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生喜欢敲cp?

那些执着于拿CP的女生是什么样的?90年代怀旧武侠剧中的情感启蒙。

前几天,我无意中在微博上看到了龚慈恩的自拍。她被诬陷和姜大卫在一起。美女奄奄一息,睁开眼的龚小姐完全失去了神采。大侠老了,花白的头发配上黑框眼镜,成了老爷爷的风。

这一天是姜大侠的生日。突然,我好像触动了时光机的开关,久违的记忆雪崩般涌来。90年代的怀旧武侠剧《雪神剑》再一次打动了我的心。

二十年前,我痴迷于这部剧。剧中冯谖CP的虐恋让人欲罢不能,爱与不爱的思想像一个伪哲学命题一样折磨着观影少女的心很久。

雪神剑是台湾省亚视1997出品的大型武侠剧,改编自卧龙生的《江雪玄霜》。在亚视日渐式微的情况下,它被用来对抗同期的TVB“龙八支”。因为后者的强大影响力,神剑雪花在这场对抗中落败,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还好这两部剧是我的最爱。

它的故事发生在南宋末年,讲述了三代女巫与武林正道的恩怨。其中,第二代聂小凤和罗璇的故事最为曲折感人。

聂小凤是女巫聂玫娘的女儿。聂玫娘在剧集开始时被武林人士围攻,最终死去,留下了她的孤儿小凤。罗璇是史丹神医,一心为道,常年隐居在哀牢山。他天生富有同情心。为了救小凤,他在众人面前立下庄严的誓言,收聂小凤为徒,带她回哀牢山教书改造。

小凤一天天长大,变得妩媚动人。因为和师父朝夕相处,小凤暗恋。看到一知半解的师父,少女的天真也在他心中激起波澜,师父开始刻意疏远和冷落小凤。

而坚强倔强的小凤却更加热情地示爱,导致矛盾的刺激。小凤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离家出走,罗璇急忙寻找,不料被一条毒蛇咬伤。他们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这时罗璇的注意力大大下降了。后来师父陷入自责与自尊的道德枷锁,对小凤不理不睬,最终导致聂小凤走上了一条血洗武林的复仇之路。

聂小凤一直渴望师父的爱,能永远陪在她身边。她一生都被爱情所束缚。罗璇,这位大师,显然曾经似乎迷恋过。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不小心跨越了师徒的界限,但一觉醒来,却是全然无情。他用“忘记”来惩罚自己,把这种痛苦强加给小凤。

罗璇看似深情、无情、无情,但他是世界上最富有同情心的人。他的禁欲,他的痛苦,他的诡秘的爱情,让整部剧充满了纠结,遗憾和悲伤,会持续很久。

那时候没有娱乐八卦,跟朋友聊的最多的就是电视剧。我们争论罗璇爱不爱小凤,我们争得面红耳赤,乐此不疲。

我们虽然年轻,却不知道什么是爱。

爱不爱这个问题太难了,甚至比考试还难。试卷上的每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但是没有人能替我们回答爱情这个问题。它像一根刺一样卡在我的喉咙里,我下不去,上不来,就像《神剑雪花》主题曲里唱的“我爱不了,我忘不了”。

但我不会放弃证据。我深信孩子是不会说谎的,于是和隔壁六七岁的姐姐讨论了这个哲学伪命题。问完问题,姐姐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她语无伦次地重复电视镜头。

后来,我还是很不解。我问过很多人,他爱她吗?人们告诉我,宣爱凤凰。我一次次确认,一次次给自己信心。

爱情似乎来了,鹅却过得无影无踪。我们很傻,把自己代入剧中人物,沉迷于疯狂。

二十年过去了,一起讨论剧情的小伙伴已经成双成对有了孩子,我的眼睛和眉毛也有了中年小凤一样的细纹。爱与不爱的问题,卡在了当年的时空里,得不到答案,成了我心中永恒的执念。

他们的爱恨情仇在我们的现实中没有参照物,在影视剧中独树一帜。有人把它比作《洛丽塔》的故事,也有人搬出杨过和姑娘,华和白,但这些原型都不是他们。

20年后回头看,不同的理解是:电视剧里关于冯谖CP的镜头少而珍贵,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转身,每一段对话,从不拖沓,从不冗余。因为少,所以给了我们足够的留白和想象空间。你以为你执着的是那个答案。事实上,也许你沉迷于自己想象中的爱情。

我们想象中的江湖,一生只为一个人。一旦我们过了海,我们就死了。

可能这就是谈恋爱吧。

谈恋爱的感觉真的很神秘。《如履薄冰》在2011播出的时候,也诞生了一大批龙氏的CP粉丝。他们线上线下聚在一起分析讨论,一直保持清醒,直到吴奇隆和刘诗诗正式宣布恋爱,一切终于如愿以偿。

几乎每一部热门爱情剧的诞生都会诞生一对CP,在微博、贴吧形成各种CP阵营。豆瓣上还有个CP瘾戒群。无数人在从CP中汲取多巴胺,提醒自己戒掉。CP的吸引力就像鸦片,越吸越上头。

除了电视剧,综艺节目也有丰富的CP。江苏卫视的爱情真人秀《我们相爱吧第三季》诞生了考拉CP,一度长期占据微博CP榜首。每次潘玮柏和吴昕在同一个盒子里,都会有无数的尖叫声。

女生在她们幻想的爱情里,拿着糖果,自我满足,疯狂的呼唤着自己心中的CP。爱上别人带来的精神愉悦,就像一次次初恋的羞涩。

丁香医生曾经在微博里发了这样一个动态:快乐的三种方式:花钱、带CP、吃火锅。莱拉博士以一种戏谑的方式讲述了当今许多女孩私生活的真相。为什么女生会沉迷CP?大概有以下几种心理:

1.向往更好的生活

荧幕上的故事总是离奇多彩,爱恨情仇,与生活中的琐事完全不同。这种生活和情感,就像诗歌和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远方,每天想起来都是美好而满足的。想象太美了,我们根本不想醒来。

2.情感的寄托和延续

所有的故事都会结束,电视剧会结束,电影会结束,综艺会结束。故事戛然而止,但我们的内心依然沸腾。故事的结尾,是失恋剧迷的开始,激情满满又无处倾诉和发泄。于是,他们把感情延伸到了戏外,关注明星的一举一动,聊天安慰躁动的心。

3.自我投射和替代

我们经常拍CP是因为剧中人物关系展现出了能引起我们* * *的一面,赢得我们的认可。这些相似之处让我们与剧中人物重叠,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剧中,体验剧中人物的跌宕起伏。比如,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可能更容易被代入灰姑娘的故事。

4.群体的归属感

拿CP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一个群体的狂欢。CP粉丝聚在一起找糖分享。他们参与的越多,得到的信息就越多,得到的糖也就越多越甜。团让CP粉对内心的感情更加坚定,这也促成了CP粉的坚持。

5.自我价值的提升。

今天,偶像化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喜欢。除了周边付费,支持代言,粉丝还会想尽办法进行素材再创作,修图,剪辑视频,手绘,创作粉丝小说等。CP粉丝非常喜欢所有的糖果放在同一个盒子里。在创作中,他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技能,也获得了同龄人的认可和好评,自我价值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