时心里一定有着两件事:第一,这场大胜报了高粱河之战的一箭之仇,喜悦。
第二,一直标榜太祖,希望走出兄长阴影的赵光义,似乎这次胜利小小的证明了自己。
可是,当他听到是因为将领违背自己的旨意才打的胜仗,赵光义便陷入的小小的尴尬之中。
毕竟,这就很像是老师上课讲了一个方法,全班同学都做对了这题,结果没有一个学生是按老师教的方法做的,甚至还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错了。
皇帝的内心壁垒可是要比老师要高得多的,尴尬程度也要高多了。
不过呢,反正也没有人会说皇帝的不是,打胜仗皇帝功劳永远都是最大的,所以其实赵光义的尴尬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而已,对他本人没有任何影响。
于是,大家接着该干嘛就干嘛,赵光义还是赏赐了取得大胜的将士们,没有追究他们的抗旨不遵,毕竟赵光义还是一个政治素养很高的皇帝。
只不过,似乎太宗皇帝没有认识到这次战争的教训,此后他还是很喜欢采取这样的远程遥控战场的方式。
当然,我个人的认为,太宗是知道这样打仗会出问题,但是他更看重的是对将领的控制,对兵权的控制,所以只能出此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