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鲁迅《药》的主题

医学,写于1919年4月,是鲁迅《呐喊》的第三篇。现被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选用。然而,对医学主题的理解一直存在争议。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版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承认,“于霞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华老栓作出的牺牲,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了唤醒人民摆脱封建阶级精神毒害的重要性,启发人们去探索拯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2004年版的教学参考书,引用了鲁迅和孙伏园作为主题,即“医学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换句话说,革命者的悲哀是由群众的无知造成的;更直接的是,革命者为无知的群众牺牲,他们不知道这种牺牲是为谁而牺牲,却因为自己愚蠢的见解而认为这种牺牲可以享受...“教职员工的观点决定了近20年来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向。

在两本教学参考书中,从解释的角度到结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视角从“于霞”变成了“群众”,结论从“揭露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变成了“群众的愚昧造成革命者的悲哀”。我觉得1987的版本有点偏颇,因为全文没有任何关于脱离群众的革命者的内容。相反,于霞在监狱里对囚犯的宣传,更多的是因为喝茶的人不了解于霞的宣传。2004版的表述过于简单,只概括了医学的思想内容,没有概括其思想原因和意义。那么医学的主题应该如何概括呢?

“药”的英雄

要准确概括医学的主题,首先要确定谁是与主题相得益彰的主人公。

关于“谁是英雄?”对这个问题一直有异议。如果有人觉得是华老栓;有人认为这是革命的于霞;有人认为有两个主角,花老栓和于霞;还有人甚至认为没有主角。

因为本文利用花老栓买药、熬药、让花小栓吃药来推动剧情发展,从而引出饮茶人谈论药的情节和吃药的效果。虽然谈药的情节和吃药的效果并不是花老栓主导的,他只是茶客谈药的引子,但他的茶馆为茶客提供了一个谈药的场合。毕竟小说以华老栓买药心切为开头,以华老栓买的药——人血馒头为交叉点,将华与夏有机结合。华老栓是一个勤劳善良节俭没有觉悟的劳动人民。他在镇上开了一家小茶馆,整天勤奋工作,即使熬夜也不肯休息。他爱他的儿子。为了给儿子治病,他省吃俭用,拿出一包积攒下来的洋钱给儿子买药,相信了人血馒头能治病的迷信邪说,为能买到这种药而感到“神清气爽”和“幸福”。他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对革命者的牺牲毫不关心,更不理解,表现出他的无知、麻木和愚昧。华老栓看似是一个诱导者和参与者,但他实际购买和使用毒品的行为比喝茶的人谈论毒品的行为更为严重。鲁迅的本意不是写一个人的愚昧落后,而是写群体的愚昧落后和对革命的不理解。

于霞是辛亥革命中的革命者。他决心推翻清朝,坚定不移地进行革命,并被监禁直至死亡。其实他就是华老栓要买的药,和“华”和“夏”有着血脉的联系。于霞从未在小说中出现过。他的事迹因为中国的老人买药,被喝茶的人从口中说出。于霞的悲剧在于他试图拯救群众,但群众不理解他,反而拿他的血馒头当药吃。他的牺牲,衬托了群众的无知,他因群众的无知而生,也因群众的无知而死。

——所以,华老栓的行为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鲁迅以华老栓为代表,突出了群众的愚昧落后和对革命的不理解。所以我们认为主角应该是华老栓。

二、主题和思想内容——群众的愚昧带来革命者的悲哀。

英雄一旦确立,主题也就解决了。

1987版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认可这篇文章“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作为辛亥革命中的革命者,于霞为解放群众而战,但最终被群众“吃掉”。是因为他“脱离群众”吗?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文章中提到于霞的唯一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于霞在狱中被红眼阿毅勒索。即便如此,他还是劝狱主造反,说“这个大清是我们大家的”。为此,阿依又打了他一顿,但他还是不肯让步,说阿依可怜。由此可见,于霞在狱中仍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但全文并没有说于霞不做思想工作,而是说阿依和饮茶人不了解于霞,华老栓用他的血治病。这就是“革命者的悲哀”。然而,这种“悲哀”是由于群众的无知。华老栓傻傻的以为“人血馒头”能治病,阿依和茶客傻傻的以为于霞傻...那么这些愚蠢的表现背后隐藏着什么“症结”呢?

2004年版客观总结了《医学》的主题和思想内容,但未能总结其思想意义。

三大主题的思想意义——消除封建等级观念

众所周知,鲁迅的呐喊和彷徨贯穿着彻底反封建的主题,但“封建”这个概念范围广,内涵丰富,抽象,每部小说的具体内容都不一样,读者阅读起来很困难。所以,解读这些小说,就是要找到封建主义和具体小说之间的联系,也就是鲁迅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切入点是什么。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的话就是诏令。抗拒诏令,就要砍头。自上而下,严格按照“君、君臣、父子”、“君为臣、父为子、夫为妻”的等级秩序维持统治。从上到下,所有的人,包括普通人,都按照等级制度,封建等级观念过着“有规律”的生活。人的言行、价值观、伦理观、科举制度等等都是受封建等级制度支配的。鲁迅以独特的眼光和思想清楚地看到了封建思想的这一特点,所以他以反封建等级制度为突破口,提出了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等级制度像一张大网一样罩住了人们。下面,我就说说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店谈药,吃药结果这条线索的思想意义。

(1)买药

说到花老栓买药的情节,先是看到前面有人,“后退”、“弹跳”、“发冷”,都表现出了老栓的恐惧。老栓怕什么?文章中有一段解释是“衣服前后的一个白色大圆圈,在远处可以看得很清楚,走到衣服前面可以看到衣服的暗红色边缘。”那是几个代表政府的士兵。然后在老栓吃药的那一刻,康叔叔把人血馒头给他的时候,他刺,他缩,他颤,他犹豫,这也表现了老栓的恐惧,因为康叔叔是刽子手,地位比普通人高。同时,我也害怕这种“药”,这种“药”是蘸着人血“一点一点往下滴”的。“人血”一般都是受人崇敬的,一花老栓的“善心”是不会拿的,但结果他还是拿了这个“血淋淋”的馒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馒头能治好小栓的病,另一方面这个馒头沾了“犯人”的血,犯人根本没有地位。他的血不值得敬畏,老栓可以心安理得。

花老栓买药,为下面喝茶人谈药做了铺垫。

(2)谈论医学

华老栓买药后,华大妈安排小栓服用,奶茶店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时康大爷“冲进来”了,一进门就冲着老栓喊。他凶猛的气势与在场的茶客大相径庭。他说话时,“屋里的人都恭恭敬敬地听着”,“华老栓一手捧着茶壶,一手恭恭敬敬地挂着,微笑着听着”,“华大妈也送上茶碗,黑着眼睛,笑着……”后来,华大妈听康大爷说小栓是“败血病”,犯了忌讳,就“改了”。为什么人们对康大爷如此“恭敬”,为什么华大妈刻意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到底,因为他是刽子手,地位高于在场的平民,所以他说话时人们只能恭恭敬敬地听。华大妈就算生气也不敢在他面前露脸,喝茶的人的话题自然被他主导。

随着“白胡子”虚心发问,茶客们的话题自然就谈到了这种“药”的来源——于霞死了。当喝茶的人得知于霞入狱,但仍试图说服狱卒造反时,坐在后面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脸“愤怒”,说:“啊,那还不错。”知道于霞说“这个大清是属于我们大家的”,听到于霞被打,人们以为于霞是“老虎头上的痒”,他“乐呵呵”地坐在“墙角”,不和别人说话。当于霞说阿姨可怜的时候,人们的目光“停滞”了,话语“停顿”了,然后恍然大悟:“疯言疯语简直就是疯了。”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是因为于霞是一个囚犯,他的地位甚至不如一个穷人,而且他带着负罪感说服了牢头造反。再说这种“造反”,经过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人们早已习惯了被统治的生活方式,认为天下是统治者的,天子的,他们只是平民,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真理,就像《狂人日记》里的那句话:“从来不是这样……”。所以一个犯人连谋反都敢说。在他们看来,这是令人愤慨和疯狂的,这无异于疯狂。正是这些情节,突出地表现了人民对革命的不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长期压制而产生的奴性心理,他们才是真正的“穷人”。鲁迅试图证明的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是清除人们头脑中以等级制度为代表的封建思想。“之后最重要的是改造国民性,否则不管是不是专制,是* * *是什么,就算换了招牌,商品还是老样子。”

(3)功效

小栓的病不是这个药治好的,但是吃药的结果是死,不是坟。

当我们琢磨墓地的描述时,会发现这样一个普通的墓地其实是有边界的。在路的左边,有被判死刑的人和被余杀死的人,在路的右边,有穷人的坟墓。这个边界是“自然”的,但实际上并不“自然”。与其说是“贪人行道的人用鞋底”,不如说是人们“有意”用鞋底走出去。穷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很低,但被余判处死刑并杀害的人比他们更坏。即使死后,他们也会被人分开。毕竟这个地方还是一块官地。可见人们心中的等级观念是非常深刻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通过讲述华老栓用沾有革命鲜血的“人血馒头”对待儿子而死的故事,揭示了群众对革命愚昧无知的思想实质,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和影响,提出要根治群众的思想“等级”病,否则中国革命就会像辛亥革命一样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