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备三个小时的演讲?

如何准备三个小时的演讲?

你知道如何准备一个三小时的演讲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如何准备三个小时演讲的知识。欢迎阅读。

1.演讲的主题是个大问题。

演讲的主题当然是“基础教育改革”,这是个大问题,也是个大问题。有两个困难。首先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第二,家长和老师很难认可学习和教育,最难的是认可人。

这个演讲主要针对第二个层面,对人的认知。因为这个主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教育的本质,关系到在场所有人的切身利益。

更进一步。演讲更具体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文化上,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强势文化。大为的母校,清华的校训,“君子好天自强不息,君子好地形以德载物”,出自易经,是一种强势文化。《道德经》“胜者强,败者强”,是一种强势文化。所以我推断中国文化对大众最实用的部分就是强势文化。

从幼儿的行为倾向、天性和内驱力来看,他们想和成年人一样成为“巨人”和“神”,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所以,坚强是人的生物本能。孩子自然处于自强不息的状态,他们自然有强大的心智。正如《道德经》所说,“德厚于子”。

问题是,在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提升的过程不断被打断,最后偏离,最后被遗忘,这是大多数人的命运。那么,强者之路是怎么被打断的呢?怎么恢复?

尤其是在21世纪,人类的生物差异即将到来,在这个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不平等的时代,自我提升的问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迫切的。

2.这篇演讲内容丰富。

这个讲座有录音录像,把它变成文字需要3万字。

下面简单回顾一下内容,方便上课的同学复习,读者参考。

涉及的核心概念和模型有:人格四级模型、心智胚胎、强文化模型、复利定律、指数增长、极限(极限、上下限)思维、无忧学习。

演讲涉及的人物和书籍如下,供大家参考。

美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他的哲学故事在美国家喻户晓。我看过这本书的英文版,是从北大图书馆的保存阅览室里借来的,是复印的。

我见过的最好的中文译本的标题是《探索之思》。90年代是理想主义高涨的时代,一群年轻的理想主义者把这本书翻译得很精彩。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哲学入门,没有之一。这个译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不是其中之一。

威尔·杜兰特的另一部代表作是11卷的《世界文明史》。英语国家的人们已经等了40年,才能看到全套的书,得到一个全景。

在这个系列最早的一卷《东方的遗产》中,1936完成这一卷的杜兰特仿佛在时光机中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几乎一字不差地成为现实。

这套书太大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他的小册子《历史的教训》。是杜兰特历史观的高度浓缩版。

老子的《道德经》、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康德的《论教育学》是本次讲座引用频率最高的著作。

这三本书比较难读,内容对大家比较重要。在未来,每本书都是一个系列。

以下三本书可以算是小说。核心是了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当代科技和商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库兹韦尔奇点临近。

赫拉里的《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

人类社会各方面的指数级发展势不可挡。

所以,从成长的本质来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指数型成长和非指数型成长。成长的核心是知识和技能。

其他涉及的人物和书籍,更多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可以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找到。我会一个接一个地释放他们。

讲座中提到的学校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之前都没有展开过。

第三步:第一反应

第一次休息时,学生普遍反映跟不上我的思维和逻辑。讲座所涉及的概念、模型、书籍、问题,数量众多,博大精深。

我的回答是。我哥哥邀请我去演讲。我的责任是告诉每个人什么对你最重要。多少能接受,排第二。

我们只需要对相关的问题、概念、模型、事实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知道它们的存在,并且非常重要。既然同学们都关注了我的公众号,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陆续呈现相关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家都提前做好了准备。

后半部分开始,每个同学都复习了前半部分记录的重要概念和模型,即思维框架和思维工具。每个人记得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很强的理由为自己记录下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所有学生的记录加起来占了我说的80%。

这个事实说明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

4.难忘的瞬间。

后半段讲了道德经里的一段话。

“因此,我迷失了方向,变得贤惠了。丧德而后仁。义前失仁。不忠而后礼。夫忠薄乱。”

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和生物学的大量证据告诉我们,人是天生的道德生物。这清楚地印在我们天生的神经结构中。神经系统中的“道德回路”就是证明。

但在现实世界中,道德、仁义在人群中已经是极高的了。而且含义越来越复杂,往往是一种遥远的谈资,而不是一种很强的文化方法。

《道德经》描述的是大多数人堕落的历程。虽然《道德经》中提到的道德,在意义上远远超过了世俗世界的伦理观念。

讲到这部分内容时,一个女同学叫了一声。

大家都以为出事了,演讲被打断了。很明显她被刚才的内容打击了。

让我们笑完,继续主题。

5.传奇。

演讲结束后,大伟简单介绍了我的简历。几个同学惊呼,如果我早知道这些传说,刚才就听得更仔细了。

大伟提醒我在以后的演讲中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课程。

我笑了。

我常常忘记我是一个传奇。

其实你也是一个传奇。

你指的是这篇文章的读者和所有人。

只是很多人忘记了自己的经历,忘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6.如何记住大量的内容?

下课后,一个男同学阿声问:

核先生,你在讲座中引用怎么能记住这么多东西?

我告诉他一个事实和一个观点。

我研究过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超过200遍,这是事实。

尼采提出了一个观点,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我们反复思考过的东西。”

大学的时候看了一本书《论世界名人读书》。除了这句话,其他内容我都忘了。因为这句话包含了“绝”字,所以不仅深刻,而且有力。这句话不仅是一种观点也是一种方法,是一种高端的学习方法。虽然,后来的几年我带着遗憾和遗憾找到了。

另外,我分享了一个感受。

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曾经学习过一种知识和技能,如果他对学习和提高的整个过程有深刻的理解,那么他在其他知识和技能上也有很大的造诣。原因是这个自我认知和元认知的过程赋予了他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反之,就很难了。我们看到很多人只能擅长一门学科。一种情况是他们主动选择深度课程,达到巅峰。另一种情况,没有迁移能力,被动限制在一个门内。

7.如何准备三个小时的演讲?

昨天早上,我在写稿子。讲座是前一天宣布的。只是睡觉前和去工大的路上脑子里想了想,没有写讲座提纲。

这次演讲完全不在讲稿上。

这就是盛一直问我记忆力的原因。即使在餐桌上,他也继续问问题。

其实并不神秘。

我大学时读过杜兰特的书。

大学时也读过《道德经》。

《童年的秘密》是在研究生期间研究的,也写了相关的著作。

相关话题,作为爱好,想了10年。

准备一场演讲真的需要很多精力和时间。大学的时候,我在“科学组”社团准备报告。PPT不知道修改了多少遍。甚至在澡堂洗澡的时候,我都惊呆了,一大群想法在我脑子里盘旋。

但是,越晚,准备时间越短,就越容易。

因为,有些人总是在准备。

这样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