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第三版和第二版有什么区别?
况且金庸这次改的一些情节,比如周芷若对张无忌和赵敏提出的“孩子可以生,但不能结婚”的要求,我觉得影响不大,可以接受。至于一些剧情改动,我真的接受不了。比如黄爱上了梅超风,又比如段誉打破了对王语嫣的执念。就想想黄对亡妻的怀念,于是做了一艘不靠谱的船,准备“把妻子的尸体装在船里,驾船出海,当惊涛拍岸,玉笛奏《碧海之潮》,与妻子共赴洪涛”。我怎么能相信和接受黄对别人的爱呢?这个另一个人,不管是梅超风还是其他人,哪怕是世界上最有才华最漂亮的女人,我都接受不了。这个不需要用上面提到的爱情来证明。黄本人在我们心目中就是这方面最完美的人。对于这样一个完美的人,一个我们接受了这么久的人,我们怎么能允许他被玷污呢?在书中,黄总是不关心自己。别人诬陷他杀了江南七侠,他说他杀了江南七侠。他不关心自己,如果有人试图陷害他死去的妻子,说一些不干净的话,我想黄会大发雷霆。再说,说到段誉对王语嫣的痴情,那是我们心目中的经典痴情。不仅仅是迷恋。简直是白痴。但是我们最喜欢他,觉得他最可爱,觉得他应该有个幸福的结局。这样的大团圆结局,我们当然也愿意遵从他的意愿,让他和王语嫣在一起,做一对幸福的夫妻。但现在你要告诉我:追到王语嫣后,段誉受够了她的唠叨和自恋,终于通过理解她执着外表的神话“破了她的心魔”?我真的很无语。我只觉得这最后的纯真没有了。武侠小说被称为“成人童话”,我们从童话里看到的是爱恨分明,邪不胜正,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我们在社会和现实中接受的事实,自然会告诉我们,有时候爱与恨不是那么清晰,有时候会被邪恶所压迫,而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爱情和美满生活,总会被婚后的柴米油盐、饮食起居逐渐侵蚀,逐渐失去原有的光亮和芬芳。这些我们都知道。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心中永远保留着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依然相信童话,我们依然纯真,我们永远充满希望。这是逃避吗?这是幼稚吗?不要!这是我们想要的。也许这样,我们才能时刻鼓起勇气,时刻鼓励自己坚强起来。比如《笑傲江湖》和《鹿山公爵》更像是寓言而不是童话,本来就是这样的结果,后来也没有修改,所以我们心里也没有太大的失落。好东西都撕了给人看,鲁迅说是悲剧。金庸的修改造就了段誉和王语嫣的悲剧,而这个修改,对于我们读者来说,何尝不是更大的悲剧?
80岁的金庸对人生、爱情、对世间种种都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当这些观点加入到他的小说中,他发现很多原本的描写是不应该的,所以这是整体的修改。我认为,金庸本人也有新的看法,但不一定要在之前的小说中体现出来。如果要改,改文字是可以的,但不一定要改剧情。英国《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的作者曾写道福尔摩斯已死,但遭到读者的强烈反对,于是作者在下一部书中用神奇的方法让福尔摩斯复活,从而让故事继续下去。英语读者有福了。希望我们能享受同样的祝福,享受东方“福尔摩斯”的“复活”。
附:
上面写着段誉,感觉意犹未尽。这里我再补充几句。
段誉出生在佛教国家大理,是皇族。在皇族中,皇帝往往避免出家,所以段誉从小受佛教影响很大。我们经常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这一点。我读书的时候看到邓避世出家,段誉的舅舅避世出家,然后我就忍不住想:段誉也会避世出家吗?当时我只担心王语嫣。如果段誉出家了,王语嫣该怎么办?而段誉那么爱王语嫣,怎么会放弃王语嫣出家呢?于是我在心里暗暗安排了一个好结果:段誉和王语嫣结婚了,婚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但王语嫣最后还是先离开了段誉,段誉在悲痛中出家了。我为我的安排感到非常自豪。现在金庸又修改了一遍,让段誉破除了王语嫣的心魔。对段誉的打击真大!这对我们的读者是多么大的打击啊!我心想:这件事过后,段誉恐怕要早几年出家了。
段誉本来就聪明,从小受佛教影响。他的佛性高于常人。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爱、离、志。没有人能逃脱身体生老病死的四重磨难。我不说讨厌开会离开这里,只说不客气。段誉对此一直不高兴。自从他在曼托别墅听到王语嫣的声音,看到王语嫣的脸,他就被困在里面再也拔不出来了。王为了喜欢的女孩,宁愿做她身边的羔羊,也不愿被她用鞭子抽打。段誉不也是如此吗?他的目光只在王语嫣身上,一路跟着王语嫣。他知道王语嫣心里只有她的表妹慕容复,他并不在乎。他只是想看看她,听听她的声音。他一路走来受到了多少嘲讽和打击,他又哪里放在心上?多痴情啊!如此痴情,世上有几个人能?然而,他从一开始就处于受欢迎的地位。如果不是慕容复的粗鲁行为和过分行为,他哪里会有丝毫机会?可是,他越是求不到,越是记着,越是想求,越是痛苦。从欲望中求实,欲望不苦。段誉的执着和痴情在这份苦涩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可能懂生和死,但他不可能一直懂。他自己可能也知道,但是放不下。我们读者喜欢段誉,觉得他是最可爱的人,觉得他应该有个好结局,而这个结局,当然是他能和王语嫣在一起。结果他得偿所愿,得不到的痛苦告一段落。
童话故事的结局往往是: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段誉和王语嫣就像我们心目中的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童话书里没有。我们读者可以自己去幻想,比如春天,晴天,玫瑰园,蝴蝶飞舞,奶茶飘香;再比如夕阳,凉风,软软的沙滩,海鸥,潮起潮落。但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总是告诉我们,现实总是离不开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的小事,总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平凡而不如意。比如春天的花园里,可能有一只猫爬在桌子上,打翻了奶茶,弄脏了公主的新衣服,或者有大臣突然求见,要求讨论军事。比如在沙滩上,也许冷风突然袭来,让人觉得冷,或者王子想环住公主的腰,在沙滩上旋转玩耍,却发现公主越来越丰满,不能轻易抱起。有了这一切,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总会大打折扣。所以聪明的童话往往避免写这些故事,只写王子和公主的艰辛,或者消灭妖怪,或者打败女巫,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然后戛然而止。《龙八枝》只写了段誉和王语嫣结婚,没写下来。
我们看了美国电影《怪物史莱克》,现在又拍了第三部,这是典型的颠覆传统。在这里,爱上公主的不是王子,而是爱上公主的怪物,美丽的公主也会在夜晚恢复丑陋的面目,变成怪物。还有其他一些细节,都是对传统童话的直接颠覆。在我们看来,这样的颠覆是一种新奇,是一种尝试。我们觉得很有趣,认为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种颠覆和反传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会怎么样?我们还能觉得新鲜有趣吗?恐怕不行。看看今天充斥市场的大话、开水、段子,自然就知道了。偶尔新鲜的话会让人恶心。反而可以看到传统对我们的影响,说明传统深入人心。我们自然明白,这种对传统和童话的热爱,其实是对我们潜意识中对现实生活不满的修复和提升。广告上说弥补缺失。我们的爱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补救。这不现实吗?这是不成熟吗?上面我也说了,绝对不行。
再看段誉和王语嫣的爱情,我们自然知道,可能真的如金庸所改写的那样:段誉和王语嫣在一起后,开始厌倦了她的唠叨和自恋。可是,就因为这样,就一定要拆散这么好的婚姻,这么好的夫妻?我觉得没必要。让它保持如此美丽,让他们继续幸福地生活。