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传说中的炼虚合道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炼虚合道,内丹术术语,其为内丹术筑基的终极阶段,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道教认为,进入虚空境界的时候,如果有凝滞之心,依然没有摆脱「有为」法度,应该进一步不凝滞,连虚空也一并忘记而没有迹象,这样才能最终与本真之大道合为一体。从唐朝的钟吕道脉到明清时期所有道教炼丹家都一再强调「炼虚合道」的精神,作为全真道的「七真」之一,邱处机在《大丹直指》对此有明确的说明,而李道纯则将此称作「打破虚空」。所谓「打破虚空」,其最基本的理则就是忘记一切有为的凝滞,使自我既超越客体,也超越自我本身。

炼虚合道为丹道修炼之最上一乘,又称粉碎虚空或虚空粉碎,为内丹修炼的终极目标。

《性命圭旨》:炼神还虚还不是最高境界,称修道之人有时“只知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而止,竟遗忘了炼虚合道一段”。

闵一得说:“世所传炼神还虚而止者,犹落第二义,非无上至真之道也。”见闵一得《证道仙经》。

即是说炼神不等于出神,还虚则未尽了当,所以还必须炼虚合道。正如《性命圭旨》所说:“大道乃虚空之父母,虚空乃天地之父母,天地乃人物之父母。”

逆修须经历虚空才能契合大道。其要点就在于粉碎虚空心,即无心于虚空,做到本体虚空,并安本体于虚空中,得先天虚无之阳神,合于遍布万化、无所不在的大道,从而出现“百千万亿化身”。

此时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功成道备;阳神出窍,离开尘世,方居三岛,接着“受紫诏天书而居洞天矣”见《西山群仙会真记》。

即是说阳神出窍后,留驻人间,继续积功累德,功行圆满后,得到天庭命诏,升 入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