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哄着给受扩张

带领魏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先强盛而称雄的魏文侯已经为魏国找到了最好的扩张方向。

这个方向便是西面的秦国。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以魏国所处的位置,东面有齐国,南面有楚国,北有赵国,西面是秦国,可以说魏国地处中央,是四战之地,容易遭受别国攻击。

位置不佳,也就造成了魏文侯的忧患意识,魏国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推行变法以图富强的国家。

以魏国的地理位置来说,东齐南楚都是老牌的诸侯国,他们底蕴雄厚,不是魏国可以招惹的,当时的魏国可选择的方向只有两个:北与西。

魏国的北面是赵国。

三家分晋时,赵国分得了晋国最多的土地,这也与当时的赵氏实力最强有关。

三家分晋后,赵魏韩三家有一段时间的内斗,赵国想联合魏国消灭瓜分韩国,而面对虎视眈眈的赵国,韩国也想联合魏国消灭赵氏,魏文侯对此都没有答应。

赵国是个强邻,魏韩都很清楚不能与赵国联合以消灭另一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对抗赵国。至于是联合消灭赵国,那是不现实的,因为赵国实在太强了。

所以单凭魏国想对付赵国那是不可能的,即便联合韩国也无济于事。因此魏文侯没有选择向北扩张。

事实上,魏文侯采取外交手段,使得三家没有内斗,还要联合以求生存,因为,三家分晋其他老牌诸侯国并没有承认,周天子也没有承认,三家如此犯上行为是容易激起公愤的。

齐国和楚国不好惹,赵国也是如此,便只有向西发展了。

这时候的秦国分明是个弱国。

秦国从秦灵公去世后,出现了“四代乱政”,内政混乱。

从魏文侯二十七年(公元前419年)开始,魏国开始攻秦,先是西渡黄河在少梁筑城建立攻秦据点。再到以吴起为帅打破两国在河西的僵持局面,攻占河西多地。

秦简公不得以遣使齐楚,希望两国攻魏,以减轻秦国压力。齐楚两国也见有机可乘,攻打魏国的几个城池,但是魏文侯不为所动,继续攻魏。

最终魏国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吴起成为第一任郡守。

为了抗击魏国的入侵,秦简公在东境修筑长城,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

到了秦惠公时期,曾率领五十万大军攻打魏国,意图夺回河西之地,但是仍为吴起击败。

直到吴起离开魏国前,秦国都没有机会夺回河西之地。

只可惜魏武侯继位后,在很多方面远不如其父魏文侯。

他怀疑吴起,致使吴起奔楚,后来的公孙鞅也不得重用,离魏去秦。

魏武侯在发展战略上也出现了问题。

赵魏关系破裂,两国兵戎相见,为以后的两国长期火并埋下隐患。

东面的齐国和南面的楚国也因为魏武侯而成为魏国的强敌。

魏武侯参与“田氏代齐”,搞掉了旧的齐国,但是他没有想到,他帮助的田氏建立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新齐国,这个齐国很快强大起来。

而南面的楚国在得到吴起之后,开始变法也再次强大。

这使得魏国再攻打秦国的时候,有了太多的后顾之忧,向西发展已经失去了良机。

秦国此时的“四代乱政”也在魏武侯的干预下结束。秦惠公去世后,魏武侯帮助之前因乱政逃到秦国公子师隰回国继位,是为秦献公。魏武侯本想以此控制秦国的,但是没有想到继位的秦简公回国后开始效法魏国,很快国力发展,渐渐扭转了被魏国处处压制的悲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