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大开眼戒》

《大开眼戒》是库布里克的最后一部电影,但对于他的突然离世,应该至少还有另外两部(人工智能和拿破仑题材)。《大开眼戒》的思考在于家庭和人,这里的“人”是指人性,即以人的性欲为代表的自然欲望;家庭是人的社会性,它具有人类作为社会安定团结的一员理性和谐所必需的各种人格。这两种人格是有冲突的,简单地反映在文艺作品中,就是“人”想随意性交,而“家”不允许,于是婚外情、卖淫甚至电影中的集体滥交聚会就按需发生了。

这不仅是关于男人的,电影里也是关于这个的。妻子在舞会上遇到海军军官和轻佻的老头,丈夫去嫖妓,去和已婚妇女和孩子厮混,去参加一群淫乱的聚会观光,这是一种天性。

人类社会性与自然性的交融与冲突不断在我们身边上演。社会性可以使社会稳定和谐,产生各种文艺作品,进行发明创造,使社会进步。自然的繁衍能力和满足生理需求以维持心理健康一般不会同时发生。一个人不能同时上班、和同事睡觉、开车,但也有例外。比如电影里,丈夫是医生,偶尔这两件事也能结合起来,比如给一个有钱人的情人治疗药物过量的场景,让病人脱下上衣听心跳的场景。米兰·昆德拉也注意到了这样矛盾的场景,并在小说中进行了描写。

如果这两件事非要矛盾的话,妻子是绝对不会允许婚外情发生的。即使她同情一名海军军官,丈夫也不能容忍妻子的不忠,即使她与一名已婚妇女有染。另一方面,双方都很清楚对方的自然。丈夫在舞会上看到妻子和英俊的老人跳舞调情,妻子也看到丈夫勾搭两个模特。但无论如何,这只是为了好玩。关键时刻需要出示婚戒,以警示他人,尤其是自己,不要偏离。

人是聪明的,作家是聪明的,他们看到了这个矛盾,这个被家庭困住的野兽,于是设计了一个戏剧性的道具——面具,戴上面具,我不是我,老公不是老公,老婆不是老婆,他们是谁?他们是自己的“下半身”,只用“下半身”就能行走、行动、思考。他们把家庭、伦理、工作放在一边。他们戴上面具而不是面具,他们是自由的。这和现在的网络何其相似。每个人都有一个网络ID。登录网络后,我就不是我了。我是谁?我可以在网上留下精彩的文章,也可以随意骂人骂人。

但是,这种自由是看不见的,是隐藏的。当她们找到可能的威胁——影片中的丈夫时,她们用她们认为最重的惩罚,摘下自己的面具,就像在众目睽睽之下脱衣服一样。让白天的君子和晚上的禽兽合二为一,是很可怕的。

戏剧的高潮并没有来到这里。当丈夫受惊后回到家,最后一幕来了,妻子睡着了,他的位置就是面具。老公崩溃了,谎言、真相、人性、残忍终于交织在一起,夫妻真正做到了赤裸裸的对立。他们真的和好了吗?裂缝真的可以补救吗?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我不知道,这一切都不会好。这是文明的不治之症。矛盾解决了,东西就死了。库布里克最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没有答案的拷问,就像他的大部分电影一样。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只能闭上眼睛,避而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