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要素中情节意味着什么?

情节是小说的另一个基本元素。情节对于所有叙事文学作品来说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相比较而言,情节在不同种类和体裁的艺术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比如叙事诗虽然有情节,但更注重抒情性,所以情节相对简单;叙事散文也有情节,但往往夹在叙述和讨论之间,所以情节不需要完整;戏剧和电影都离不开剧情,但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剧情设定必须相对集中,无法在纷繁复杂的剧情中刻画人物。相比之下,传统小说的情节完整、复杂、多样。跌宕起伏的剧情不仅能引人入胜,还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也是展现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生动深刻的情节成为小说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的情节一般需要曲折,经典小说的阅读大多是先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有关。《三国演义》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作者善于设置情节,使故事环环相扣,相互重叠。比如长坂坡一战,刘备被曹骏大败而散,导致了赵子龙独骑救世主的精彩剧情,再到曹骏被围的险象环生,直到张飞勒住缰绳站在桥边喊退八十万曹军,最后是有勇无谋的张飞巧妙设计断桥,狡猾多疑的曹操领兵追赶,诸葛亮出兵迎敌。剧情环环相扣,波澜反复,错落有致。小说的情节也要求真实感人。真实是小说情节的基础。虚假的情节会极大地伤害读者的审美感受,甚至当读者发现作品中的某个情节或某个细节是凭空捏造时,他们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相反,只有通情达理的情节才会深深吸引读者,让读者带着敬佩的心情接受小说家的思想和意图。中篇小说《人到中年》是新时期文学作品的代表作,真实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的艰苦生活和他们美丽的心灵。小说中的女医生陆文婷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她有精湛的技艺和高尚的医德,但生活对她很不公平。作品通过这些感人的情节和细节,刻意挖掘生活内幕,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感人的知性艺术形象。小说的情节也要求有寓意,有深度。小说家往往运用概括、暗示等多种艺术手法,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用有限的情节表达广泛而深刻的内容,让读者品味作品中蕴含的深刻而有意义的思想和含蓄深刻的寓意。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的情节再简单不过了。无非是讲老渔夫圣地亚哥和鲨鱼搏斗的故事。剧情单一,直白。但作者刻意简化的故事情节蕴含着发人深省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刻画了一个对命运百折不挠、精神上永不放弃的人物形象,使这部小说充满了悲壮的诗意,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和有力的震撼,领悟了作者的寓意:只要有永不失败的意志,人就永远不会失败。显然,情节作为小说中人物的动作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