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简史主要有哪些内容?

《万物简史》内容简介:比尔·布莱森是一名旅行作家,他想到写《万物简史》的时候正在飞往某个外国目的地的途中,他从机舱的窗口看出去,看到下面的月光海景时,一个念头在一瞬间闪过他的脑海,“带着一些不舒适的压迫感”,他说,“我竟然对自己将要一直生活在上面的惟一一个星球所知甚少”。例如,他不知道为什么海水是咸的而内陆湖不是;他不知道地球有多重,或者怎样才能找出这个答案:蛋白质是什么?一个原子有多大?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对这些知识连最模糊的一点概念都没有,因此他开始对各种科学进行探索。他花了3年多时间来读书看报,寻访那些很有耐心、德高望重、愿意回答许多特别问题的专家之后,出版了《万物简史》一书。

该书内容丰富,几乎是上天入地无所不包,让读者在读后有一种纵横于大千世界遍览万物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表面上看,似乎作者是在有些随心所欲地侃侃而谈,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但实际上,全书却是有着鲜明的线索,即围绕着对宇宙和地球以及生命的发展演化的自然史的回顾,穿插了人类认识自然的科学史,在介绍人类到目前已经取得的关于自然界从微观到宏观、从无生命世界到生命世界的重要知识(甚至包括了许多最新的前沿知识)的同时,也介绍了人类认识这些知识的过程。

书中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与奇妙的时刻,引用了近年来发现的最新科学史料,几乎每一个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惊人。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起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坦博拉火山喷发引发的海啸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是千奇百怪: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步;发现第一批陆地动物甲龙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学家贾维克居然数错了手指、脚趾的数量,还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让别人看……比尔·布莱森似乎天生具有将枯燥的东西讲得引人入胜的天才本领,在《万物简史》中,他用漫谈的方式,通过讲述各种历史逸事把难懂的科学概念写得生动有趣,在作者笔下几乎每一个科学历程都充满了令人惊奇和感叹的事实。

比尔,布莱森在《万物简史》中介绍了宇宙哲学、古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气候学、地质学的基本常识以及许多其他的知识,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科学分支,以“万物”为名,绝非虚言。与《十万个为什么》这种分门别类、按条讲述的科普书相比更为生动,使那些细碎的科学知识读起来有信手拈来的感觉,且在作品内在逻辑的严密性的把握上,拥有一种把各种分割的领域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是很多专家无法匹敌的。

此外,本书在讲述科学的奇迹与成就的同时,还浸润着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古命题作了极为精当的阐释。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宇宙万事万物和万千生命比以前有更多的了解,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万物简史》最大的特点就是,通篇把人类认识自然界这一过程与自然界自身的不可思议结合起来说,这样既没有贬低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也会令人有一种敬畏自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