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出生在哪里?

曾伟

公路桥梁专家曾伟是我国公路科学研究的先驱。在参与编制我国12科学计划时,提出要把公路路面列为重点之一,推动了我国公路路面的科研工作。对于公路桥梁建设,他首先引入了板壳结构,减少了桥梁的钢筋用量。为了充分发挥旧桥的作用,提高其使用能力,对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他提出要开展大跨度桥梁结构设计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主张发展钢结构桥梁,并亲自投入研究工作。他推动了中国公路建设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发展,大型桥梁的建设。他重视培养人才,以身作则,堪称典范。

中文名:曾伟

别名:曾景贤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省昌乐县

出生日期:1913 1.8。

职业:公路桥梁专家

毕业学校:北洋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代表作品:公路双曲拱桥上部结构设计计算等。

学位:工学学士、土木工程硕士、博士。

简历

1913 1.8出生于福建省昌乐县。

1935毕业于北洋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36获得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1936-1938在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65438-0938,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师。

1938-1939任重庆国民政府交通部公路总局副工程处。

1939-1946中央理工学院、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1946-1947北洋大学教授、土木工程系主任。

1947-1949担任台湾省大陆工程公司总工程师。

1950-1951年天津北洋大学教授。

1951-1954担任东北人民政府公路总局一级专家、总工程师。

1954起,历任交通部公路总局副总工程师、公路研究院副院长、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交通部科技局总工程师、公路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0-1986担任国际RILEMLTO/45委员会通讯委员。

1983-198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工程鉴定组成员。

1983-1988曾任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委员、工程建设审查组成员。

1983 ——中国科学院土木工程学科组成员。

人物体验

曾伟,原名曾景贤。1913 1.8出生于福建省昌乐县。曾伟童年时随父母过着从东北到西南的流动生活。1922他9岁的时候从四川到北京,住在叔叔家。在北京汇文小学毕业后,他进入汇文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然后进入哈尔滨东铁徐工职业学校初中学习土木建筑技术。1927,学校更名为东部特区第一高级工业学校。1931,曾伟以优异的成绩被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系录取。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流亡北平,他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1935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并于1936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当时美国的高速公路正在发展,土力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他接着读博士,主修结构工程,第一副修公路工程,第二副修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实业救国”的意识促使他选择了改造社会和自然的道路,从而为他从事桥梁和公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1937 11他的父亲被调到广西主持盐务稽核。在从湖南到广西的路上,他的车在过零陵渡口时发生车祸,父母双亡。得知噩耗后,曾伟没等博士论文答辩,于2月1938匆匆回国参加葬礼。当时重庆国民政府不搞建设,他只好走教学生活这条路。先是受聘于湖南大学,后在侵华日军轰炸湖南大学长沙校区时,湖南大学迁至湘西辰溪。为了弟妹的教育,曾伟接受了老师茅以升的安排,到重庆国民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司工作。后来进入交通部高速公路综合管理处工作。因为不习惯守着办公桌,又没有技术活干,他还是回到了教育领域。

65438-0939,重庆中央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系主任。由于生活负担过重,曾伟在重庆的几所大学任教。直到抗战胜利后,他的四个弟妹大学毕业离校,最小的妹妹考上了上海医科大学,他才离开了四川。

1946,申请回北洋大学,任土木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秋,在同学开办的台湾省大陆工程公司担任总工程师,从事一些民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1949年初,他离开台湾省去了香港。在香港,他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决定回国参加建设。他在165438+10月期间从香港回到天津,再次回到北洋大学任教,结束了半生彷徨的历史。

1950他回到北洋大学后不久,东北人民政府公路总局与交通部联系,邀请他到沈阳参与浑河、太子河两座大桥的方案设计。他提出了修建钢筋混凝土梁式桥的方案和就地取材通过养护改善路面性能的措施,均被采纳。1950年底,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东北公路总局邀请他再次前往东北,商谈千千公路桥梁的恢复建设事宜。向交通部报到借调北洋大学后,留在沈阳以专家名义主持千千公路桥梁建设。参考苏联战后修复桥梁的经验,他将沈阳受损的浑河钢筋混凝土悬臂桥从水中吊起进行修复,赢得了时间和应用效果,为国内首创。他经常深入现场,和干部职工一起工作。他受到交通部苏联专家的高度赞扬,推荐他担任东北公路管理局总工程师。

在东北期间,他主持修建了沈大、盖庄、沈安公路。在建材匮乏的情况下,他用碎石铺筑级配路面保持通车,在沈大线上修建了自行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双梁桥,在吉林松花江大桥上使用了射水沉桩。1953期间,他在修神府黑路面公路时,首次使用国产沥青、煤沥青、油页岩渣。这些在当时都是国内首创。上世纪50年代,全国都在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基建管理的经验被引入中国的公路建设,他也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他能够与苏联专家进行认真的讨论,而且他与他们的关系很好。1954年调任北京,任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公路总局副总工程师。1955年,在南昌八一大桥修复过程中,他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板与钢桁架相结合的方案和预制浮箱加固桥墩的方案,均得以实现。这种组合钢桁桥是当时的最新技术。1954年底参加康藏青藏(当时只是简易公路)在拉萨会师通车仪式。格尔木随施工部队行军,一路在高原扎营。顺便完成了途经地区青藏公路常规建设的前期踏勘任务。

1956年,中国编制了《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规划》。主持编制公路科学规划,参与交通、建筑学科规划。在规划工作中,考虑到畅通的交通条件会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曾伟提出将公路路面作为规划发展的重点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公路路面科学的起步和发展,使我国一批人潜心路面研究,并购买了一个。

同年,交通部成立公路研究所筹备处,5438年6月+10月任所长、副院长,走上公路科研之路。虽然从65438年到0957年反右后在坎坷的道路上度过了20年,但他仍然竭尽全力建功立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了年近七旬的曾伟又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右派问题也彻底平反了。从1980到1985,先后三次赴苏联东欧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虽然他在美国、日本、东欧有很多亲戚,亲戚也希望他留在国外安享晚年,但他对中国的公路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这使得他无法留在国外。甚至在1979、1985在美国探亲期间,通过各种关系走访了美国的一些公路科研机构,收集了大量国内没有的科技资料。在他回国的行李中,有几十公斤的书籍、杂志、大量的散文集和成套的检测报告。回国后,他把这些资料放在桥涵研究室的公共书架上,供同志们查阅。1986加入中国* * *生产党,1992被中央国家机关授予优秀* * *生产党员荣誉称号。1990 65438+10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五版刊登了一篇通讯《这里风景独好》,报道了他选择* * *资本主义生活道路的历程。这位80岁知识分子的一生并不平淡,而是一种执着追求的一生。

曾伟曾担任过多个社会职务,包括中国公路学会理事、名誉理事、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学会名誉理事等。

字符贡献

曾伟为我国桥梁工程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装配预应力技术是现代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发展趋势。曾伟参与编制中国12科学计划时,将预应力和装配列为结构工程的发展原则。中国公路第一座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试验桥(位于原卢沟桥以西永定河上)是曾伟在1956中根据这一原理提出的。起初指定公路研究院筹建处黄文吉、夏家邦等技术人员做技术准备。后来在交通部公路总局和北京市的支持下,由公路设计院和第一公路工程局共同完成设计和施工。当时是引进苏联的先进经验。但由于国内钢材缺乏,预应力设备水平较低,无法推广,以至于这项技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在高速公路上发展起来。直到1964,他通过主持河南省公路设计工作的学生,将中国第一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形刚构桥(武陵渭河大桥)安排在河南省地方铁路上,由交通运输研究院桥涵研究室工程师周峰承建。这座桥完全是由我们自己的设备和技术建造的。

他还组织了胶合木桥的研究,在福建建了一座胶合木桁架桥,由于防腐技术差,只用了不到十年。当时苏联提供的石拱桥标准图最大跨度只有16米,包括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在内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标准图也受到条件限制,无法广泛使用。那么,中国桥梁建设的出路在哪里?这是曾伟当时日思夜想的问题,而他最终找到的唯一可行的答案就是走中国自己的路。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认为要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用的钢材还是要进口,但是用的比例不大,水泥可以在国内生产。所以他下大力气研究钢筋混凝土刚构桥和拱桥,博士论文就是以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共同作用为研究对象。但回国后,他看到这项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远远落后于旧中国的建设。在实践中,他发现拱式结构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民间也有丰富的建造拱桥的技艺。已经使用了1300年的赵州桥,在当时无疑是世界一流的。即使用现代结构理论分析,这座千年古桥也近乎完美。65438年至0956年,曾伟安排杨高中研究中国特别是南方石拱桥的历史经验,石拱桥简洁轻巧的科学依据及其对软基的适应性。虽然这部分工作在反右派斗争后未能继续,但这座传统拱桥在随后的群众筑路高潮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于缺少钢材和水泥,木桥难以持久,于是石拱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大规模拱桥修复的基础上,曾伟接受了用小石混凝土毛石建造一座拱桥的实验研究任务。他与湖北省交通厅合作后,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并获得了完整的数据,提出了这种砌体强度的数值依据,并编入《石拱桥设计规范》,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用很少的成本提高了当地材料的利用价值。

1962年,湖南省开始在石台上重建大量木桥面的危桥。此时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木质甲板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原石桥台适合梁式结构,但当时只有苏联和仿苏联的装配式T梁和板梁的标准图。根据这些图纸,不仅用了大量的钢材,而且预制构件的吊装重量很重,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大型的运输和吊装设备。针对这种情况,曾伟提出将整梁拆成部分,主梁和面板分别预制,运到现场后再拼装,桥面略弯以节省钢材,构成“少筋微弯板组合梁”的结构。这种结构用钢量少,适合标准化生产,便于制造、搬运、吊装和安装。在曾伟的指导和参与下,通过实验室足尺模型试验和现场实桥反复验证,确定了这种结构型式。是一项有理论和科学依据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独创,也开创了我国公路桥梁按极限状态设计的先河。这种新结构出现后不久便如火如荼地传播开来,不仅用于危桥改造,还用于许多新桥,不仅用于中小桥梁,还用于宽浅河流上长度超过1000米的梁桥。短短几年,全国各地建起了几十万延米。

从1972开始,曾伟参与指导双曲拱桥的设计和理论研究。他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具体的试验和野外作业,获得了直接的第一手数据。他撰写的《公路双曲拱桥上部结构设计与计算》一书,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桥型从多年的实践到理论阐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双曲拱桥的出现,使中国的圬工拱桥在无支架拼装的施工技术上站在了世界的前列。由于它大大简化了运输和吊装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方公路桥梁的建设,使得双曲拱桥在全国遍地开花。“双曲拱桥的科学研究”获1979国家科学大会奖,“公路双曲拱桥推广”获1985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伟是获奖者之一。在双曲拱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曾伟提出了“刚架拱桥”这种新桥型的概念,这种桥型在整体功能上更轻、更简单、更清晰。这种以拱为基础,与斜腿刚架固定连接的结构的设计计算,涉及高次超静定问题,手工计算无能为力。所以“刚架拱桥”是曾伟的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包括计算机和空间结构分析。刚架拱桥结构轻巧,用钢量少,受力构件布置合理,充分利用了材料的拉压弯曲性能,很多地方外形美观。

钢筋混凝土梁板预制组合结构是曾伟长期科研的重点。他指导研究人员和他的研究生连续几十年研究公路桥面,研究成果不仅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桥,还应用于双曲拱、桁架拱、刚架拱等桥型。研究工作在理论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板的非线性计算和分析中,它比国外常用的屈服线法前进了一大步。移动荷载和集中轮载作用下桥面的性能和应力的分析计算,国内外以前很少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1991年出版了《新型公路桥面》一书,收集了他主持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有数十万座桥梁投入使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加,车辆荷载的增加,使用多年的旧桥和按较低标准设计的旧桥能否承受更大的荷载,能承受多大的荷载,是关系到大量旧桥能否继续使用的大问题。近年来,他指导研究生在非线性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研究材料在线性变形阶段后的性能,探索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潜力。这项研究工作将使许多旧桥获得新生。

曾伟作为课题组顾问,为建立我国公路桥梁现代化管理与评估系统(CBMS)建言献策,改变了过去公路桥梁没有系统档案的落后状态,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网络,可以直接查询每座桥梁的结构、经济指标、维修历史和存在的病害,并能自动评估桥梁的使用状况,提出加固对策。

为职业培训人员

从1938开始,曾伟在教学、设计、施工、科研等岗位上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他是公路行业基础理论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的技术专家。他一直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为没有合适的配套人才,一切工作都做不好,甚至做不到。所以,从抗战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上,他都不忘培养人才。

1939在重庆中部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教学中带领学生参加实际工程实践。后来,这所学校设立了一所五年制学院,名为中央工业学院,招收初中毕业,五年内完成大学同一专业主要课程的学生。该校毕业生不仅理论水平高,而且实践能力强,很受用人单位欢迎。曾伟50年前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实践,对以后的工程建设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值得推广。

50年代初,抗美援朝时期,他不仅承担了东北公路修复的繁重任务,还抽出时间举办技术培训班,帮助技术骨干提高专业水平。后来他在东北公路管理局任总工程师时,发起成立了正规的东北交通学校。东北交通学校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培养公路人才的专业学校。许多早期毕业生已成为公路行业不同领域的高级技术骨干和重要岗位的管理人员。

从1938开始,他的教学对象包括中专生、专科生、大学生、研究生,这也是他拥护成龙的教育思想的体现。70年代末,国内公路行业的中专、大专、大学教育已基本达到一定规模。考虑到经济发展肯定会对公路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曾伟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公路行业的专业教育,培养理论功底更深的研究生,让成龙的专业技术团队适应公路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通过他的创造性和反复努力,公路科研单位开始招收研究生,使科研单位有了高素质的后备力量,使一些合格的在职科技人员进一步提高,也促进了科研部门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曾伟的不断努力,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成立了研究生部,国家教委承认公路科学研究院为道路工程与桥梁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在此之前,为支持公路行业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他牵头担任Xi安公路学院研究生导师,用几年时间培养了一批研究生,为Xi安公路学院率先设立公路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创造了条件。

曾伟仍为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始终注重培养和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几十年来,所有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无论是工人还是工程师,都是他教出来的。从结构理论到施工技术,他都能给前来咨询的人满意的答案,甚至有些年轻人在阅读外文资料时,也要从不同角度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所以大家都夸他教学不倦,平易近人,有问必答,毫无保留的好作风。

曾伟在工作中处处表现出务实精神,在教育培养技术人员和研究生方面也用务实精神感染了身边的同志。上世纪70年代初,曾维刚从五七干校调回交通部研究所。他承担了双曲拱桥的实验研究任务。“文革”破坏后,公路研究既没有设备,也没有助手。他只好借用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室布置试验场地,临时找了几个老工人和年轻同志组成实验组。为了进行实验,当时已年过六旬的曾伟不仅亲自设计模型,还亲自跑材料、跑设备、借仪器。从做模型到启动试验机,他爬上爬下检查,做记录。他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所有参与实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都被感动了。齐心协力完成实验任务。从1973到1978,为了研究双曲拱桥理论,他在巫溪县交通局桥梁厂待了6年。在工人和技术人员面前,他没有架子,务实肯干,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帮助大家提高素质。这家桥梁厂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桥梁公司,承接省内外和国内外的桥梁工程业务。谈到今天的发展,他们还念念不忘曾伟同志给他们上的技术和道德课。对于自己的研究生,他也是有求必应,悉心指导,不仅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还关心他们政治上思想上的进步。曾伟不图名利,为公路交通事业努力奋斗的精神,为公路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主要论文

1主编曾伟。公路双曲拱桥上部结构的设计计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0。

2曾伟,黄文姬。介绍一种桥面板。公路杂志,1982(2)。

3曾伟、黄文姬、王丽云。少肋少腋板桥研究。公路交通技术,1982(1)。

4曾伟,黄文姬。预加固钢筋混凝土桥梁标签的性能研究。北京:外交与结构工程学会会报,第1卷,1982。

5曾伟、蔡。现场测试和分析服务。框架拱桥。Buddist:RILEM-ACI国际研讨会结构的长期观察,会议录,第2卷,1984。

6曾伟,蔡,黄文吉,等。预制刚架-板壳拱桥-试验、分析与施工。莫斯科:国际会议论文集85,1985。

7曾伟,大跨度桥梁结构形式与设计理论研究。北京:交通科技发展战略论文选,1987。

8曾伟,黄文吉,王雨辰。新型公路桥面板。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