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41 |企业巫术博士:当代管理大师与思想最权威评论

曾经在著名学者龚鹏程的微信官方账号上看到一篇文章《管理是一个问题不断变化的提问者》。在这篇文章中,龚先生对管理学科的基本认识引用了《企业巫医》一书的相关观点。让我惊讶的是他对龚老师的理解。在此之前,他个人对它的理解无非是儒释道等国学领域。我从来没想过龚先生对管理的理解。

另外,从龚老师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似乎是一个学者对管理学发展过程中很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这也是对我的一个很大的吸引,因为我的专业属于这个领域,但是在了解这个领域的过程中,我对很多所谓的权威大师不置可否。现在发现有权威学者评论,自然有想看的冲动。

看完整本书最有意思的收获是,对于这种所谓的大师群体,有了一个专业的定义,就是企业巫医。所谓的企业巫医,也就是这些大师,就像原始时代的巫医一样,利用人们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在自己的口袋里贩卖蛇油。

不过,个人觉得这本书真的很难读,原因有二。第一,书中有太多太详细的案例。第二,书中大部分案例属于欧美上世纪中后期的案例。作为读者应该怎么做?在我看来,一方面可以从自己的喜好出发认真阅读,其他的可以速写。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书的主题,从对管理大师及其思想的评论入手,以此为重点。

然后,个人对本书的解读是基于以上两条原则,从个人偏好,也就是本书的主题,以及作者对管理科学史上管理理论及其大师的评论入手,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多企业人热衷于获取这些企业理论?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所谓的管理理论?第三个问题,所谓的管理大师素质如何?

对于第一个问题,企业人群热衷于获取这些新理论,其实与企业人群所处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面对不确定性和所谓的知识工作者时代,在职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感到焦虑,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具体怎么做,害怕技术变革带来的未来不确定性。他们自然会希望大师指点迷津,指明方向,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当师傅在市场上发现了这种需求,自然纷纷落尘,或者披上伪装的外衣,开始崭露头角。

对于第二个问题,管理理论的局限性是什么?个人就不一一阐述书中列举的管理理论了,只选择一个来说明,就是业务流程再造。这个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哈默和尚皮提出的,大概意思是把现有的商业组织打散,拆解成几个组件,然后重新组织,做成一个新的组织。

比如一个企业组织,以前有市场部、财务部、设计部、研发部等。如果按照思维流程再造的做法,直接把这些部门都打散,就可以直接按照产品从上面的部门中抽调人来组成一个部门。而且这种理论的特点就是把企业中层干部全部干掉。

在美国,这种管理理论一出来,很多企业就大力采用。书中有很多例子,可以导致大量裁员和失业。当然,这并不是认为裁员和职业生涯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是根据作者的研究,和这个理论有很大的关系。

最初,许多企业通过采用这一理论来降低成本并获得利润。但是时间长了,很多企业开始股价下跌,导致内部人心不稳,客户满意度下降。其次,业务流程重组侧重于流程而不是产品,这将很可能导致企业转变为一台性能优异但生产过期产品的机器。

此外,流程再造淘汰中层企业,会切断上下级最佳的信息流通渠道,顶层战略无法有效传导和执行到基层干部,企业非正式沟通会丧失等等。这样看来,这个理论对企业来说似乎是无用的,有害的,也不尽然。在笔者看来,没有这个理论有些企业死的更快。而且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理论,发挥理论作用。

书中引用了一个成功的企业案例。这家企业成功应用其理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修改了这一原有的理论。第一,他们确立了一视同仁的原则,把企业从高层全部改造到基层,把多余的人员派到新的部门。第二,他们实行渐进式改革,一些确实需要被解雇的工人以提前退休的形式离开了公司,所以在笔者看来,这个企业主。

对于第三个问题,管理硕士的素质如何?有些是看起来很专业的老板,有些是看起来不寻常的管理老板。基于此,单独列出一人进行说明。在作者看来,所谓看起来很专业的老板,在《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彼得斯看来是首屈一指的。这位被作者誉为表演艺术的大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在越南打过仗,在华盛顿的国防部工作过,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在麦肯锡公司做过顾问。真正让他出名并被大家称赞的是《追求卓越》的出版。1982年出版的时候,卖了1万本,之后几年卖了500万本。这真的是一本书。

这本书大受欢迎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发布视频等,这使他日益富裕。他的演讲套路估计今天很多专业人士都很熟悉。他可能前一秒还在讲一个商业案例,下一秒就跳到一个完全不相关的商业案例,也可能在演讲中谈到朋友家人做某件事的经历等等。

而且,他的演讲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第一,把枯燥变成有趣。第二,对企业的认识比较宽泛,观察角度比较独特。这些和今天商界的先知和传道人所做的演讲的形式和内容不完全一样吗?

再者,看看他的作品,尤其是《追求卓越》这本书,把他推上了神坛。这本书受欢迎的原因如下:首先,它列出了许多详细的商业案例,与其他管理书籍一样好。第二,在合适的时机,作者在书中评价:“在合适的时机出书,用富有时代感的文字充分表达当时人民的感情,用优秀的顾问。”

所谓恰到好处的时间,就是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恰好是美国失业率自詹之前的大萧条以来首次突破两位数(10%)的月份。其次是日本企业的崛起,以及当时日本泛滥的管理学书籍,所以这本书一方面提振了美国企业家的信心,另一方面似乎也为解决当前的企业问题开出了药方。

第三,这本书的特点是参考书简单。在书中,作者列举了优秀企业的八大特质,如:潜心编织等等,让人一看就懂,马上就能应用。第四,正是因为理论简单,他才使得管理理论大众化、平民化,并且在他的书中不忘中小企业,所以才能获得一批忠实的拥趸。

此后,他创作了一些也相当受欢迎的作品,如《乱中求胜》等。起火原因同上。但特别有意思的是,作者在《乱中求胜》一书中完全颠覆了上一本书《追求卓越》的观点,认为不存在所谓的优秀企业,值得深思。

在作者看来,他的作品有两大缺陷:一是错误太多。没过多久,《追求卓越》一书中列举的所谓优秀企业,有三分之二都倒闭了。二是自相矛盾。《追求卓越》这本书和《乱中求胜》这本书是相反的。但是,他的一系列作品也有其一致性,那就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的批判。

那么,对汤姆·彼得斯来说,什么是精细度呢?我个人认为,至少他比那些没有学术背景和经验的大师,在挑起别人的思想方面要好得多。但是,如果你把他的理论当成标准,放在神坛上,企业的倒闭是意料之中的。

看来职业老板已经讨论完了,那就来说说这位看似与众不同的管理大师柯维吧。这位大师被笔者视为将管理理论、宗教、自助融为一体,并发家致富的代表人物。这并不简单。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听着耳熟,但你可能不记得他是谁了。然而,很多人应该对他的书有所了解,甚至读过。那本书是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

这本书和上一本书《追求卓越》一样,可以算是让作者封神的作品。那一年,一经出版,就卖出了数百万册。在作者看来,《高效能人士》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要想发挥他的高效能潜力,就必须建立他的人格,而这种人格必须建立在他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基础上。不过这本书里的观点好像有点矛盾,比如:第一个习惯在我手里,第六个习惯是头脑风暴。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大众对柯维的欢迎。

作者研究和分析了柯维受欢迎的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真心教人要有责任感。这与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他是个宗教人士,信奉摩尼教,当过五年传教士,在哈佛商学院学过管理学,在大学工作过。他的大部分博士论文都致力于“人格”的研究。后来他倡导群众回归古代的“人格法”,发现很受大家欢迎,于是辞去教职,自己当了领导培训中心。

第二个原因是他的领导中心非常高效。他的公司日常运营完全可以委托给自己的人,他可以专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次,他发现他的书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兴趣,这使他积极地将他的书扩展到海外,并翻译成28种语言,这在其他国家也很受欢迎。另一方面,他有公共利益。

第三个原因是他的理论与管理的主流相联系。他从人的性格出发,先改造个人,再放入企业进行改造。管理学者对人格的讨论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如何基于员工人格管理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其实在那个时候,90年代,这种以自我完善为基础的思想家是一大特色,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从量子力学、认知科学、混沌理论的角度来讨论自我完善。

那么,对于另类管理大师柯维来说,什么是颜色呢?我个人的看法是,至少比国内一些忽悠他们的中国学者讨论企业管理要好。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能通过他的自我改造法来管理企业,估计目前很多权威的管理学者甚至管理学科都是冷冰冰的。

其实想要鉴别一些自欺欺人的高手,只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找出这些高手放的诱饵,只要你相信自己的潜力还没有释放出来,听从我的指导,就可以放出来。你也可以相信自己,认识自己,设定目标,化恐惧为力量,你可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第二步,发现他们演讲或者出书的套路就是罗列一堆规则。只要他们老老实实,按部就班,把这些规则内化,外化,就会有结果。第三步,发现自己的演讲或文章善于比喻或重复。有了这三步,至少可以看清一些鬼神。如果太麻烦,就一步到位,发现只要有人宣称所有问题都可以用这个工具或方法解决,就是企业巫医。

实际上,个人选择的这三个问题及其相关内容只是书中内容的十分之一,甚至可能不到十分之一。但由于个人喜好,知识和文章长度只能这样讨论,更精彩的内容只有读者自己去读这本书才能收获。

但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可以简单的表述一下文章开头提到的书中的相关观点,即管理学科存在四大问题。一是没有自我批评机制,即没有管理领域的相关机构或媒体对管理进行批评或反思。二是没有专门准确的概念术语,就是到处拿其他学科的概念来凑数。第三,积累一堆常识,比如:顾客至上。

现在中国市场的那些企业巫医,和笔者当时生活的90年代的美国市场没什么区别。希望你能通过这本书提高自己在这个管理领域的知识和判断力,准确识别那些在中国市场横行的企业巫医。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人失去继续蚕食管理学科的可能,让年轻的管理学科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