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简史

潮剧,又称潮剧、阴超戏、潮州调、潮州白字、潮州曲,主要流行于潮州,是用潮州话演唱的汉族古老地方戏。

潮剧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省、香港、上海,以及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华侨和讲潮州话的华人聚居的地区。

庙会上经常表演潮剧,以示对“主人”(指神灵)的尊敬,普通百姓也喜欢在非常热闹的气氛中观看,使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因此,潮剧比其他剧种更富有民俗风情。

潮剧是宋元时期南戏的一个分支,是由宋元南戏逐渐演变而来的。这是一部有4 4 0多年历史的古老戏剧。它主要吸收了益阳戏、昆曲、梆子、皮黄的特色,并与当地汉族民间艺术如潮州话、潮音乐、潮歌、潮绣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12世纪至13世纪,中国传统戏曲形成了北方杂剧和南方戏曲(南戏)。北方杂剧是在原有的宋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达到元朝的繁荣;南戏最早于12世纪初在浙江温州形成和发展。在宋元二百多年的传播发展中,南戏传播到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形成了弋阳腔(江西)、海晏腔、余姚腔腔(浙江)、昆山腔(苏州)、全潮剧(闽南、粤东)。

南戏流传到各地,形成地方调剧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南戏原调流传到各地后,由戏曲演员用当地语言演唱,因语言、音准的差异而不断变化,风格上逐渐本土化;一种是当地汉族民间音乐——从秧歌、小调到一些宗教歌曲,不断被采用到戏曲中,丰富了原有的曲调。这两种因素相互渗透,形成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声乐歌剧明代潮剧的发展证明,元明时期潮汕地区曾有过繁荣的南戏演出。史籍中失传的一些宋元时期的早期南戏剧本,如颜陈(陈与莲净娘的故事)、刘锡碧的《柴进的故事》等,都是早期南戏曾在潮汕地区流传的佐证。

其次,蔡和刘锡比《柴进记》是用潮州话演唱的南戏剧本,说明南戏流传到现在的潮汕地区后,潮州艺人也曾用潮州话演唱过。由于语音语调的差异,原有的曲调发生了变化,同时吸收了潮州民间音乐和小调,从而在南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曲调——潮腔。明代戴静在《广东通志》中写道:“潮俗常以乡音动戏”。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潮州人唱南北歌带乡音,称潮剧。”这些双手抄演奏簿的发掘,就是潮州人用乡音唱南北歌的证据。

第三,《荔枝故事》和《丽景故事》是潮州汉族民间故事所写的剧本,结构完整,技法娴熟,说明嘉靖年间超强已经成熟,所以其形成的年代自然应该在嘉靖以前。到什么年龄?有戏曲专家根据有关史料认为“春潮戏在明中叶以前非常流行,有独特的剧目和表演形式,流传于泉州、漳州、潮州一带”。距离“明中叶以前”,即15世纪初,已经过去了500多年。如果从《李京记》中的嘉靖丙寅(1566)算起,潮剧史的绝对数字已经超过了4 5 0年。

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潮剧在近代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抗日战争时期,潮剧处于衰落阶段,班社虽多,但此时已寥寥无几。

建国后,文艺受到重视,潮剧复兴。过去潮剧一直实行儿童剧制,萧声、青衣、花旦都是由儿童艺人扮演。这些艺人长大后变声,被淘汰,严重阻碍了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儿童剧制度,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使潮剧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在五六十年代的黄金时代,专业和业余潮剧团近200个,第一代“五朵金花”广受赞誉。曾两次在北京演出,各方好评如潮。

“文革”期间,这些剧团都解散了,直到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才恢复。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新的娱乐形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潮剧和中国其他传统剧种一样,在困难中前进,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潮剧于明末在闽南潮州、诏安、小芸一带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简阳马沙出版的剧本《李京记》以“春潮”的风格演唱,同时吸收了南戏的音乐曲调。据清代顺治所撰《潮州府志》记载,明末清初,潮剧“杂以竹、丝、弦、南调之和”。乾隆版《潮州府志》载:“所奏传奇,皆以南腔土调为准”,“曲轻婉约,曲杂。”剧目的唱腔中夹杂着闽南话中的潮州话,所以清代李认为“潮州话听起来像福建话”。

清代,潮剧在潮汕和闽南地区盛极一时。乾隆十三年(1748),漳浦蔡伯龙在《官音释》中说:“做正字,唱官腔;做白词,唱春腔;做潮调,唱潮调.......”嘉庆二十一年(1816)《小芸堂录》说:“善男信女,善戏引妓增愁,何以见得?我们今天虽不能彻底革命,但也要向他们学习,作歌,让听的人提高良知,不至于束手无策。”

清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潮剧兴盛。《云霄县志》卷四《地俗》记载:“据本城说,现在流行的只有潮剧,所以喜欢表演乡村歌曲,传播低俗小说,以迎合妇孺。每次唱歌都会彻夜不眠,举国为之疯狂。”而且,“每年一个街头俱乐部至少演出十几套,价格不菲。”龙岩附近的作坊也“跨界”,“争抢潮剧”演出。根据内容和主题,这些戏剧分为三类:大宫戏、小宫戏和苏公秀。大部分大锣是传统戏曲,还有一些南宋和元杂剧,如蔡伯孝、刘知远、郭华、月亮崇拜和柴静。罗晓剧多以民间题材为生活剧,如《桃花过江》、《宜春藏书》。苏公秀属于宫廷剧和武侠剧。

潮剧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研究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一说是由潮州巫术《关Xi通》发展而来,一说潮剧是益阳戏的一个分支,是“益阳戏流传各地后的直接产物”。

直到20世纪30年代,潮州出土了明代潮剧剧本和明代艺人手书的南戏剧本,才有史料证明南戏在潮剧中的起源。

1936年,中国历史学家向达在《北平图书馆杂志》上发表了《牛津藏中国文献札记》一文,首次介绍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潮剧阿明朝本《班曲丽京戏》(即《陈三五娘》)的剧本。该剧的全称是《转载北宋勾栏丽景在五色潮泉》一剧。牛津大学的这个雕版,因为“最后一页残缺不全,无法得知此书何时出版”,但向达认为“从字体和插图形式来看,与明代万历前后出版的版本相似”。

从我把牛津收藏的荔枝镜介绍给达到现在,二十年过去了。1956年期间,梅兰芳和率领中国京剧团访问日本,在日本天理大学看到了另一部明版《半曲丽京戏》,以及藏于东京大学研究所的另一部《满城尽带黄金甲(苏六娘)》。天理大学的明版班曲《丽京戏》与英国牛津大学的班曲《丽京戏》是同一个版本。但该书保存完好,最后一页是书店的告白正文和“嘉靖丙寅年”字样。嘉靖是明朝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嘉靖丙寅年是公元1566年。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收藏的《金花全集》没有刻本年号,但据专家考证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刻本(见《明代潮剧后记五首》)。

嘉靖刻本卷末,书店有一段自白:“重印《李京记》戏本,共一百五十叶。由于之前的《荔枝书》错误百出,歌曲数量有所减少。现在增加《朝全》第二部,“颜陈”“勾栏、诗词、北曲、校正”重印,让诗人们、诗人闲暇时看一看。购买者必须认可这本书。说明这一“再版”版本是在《荔枝》旧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颜陈”和“北曲”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而形成的。

1964年,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所长、汉学家龙(Peter Long)教授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发现了另一部明代的潮剧刻本,刊于明万历(公元1581)新寺。这种“新刻补”版潮剧不叫《荔枝记》,而叫《荔枝记》,是与《荔枝记》故事内容相同的不同表演。其原版是否为嘉靖重刻《李经记》的依据尚难确定,但此刻为“新刻补”版,说明其存在于万历年间的原刻(初刻)中。此刻本的卷首刻有“潮州东岳李编”字样。地方戏不领情,剧作家的名字很少。本版还刻有编剧潮州人李东岳。

在1958和1975年发现流传海外的明代潮剧刻本期间,分别在揭阳县玉湖和潮安县冯唐的十三陵中出土了蔡伯开(琵琶)和刘锡碧的《柴进记》剧本。这两部手稿的发掘引起了中外戏曲专家的高度重视,他们将其视为“研究戏曲发展史的珍贵文献”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文物的重大发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潮剧开展了一系列传统剧目传承活动。

现存的潮剧传统剧目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经过加工提炼,艺术水平较高的剧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是《李京记》和《苏六娘》,其他剧目有《扫窗》、《鹿林会》、《辩书》、《聒噪柴》、《蛰》、《聒噪开封府》。

五六十年代,潮剧人才辈出,老艺术家和新文艺工作者济济一堂,社会上的学者也对潮剧给予了高度关注。当时对传统的整理和继承达到了一个高峰。专家学者对大量传统剧目进行了筛选,具有提炼价值的剧目大多经过加工,成为潮剧的经典和保留剧目。这些剧剧本紧凑,立意高,歌词典雅,文学价值高;音乐既保留了传统,又融入了新的素材;动作设计与人物塑造紧密相连,保留了潮剧精致典雅的特点和独特的表演程序。

此外,还编著了一批优秀的新历史剧,如《慈朗州》、《袁崇焕》等。

此外,揭阳揭东肖梅华潮剧团、广东花小白潮剧团的成立,都努力向青少年传递古老潮剧的艺术魅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肖梅华还聘请了著名潮剧演员林顺庆作为指导。

此外,韩山师范学院学生开发的卡通潮剧也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状态

潮剧是中国古代戏曲在舞台上生存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1990以后,潮剧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和现代各种文学形式的冲击,投入减少,人才流失,艺术水平下降。优秀的传统表演艺术濒临灭绝,处于艰难的发展状态,急需保护和扶持。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潮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广州成立了“广东潮剧发展改革基金会”。2012年9月24日,第四届潮剧节在汕头开幕,潮剧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标

它不仅深受广东、福建潮语区人民的喜爱,而且在香港、台湾省和东南亚地区也很流行,影响很大。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潮剧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品位是潮州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弘扬潮州文化,让潮剧更加灿烂地绽放,让大家在网上享受家乡文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给…作注解

①见萧的民间戏剧《丛考》。

②参见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

(3)蔡伯杰,1958,揭阳县玉湖公社西宅村阿明墓。* * *出土五卷,其中三卷出土后被毁。抄本《蔡伯孝》共两卷,其中一卷《总版》54叶。《日书》,38叶。短文三叶,共95叶。“总体”是全剧的前半部分,从“高堂庆”到“糟粕忧”。《人生》这本书从《南浦送别》到《一块表》都是不完整的。

刘茜金碧柴记1975 12.23在潮安县冯唐公社西山溪一对夫妇合葬的明墓中发现。正文七十二叶,其中戏曲六十七叶(中间四叶),锣鼓一叶,胜利鼓一叶,散曲七十五叶。正文中间有宣德六年,最后一页有“宣德七年六月”的字样,是明代宣德年间写的。

⑦ ⑧ ⑨刘念子的南戏新证。

⑥黄世忠的《才博琵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