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想象思维的训练和案例。
有关于想象思维的训练和案例1,想象思维的概念。
想象人的思维活动是通过对大脑中已有的记忆表征(印象)进行加工、转化和重组来创造新的图像。
(1)想象思维的基本要素是记忆表征。表象是人脑通过图像储存的关于外界事物的信息,包括静态和动态画面、平面和立体画面、有声和无声画面。作为心理过程的结果,它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保留的形象。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脑海里会出现各种人物和情境的形象;当久别的老同学偶然重逢时,过去一起生活学习的场景仿佛浮现在自己眼前。这些场景都是表象。
[案例1]相对论的诞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诞生了,因为想象力赋予了它生命。他认为牛顿以来的空间、时间、引力的永恒关系和运动定律的理论有失偏颇,似乎觉得有新的理论体系可以推翻这一论断,但有时几乎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却卡在一个“瓶颈”里。1895年夏天,16岁的爱因斯坦漫步爬上一座小山,找了个地方处理自己的思绪。他半眯着眼睛,仰望天空。阳光透过他的睫毛照射在他的眼睛上。他好奇地想象着在一束光上旅行会是什么样子。然后问自己:如果起点有一个钟,从我所在的地方开始,它的时间会怎么过去?我能同时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吗?于是,他的智慧在想象中闪现,相对论的灵感和理论体系脱颖而出。
(2)想象思维是个体加工已有表象,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以记忆表征为基础,但不是记忆表征的简单表征。想象是客观现实的高级反映,具有有组织的图像系统。工程师根据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来设计建筑的形象。在想象中,这些记忆表征的图像就像电影一样在大脑中浮现。经过胶合、夸张、个性化、典型化之后,当新的有价值的表象形成时,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就出现了。
2.想象思维的特征
可视化。想象是对已有图像进行加工创造新图像的过程,其加工的对象是图像信息,而不是语言或符号。有了想象力,我们看小说时就能看到人物的音容笑貌;看图的时候会有一个立体的物体;看装备描述就能看出装备的形状和结构。想象思维的形象化使其有别于逻辑思维,想象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直观友好。
一般性。想象思维是以形象的形式进行的,所以是一般的。比如把地球想象成一个鸡蛋,蛋壳就是外壳。蛋白质是外套膜,蛋黄是核心,很笼统。科学家把原子结构想象成太阳系,太阳就是原子核。核外电子是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的行星。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是对反映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落后农民的概括。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许多元素的重排和组合。
超越。想象力是一个有组织的图像系统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反映,它创造新的事物、观点和技术。
3.想象思维的作用
(1)在创新思维中的主要作用。其他的思维方式要借助记忆表征来进行。
【案例二】传说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炼丹师,非常喜欢吹牛。他很出名,他周围的人都知道。有一天,一个人故意在众人面前出丑,就问方士多大了,不料方士又趁机吹牛。他说:“我记得小时候去看伏羲画八卦,吓得差点崩溃。幸亏伏羲用药救了我。”后来天崩地裂,天柱崩裂,天塌西北,地下南边的水有几尺深。还好我在中间,没有被天砸,也没有被洪水淹死,所以还安然无恙。后来我在女神补天的时候,甚至还帮忙传小砖块和鹅卵石!还有,以前大禹路过我家门口的时候,我也用酒安慰他。姜太公去钓鱼,经常喂我的黄鹤。穆在瑶池请西王母的时候,我坐在上首。因为多喝了几杯,喝不醉。幸运的是,两个漂亮的女孩帮我回家了。后来我喝醉了,还是没醒。我不记得是哪一年了,所以我也说不清我现在多大了。“真是个自吹自擂的炼金术士!买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居然被他带活了。他实际上运用了他的想象力。
(2)创新思维的主导作用。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反映了人们的渴望,这是一种用创造性思维实现长期目标的快捷方式。想象的本质是把沉积在大脑深处的信息激活、调动、重新编码,从而得到一个超出现实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它可以通过想象展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信号,帮助人类实现思维的极限飞跃。
人造图像,如农田、水库、公园、电视、卫星等。形象包括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艺术形象是文学艺术创造的形象,如“贾宝玉”、“阿q”、山水画等。科学图像是由科学创造的图像,如卫星、宇宙飞船、化学元素周期表等。
【案例三】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有一天,刘邦想试试韩信的智谋。他拿出一块五寸见方的布,对韩信说:“你有一天的时间在上面尽可能多地画士兵。你能画多少士兵,我就给你带多少。”站在一旁的萧何心想:这一小块布能画多少兵?我急得暗暗叫苦。不想韩信接过布包,毫不犹豫地走了。第二天,韩信按时交了布匹。虽然上面画了一些东西,但是没有士兵。刘邦看到后大吃一惊,认为韩信确实是个胸中有千军万马的人才,于是把兵权交给了他。那么,韩信在布上画了什么呢?原来韩信在布上画了一座塔,城门口的战马出来,挂着“帅”字。虽然我没看到一兵一卒,但我能想象出千军万马。
4.想象思维的类型
(1)无意想象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受主观意识支配的想象。无意的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例如,当人们观察天空中的白云时,他们有时会想象它们是棉花,有时是仙女,有时是野生动物。还有人在睡梦中做的梦,精神病人脑子里出现的幻觉等等。这些都是无意的想象。无意的想象可以引发灵感。但是无意的想象不能直接创造新的东西,必须要用有意的想象。
(2)意向性想象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受主观意识支配的想象。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为塑造某种事物的形象而进行的想象活动,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方向性。
意向性想象可分为改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和幻想性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他人的口头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指示,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如阅读小说、诗歌想象人物形象和场景;想象一下看舞蹈,听音乐。
意义:再造想象是理解和掌握知识不可或缺的条件;重建想象力不是创新。
【案例四】一个商人在外面做生意。他的老乡想回家,让他带100两银子和一封家书给妻子。老乡在路上拆开信,原来只是一张画着一棵大树,树上有八只八哥的照片。四只斑鸠。老乡喜出望外:信上写的钱不多,她也不知道我留了50两。
老乡把信和银子交给商人的妻子后说:“你丈夫给了你五十两银子和一封家书。请收下!”商人的妻子打开信后说:“我丈夫让你带100两银子来。怎么变成50两了?”见被抓,老乡赶紧说:“我想看看嫂子是不是聪明。”忙将这五十两银子交给了商人的妻子。
商人的妻子怎么知道是100两银子?原画上写的意思是:八只八哥是88624,一只斑鸠是4936,一共是100,所以商人的妻子知道是100两银子。
商人写信用图片代替文字。商人的妻子读信不是为了读文字,而是为了读图。他们使用的思维方法是再造想象思维。
创造性想象是在不参考现成描述的情况下,独立创造新的想象表象的过程。
幻想想象是结合生活愿望,指向未来的想象。巴尔扎克说:“想象力是用脚在地上行走,而他的头却在云里行走。”
与创造性想象相比,幻想具有以下特点:
幻想所创造的形象总是与个体的愿望相联系,体现了个体所向往和祈求的东西,而创造想象所形成的形象不一定是个体所向往的形象。
幻想与当前的创作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也不创造当前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而是指向未来的活动,但往往是创作活动的准备阶段。
幻想分为理想和幻想:
理想mdash& ampmdash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性的积极幻想。
幻想&;mdash& ampmdash与客观展示相反的消极幻想。
提高我们想象思维能力的方法1。画一个知识结构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梳理和总结,画出相互关联的图标,把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标注清楚。
2.培养你的空间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有意识地辨别方向,明确自己的位置,观察当地的街道和建筑布局。
3、经常接触一些绘画和音乐,因为这两种活动是由右脑控制的。注意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活动上。
4、经常做一些冥想训练。比如回忆美好的过去,或者想象未来,或者想象自己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注意你想的越详细越好。
5、有意识地使用左半边身体,比如在公交车上左手握住把手,打电话时用左手左耳听,有意识地用左腿做支撑腿,把钱包放在左口袋里等等。因为我们身体的左半边是由右脑控制的,这些都是对右脑很好的锻炼,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
阅读关于想象思维的培训和案例的人还会读到:
1.如何培养思维的开阔性
2.思维模式训练
3.想象训练概论
5.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6.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