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对上海人戏剧的评价
继北京人在纽约之后,反映中国留学生命运的电视剧《上海人在东京》第三年再次走进北京人的家庭。说《东京上海人》不合时宜,并不是说该剧的思想内涵和情感特征属于文本,而是《东京上海人》在不恰当的时间上演了。第一,就剧情而言,类似的经历在中国流传已久。即使是没待过学的人,也会从各种提示或指南中了解到,中国很少有这样的故事。第二,该剧在北京上演时,是国奥队打入亚特兰大的入场券。他们怎么会有心情看呢?所以这是两个不适。《上海人在东京》还在北京演,北京人可以打起精神看看结局,但留学生不是“洋劳工”,中国人的骄傲不应该是外国人的苦力。留学生题材的作品不应仅仅停留在纪实层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精神价值有待发掘。观众对这个可能比对“工作”更感兴趣。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掀起“留学生文学”热潮,让国内读者了解了“出国打工”,却没有看到留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李周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和曹桂林的《纽约的北京人》都渴望告诉国内读者一个道理:留学与否并不重要,钱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一切以金钱衡量人的价值的西方社会。与前几代留学生相比,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这一代留学生给人的印象是太公事公办,太书生气,个人喜怒哀乐太多,民族大义太少。《东京上海人》除了地点和角色的变化,并没有超越同类小说和剧本的主题:依然是小主题,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