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蔡中《北游》的翻译
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游牧民族第二次南侵,迅速攻占汴京(河南开封市),灭亡于北宋。宋徽宗赵霁、北宋钦宗、等皇族、贵族、近代大臣及各种工匠14000余人,不同意以上,以上人数3000余人,押往晋国。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也有人站在被侵略方同情北宋,称之为“靖康之耻”、“靖康之祸”、“靖康之难”。惠帝、秦帝先后被囚禁在燕京(今北京)、仲景(内蒙古宁城县)、上京(黑龙江省阿城)、汉州(辽宁省昌图县)等地,最后迁至吴国成(黑龙江省依兰县)。惠帝和秦始皇在吴国成的监狱里度过了最长的时间。惠宗被捕八年后在吴国成去世(1135)。钦宗迁都晋上京、燕京后,终于被俘29年(1156),死于燕京。
在金兵的护送下,惠帝和秦帝一路向北,历尽艰辛。从汴京到汉州期间,基本处于迁徙过程中,到达五国城后,被囚禁的生活相对稳定。二弟在吴国成的囚禁生活,正史极其简略,野史中大多没有记述。然而,宋代诗人蔡玥所写的《北猎记》详细描述了二弟在吴国成的囚禁生活。
一、《北游》的作者及史料价值
《西游记》的作者蔡玥是北宋“六大盗”首领蔡京的儿子。《宋史》载:“(蔡京)八子,蜀先亡,尤、、尤周亡,钹为尚帝姬所救免逃,余子孙皆迁远邪郡。”[1]据史料记载,蔡玥是蔡京的第五子,生于1107,原籍兴化军仙游(今福建)。蔡京掌权时,他的几个长子和他父亲一样闹得不可开交,但所有的朝臣都对他恨之入骨,却敢怒不敢言。为了进一步讨好惠宗,巩固自己的地位,蔡京向皇帝推荐了他的第五个儿子蔡玥。成功地成为一个姓徐,他的妻子是赵福金,第四个女儿的惠宗。皇帝的女婿应该有一个官职,惠宗授予蔡玥宣和殿。候制的作用是在封殿中值班。皇帝有事,随时可以听,相当于六品官。钦宗称帝后,蔡京和他的两个儿子为了顺应民心被杀,其余子孙被流放到岭南(广西南部)。只有蔡玥是钦宗皇帝的女婿和妹夫,以避免灾难。大概是皇帝的女儿做了驸马后,大部分时间都和她在一起。她没有参与政治,所以她没有和她父亲一起作恶。据《大金吊录》记载,1127年,金朝金兵求见皇族成员时,十分顺从,顺从地写了一封信送给——马,信中写道:“蔡京独子停除其名,为徐马校尉。当时他从未逃得很远,现在枢密院已经接受了。”惠宗也被迫亲自送他的女婿去金英。蔡玥被囚禁后,他总是陪着惠帝和秦始皇去五国城。惠宗死后,没有关于蔡玥情况的历史记录。
一般来说,蔡玥是《北方之旅》的作者。但据《北游记》记载,清代乾隆之子颜勇、纪昀主编的《四库全书提要》中记载:“无北游记,太上皇王若冲(惠宗)曰:“八年前迁北,风俗不同。渴望记录却没有得到的人。我问时,以为那些没学问没文采的,也不比青差,住在东山,记在心里。”[2]根据这一文字记载,认为《北猎记》是王若冲所作。王若冲是和两位皇帝一起被俘囚禁在五国城的亲信大臣,但宋史中没有王若冲的传记。余嘉锡认为,“如果书中有王若冲的叙述,那么他就会包庇太监。”[3]可以肯定的是,内侍王若冲是个很有文化的太监。马端临在《文学通考》上发表此书时,将作者列为蔡邕、王若冲。但《宋史》记载《北伐实录》书目时,作者书是蔡泰。然而,蔡玥一直被流放到广西,从来没有被徐进抓获,并向北旅行。有人怀疑蔡玥被误认为是饰带。
《西游记》是一种笔记类的历史著作,笔记在古代被归类为杂史或野史。笔记多是作者生活中所听所见的记述,是后人研究古代文化尤其是历史的必要参考资料。笔记如实记录史实,语言简洁生动,内容丰富。笔记多为“野”文人所写,可以对正史进行补充、充实和修正。
《四库全书提要》评价了一些记述靖康之变和惠秦帝北迁的野史史料的价值,认为王藻的《靖康姚橹》极为可靠。曹勋的《北猎笔记》“大多贴近现实”;蔡玥的《西游记》被评为“聊斋志异”。蔡玥和第二个皇帝一起被俘虏,同时被转移到位于金国东北的吴国成。他始终与第二个皇帝生活在一起,在与的第十五子和徐的校尉的斗争中英勇善战。他亲身经历和参与了吴国成的许多活动,他所记录的与正史大体一致。所以他在《北狩录》中记录的东西应该是可信的。此外,文章中记载蔡玥是惠宗选择撰写游记的第一人,后人也称蔡玥为该文作者。因此,大多数人认为蔡玥是《北方游记》的作者,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是两位皇帝从杭州迁到吴国成的过程。
《晋史》中有记载:“丁卯与商尚,温如东京之汤,迷迷糊糊时,于鹳中变道”[5]《大金国志》记载;"宗的第二个皇帝就像来自杭州的五国城."[6]虽然两部史书中到达地址的名称不一致,但这是因为Stork中道路的变化与吴国成在同一个地方。然而,官方对这两个皇帝从杭州到吴国成的记录只有一句话,缺乏详细的过程。但《北游记》记载了惠帝、秦帝迁徙过程中的一些事件。
《北狩记》记载,第二任皇帝“耿旭中原迁五国邑,行船,每四十六日。”[7]据记载,惠帝和秦始皇于天惠八年(1130)八月十五日从杭州出发,走水路,航行了四十六天才到达。但是正史没有记载是走陆路还是走水路,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天。历史学家根据《北游记》的记载考证,惠帝、秦帝从汉州出发,经忻州(京)至伊通河,在此改乘舟,沿浑通河(第二松花江)向西北方向行进,跨过嫩江注入松花江,进入松花江主干道,向吴国成进发,并排到达吴国成。[8]到达吴国成的具体时间,在《大金吊录》中有记载,在《惑德公表》中记载为“前往赫洛嘎路安置,本月二日到达。“二帝于七月十五日出发,为期四十六天,恰好是九月二日。
在去五国城的路上,又发生了一件事。“东路统一学古,奉朝令,减少随行官员及各色人等。”当时负责押送宋俘虏的将军Xi·古奈奉命减少随行人员。经过的“再三努力”,只允许陪葬的有第二个皇帝的妃子、直系亲王、许、近臣、的侄子和孙子赵幼仪六人。据史料记载,二帝等宋囚从汉州出发时约有2200人,到时只剩下140人。“其余的人分成两路,一路由陆路去黄林(内蒙古巴林左奇);另一方面,将包括厉安国在内的一千多人押往周宪(辽宁开原)。”[12]
第三,第二个皇帝在五国城的生活环境
《北猎之旅记》中描述的五国城两位皇帝的生活状况,比《呻吟声》中记载的更加详细。关于《宋遗书》、《秦晖北徙记》、《南行记》中记载的两位皇帝的北游,多数人认为是伪造的,不可信。根据《西游记》的记载,宋徽宗、秦始皇等被囚禁者实际上是被软禁在吴国成的。当十五子赵灰、许姓控诉谋反,“遣岳渡江探空”,“居东山”,“随行大臣,无论大小,未曾指名”,遇到什么事,都能随时随地把众人召集起来商量。生活环境方面,根据《西游记》的记载,“慧禄扰于宫中”,古称火神,后作为火的代名词。根据这个记载,吴国成有一座嫔妃居住的名为“宫”的房子被烧毁,于是大家恳求惠宗批准“聚夫修楼”,但惠宗不同意,因为“现在是农时,不宜毁。停令修官容。”[13]据《靖康史》记载,惠宗的嫔妃在吴国成也有四个儿子,在北方开国大典后又生了三个女儿,其中一个是吴国成的女孩。根据这个记录,第二个皇帝总是和他的皇后住在一起。从上述情况来看,惠帝和秦帝并不是像小说《越王传》中描写的那样被囚禁在井里“望天”,而是住在有门窗的房子里。
饮食方面,他们自己种菜种菜,过着自力更生的生活。有时有羊肉吃,《北猎记》中有厨师“柳丁宰羊不及法”的记载。晋国历史上有记载,晋国按两帝封爵按月发放俸禄,按季度发放布衣。从这些情况来看,二帝虽然被晋国俘虏,但晋国并没有把他们当普通战俘看待,而是在生活上给予了必要的保护,生活水平也高于普通女真人。
第四,“两个矛盾改变”事件的始末
天惠十一年(1133)夏,宋囚中发生了一件惊动金朝的政治事件:第十五子和徐校尉对金人说:“太高了,不能造反。”这一事件在《金史》中有简要记载。不过《北游》详细描述了事件的全过程。
口译之王赵书年仅23岁。一个姓徐的,与释明王同岁,娶了顺德帝的第八个女儿赵应洛。也许这两个人因为在五国城过着俘虏的生活,觉得没有出路,想通过诬告惠宗谋反,从金人那里得到一笔赏金,好回到南宋,继续过着奢华的生活。于是两人合谋,采取了诬告陷害的卑劣行为。晋人得知此事后,认为事态严重。急令八达“在江边布阵”,把赵、刘押到审问,气氛紧张起来。、、和徐都尉宋江邦光得知此事后,要求中管家徐仲礼向报告。惠宗听后非常沮丧,立即召集大家商量对策。蔡玥站出来说:“前天我们这一代人挺过了国难,第二个皇帝搬走了。我们一直以前辈为耻,出于至亲至爱,无意叛党,今日死矣。”蔡邕和去自卫,但金人不得不让去。惠宗派了许旺·赵迪和马旭·宋邦光。晋人仍坚持要惠宗去,惠宗派钦宗、、去见子瞻和大臣王若冲。看到坚持不来,晋人只好作罢。在蔡玥等人的极力辩护下,晋国派来的两位使者认为这是诬告。赵灰和在众人面前争吵,后来被晋人处死。此事发生后,惠宗对蔡玥的表现十分感激,感慨地说:“平日里把蔡玥当国士看待,今天却来报战,真是莫大的荣幸。”[14]这一事件虽然尘埃落定,但与亲友分离的痛苦让惠宗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打击。此后,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终于在吴国成八年(1135)去世。
五洲城五帝的精神生活
在他被囚禁在五国城期间,两位皇帝虽然远离故土,条件艰苦,却能与王公大臣一起读书,有时还能吟诗作赋。据《北方狩猎行》记载,“太爱学习而不知疲倦,忘了吃饭”。你可以在吴国成看到像《唐史》和《春秋》这样的书。每次读完历史,惠宗都会和手下交流读书心得,为自己重用党羽,导致亡国而深感惋惜。
当惠宗在监禁期间心情好的时候,他也和皇室成员一起写诗。唱诗的时候;惠宗说:只有当月亮是白色的,风和明确的夜晚,云王赵楷说:这是霜落的时间。惠宗说:花落满地,春天来晚了。辛王曰:草上云遮,黄昏深。惠宗不愧是一个人才辈出的皇帝。在被俘虏的艰难环境和飘泊的心境中,他竟然写了一千多首诗。由于“两逆之变”事件,害怕自己诗中流露的“伤悲”情结引起晋人的怀疑,痛烧手稿。幸运的是,它的一部分被臣下从大火中抢救了出来,只有在那时,惠宗关于北方就职典礼的诗才流传至今。
惠宗被监禁后,不仅阅读和写诗,有时他还会再刷一遍。据《小婷杂志》记载,清乾隆中期,有一个副司令褚克托,在修建博顿城(吉林扶余县)时,在一个紫檀木盒子里挖出了惠宗画的鹰轴和惠宗晚年的日记。尽管对惠宗晚年的住所存在分歧,但可以肯定这是惠宗晚年的作品。这幅鹰轴画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它可能是奉金人之命而作。因为惠宗过去喜欢画花鸟,但没有画鹰的记录。但晋人爱鹰鹳,此鹰轴可能是为晋人所制。还有一种解释是,惠宗希望南宋皇帝赵构,或者抗金的将军,能够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迅速消灭晋国,收复失地,早日迎接第二个皇帝重返南方。清代诗人徐仲良持此观点。他写了一首题为《在宋徽宗画一只鹰》的诗:
黄沙大漠北风寒,五城中等难度。
康王并不试图成为一只鹰,而是活在人间的一幅画里。
第六,金人对二帝的态度
秦晖被俘后,几经迁徙,他终于在吴国成定居。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晋国想利用惠帝和秦帝的特殊地位作为两张政治牌,随时可以用来向南宋施压,影响宋金战争。如宗弼(金兀术)在通八年(1148)去世时,在遗嘱中向金国皇帝建议,如果南宋不能迅速灭亡,可以让秦做皇帝,以其兄为弟“坐镇汴京”,从而形成南北割据的局面。【16】晋国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极力照顾第二个皇帝的生活,这在《西游记》的记载中可见一斑。
没有严格的活动限制,允许惠帝和秦帝在城内自由活动。因为金人知道,在偏僻的北方五国城,没有交通工具,二帝是不可能逃回南宋的。据《北方狩猎录》记载,每当惠宗在城中看到有人狩猎猛兽,看到猛兽没死,就会“买来放生”[17]惠宗经常这样做,可见惠宗的乐善好施。历史上,当皇帝为了夺取或巩固山河而需要不杀敌时,惠宗似乎只会作诗,难怪他会失去大宋的山河。
对第二个皇帝有点敬意。太子金干乌桓要两个侍应生,专案组发函与惠宗商议。熟悉董事会的博吉列夫人(郭旭王储)也想要在职人员,还写信与惠宗商量。如果徐进王子不把惠宗当作君主,他可以让近卫将军谷熹·奈难以接受。
给二帝一些信任。比如在“两次反变革叛乱”事件中,被告是惠宗,徐进国负责调查的使者几次要求惠宗亲自说明金英的情况,但惠宗始终没有去。最后,黄金使者相信了国王和马旭的解释,将诬告者处死。
生活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关心,这在《北猎录》中有记载。比如,熟悉董事会的薄吉烈夫人考虑到惠宗年事已高,身体不好,就派人送药。有时晋国也送黄金、白银和其他东西给惠宗。同时,他还送来了南宋的书信,让惠宗了解了南宋的情况,让大家“备受鼓舞”。
总之,蔡玥的《北游记》是描述二帝被俘后生活状况的具体史料,对研究宋金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意事项:
[1]《宋史》卷440《蔡京传》(中华书局选编)
[2]《首辅北行录》蔡玥引自《雪海类编》
[3]余嘉锡《四库辨证提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4]清、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编)
[5]《晋史》卷三唐太宗纪(中华书局分校)
[6]《大金国志》卷二宇文赵专(中华书局)
[7]与[2]相同
[8]《宋徽宗、秦北迁考》,张太祥、(哈尔滨工业出版社)。
[9]《大金悬伐木》卷四,昏德公表。引自《思Ku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0],[11],[12],[13],[14],[15]同[2]。
[16]黄斌刘厚生《晋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7]与[2]相同
原载于《黑龙江史》,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